王寶媛
摘 要: 混凝土作為建筑施工的主要材料,對其起到主要作用,因此一直被廣泛使用。但是經常會由于技術及其他客觀原因,導致其在運用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如,墻體裂縫及鋼筋銹蝕等。從而導致了整體建筑結構的不穩定及質量的下降。因此,本文針對于這一情況,從問題研究出發,并結合實際施工經驗,提出一般性的縫隙處理技術,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 混凝土結構;工程裂縫;處理技術
Abstract: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crete plays a major role in it, so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But often due to technical and other objective reasons, resulting in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ome problems, such as wall cracks and steel corrosion. This leads to the instability of the whole building structure and the decline of the quality. Therefore, this paper, for this situation, from the problem research,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put forward the general gap treatment technology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concrete structure; engineering cracks; treatment technology
引言:
如今,混凝土結構已成為了廣泛使用的建筑結構體系,主要由混凝土作為主體材料,鋼筋作為骨架,經過一定的設計建筑而成。但在其應用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建筑結構問題也逐漸暴露。裂縫作為一種普遍出現的問題,對結構主體的質量具有較大的危害,因此,在裂縫出現時,我們必須加以重視,采用合適的辦法,進行處理以消除影響。
一、問題
(一)設計問題
建筑的施工始于設計,因此,尋找問題源頭,應從設計開始。經常出現的設計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設計要求不符合指定規范,因此,導致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出現問題。其二,設計的參數選取出現問題,由而導致了在實施時,部分環節出現不協調的現象。其三,設計人員缺乏施工經驗,對于特殊情況處理不到位,因此,忽視了在特殊情況下,建筑的實際需要,導致了后續問題的出現。
(二)材料問題
建筑材料是決定其質量的主要因素,在一般情況下,很多問題的發生主要在這一階段沒有把控嚴格,導致問題發生時,難以應對。近幾年,建筑發展促使了很大一部分建筑人員轉投原材料生產及銷售,市場情況參差不齊,采購人員經驗不足難以辨認,由此導致問題出現,這是其一。其二,在進行混凝土的配比時,由于技術不過關也會引起混凝土板材上出現病害,如蜂窩等問題。
(三)現場控制問題
現場的管控不到位也是導致問題發生的另一因素。現在,施工的現場管理雖然已經逐漸形成系統化,專業化,但是,在具體實施時,卻往往存在不到位的情況,也因此給施工的質量問題出現提供了一定可能性。建筑施工時普遍存在施工不到位,管控不嚴格等問題。
(四)養護問題
混凝土的養護是其施工中的重要一步,養護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混凝土的質量,因此,在這一階段對于施工的技術要求較高,部分人員在實施時由于技術不到位就會導致養護的質量下降。如,在養護時,濕度不夠,溫度過低,振搗不到位等。
二、策略
(一)措施
1.加強建筑設計優化
建筑設計需要不斷優化,才能夠保證在實施時的順利進行。因此,我們應該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對于當地的氣候條件,溫差變化等進行考察,在此基礎上,對于實際設計中所運用到的建筑標準,在不影響整體結構的同時,不斷優化其建筑的設計結構,盡量避免出現大面積的混凝土結構,以減少其出現裂縫的可能性[1]。
2.加強材料質量管控
我們有必要加強對于材料的控制,以保證其質量符合實際的施工要求,從而幫助其在設計及施工過程中,相應的參數準確性得到保證。因此,在進行選購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材料時,盡量選擇收縮量較低的材料,避免在配比時因為收縮變形導致裂縫出現[2]。對于骨料,在情況允許時,可以選擇砂石,從而避免因為空隙過大導致其抗壓性能降低。
3.加強現場施工管理
在進行現場管理時,對于混凝土在配比及澆筑養護等各個階段進行嚴密的防控,以保證在管理過程中,混凝土的結構質量得到保證,對于實際施工的質量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如,在混凝土的養護期間,我們需要選用專業的人才,對于其質量進行檢驗,一旦其過程中出現失誤,則需要針對問題進行調整,以避免導致更加嚴重問題的出現。[3]
(二)方法
1.填充
對于混凝土的表面出現問題,可以采用填充的辦法運用砂漿等進行處理,并在完成之后,采用保護劑避免出現再次開裂。
2.修補
對于裂縫較小較窄的情況,可以采用薄膜修補材料進行處理,以保證其表面的美觀性,并增加鋼筋的耐用性。并在一定情況下可以達到快速修補的目的,因此,現在被廣泛使用。
3.注入
對于深層次的裂縫,需要注入一定的填充物,以保證其裂縫不再擴大,從而起到防治的作用。由于針對的是深度較大的縫隙,常規的填充方式達不到實際修補的要求,因此,必須進行深層次的修復,以注入的辦法進行處理,不僅可以達到相應的使用要求,也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4]
4.封閉
進行表面層次修復的辦法,是對于內部被大量的銹蝕,坑洞遍布,無法再進行有效修補且內部的裂縫已經呈現靜止狀態,是最為適合的修復辦法。進行表面修補,其一般采用的材料是膠凝劑,在裂縫處進行覆蓋涂抹。這種辦法因其較為簡單,被廣泛地運用。
三、結束語
本文主要針對混凝土施工出現裂縫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實際處理過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及處理辦法進行了簡單概括,希望相關人員能夠不斷加強自身的責任意識,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靈活應變,從而為建筑的安全及穩定負責。■
參考文獻
[1] 宋偉.淺議工民建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裂縫處理[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12):00110-00110.
[2] 黃路章.試述工民建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裂縫處理技術[J].引文版:工程技術,2015(11):178-178.
[3] 王立漢;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結構裂縫成因、預防與處理措施[J];中國科技信息;2005,(17):126-127.
[4] 王伯婷 .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成因及預防、治理對策[J].中國住宅設施;2009,(1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