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勇
摘要:本文利用工匠精神的理論,高鐵時代對鐵路員工的新要求,結合當前鐵路員工的實際情況,探索培育新時代鐵路員工工匠精神的方法,為鐵路安全生產提供新的途徑。
關鍵詞:鐵路;安全;工匠精神;技術理性
中圖分類號:D648.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04-0-01
引言
中國鐵路的發展經歷了從初期引進模仿的基礎發展階段,消化吸收的跨越式發展時期到現在以創新驅動的高鐵時代,鐵路員工也從軍人、全民所有制職工到現在大量使用合同工、勞務工的轉變,鐵路面臨的變革是立體的,面對的市場信息是全方位的,制定的管理標準也在升級。由于技術理性有多方面的內涵,本文僅把利用先進的技術,開發出新的管理手段來規范鐵路員工安全生產行為作為技術理性的內涵。
一、新時期鐵路員工工匠精神的現狀
從2016年開始,黨校心理學小組對廣鐵集團一線站段員工的心理壓力調查發現,鐵路員工工匠精神在以下三個層面具有偏差。1.鐵路的管理過分強調技術理性。鐵路管理的壓力在兩個方面:安全和效益。安全是鐵路發展的基石,沒有安全就沒有鐵路生存的空間,效益是鐵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兩者是統一關系。2.鐵路的管理缺乏培養員工健全職業心態的有效手段。目前各個站段在培養員工的職業心態方面手段單一,政治思想工作+政治素質培訓,兩種手段相互分離,政治思想工作由站段黨辦負責,政治素質培訓由職教科負責,交叉作用不夠,難以形成合力。3.企業文化建設缺乏對鐵路員工人文素養方面的培育。鐵路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主要是培訓,貼標語,慰問等,通過開會學習,強調鐵路價值目標與員工價值目標的和諧統一。但是作為執行者本身的能力素養不夠,缺乏對員工人文素養的深入研究,企業文化建設點到為止的現象比較普遍,有站段純粹為了應付,搞一陣風,缺乏系統性科學性。這些做法與工匠精神中的人文素養背離,使員工反感,抵觸情緒蔓延,不利于鐵路持續發展。
二、工匠精神的理論研究概述
李小魯與胡冰共同研究的《工匠精神:職業教育的靈魂》、《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對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是國內對工匠精神研究較早的具有較高水平的成果,在國內具有很高關注度。該理論認為:工匠精神應該具有三個層面:專業精神、職業態度和人文素養。在專業精神方面又分為專業特性、專業追求、專業操守。職業態度是指工匠在自我價值的實現中,產生對工作的行為、情感認同,其中人格健全是培育職業態度的基礎。人文素養是指在技術理性審視現實,價值理性關照未來地基礎上,讓工匠精神的培育保持著現實與理想的必要張力,是持續性的體現。
三、鐵路安全管理升級應該著重培育新時期鐵路工人的工匠精神
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穩步推進,企業的轉型升級速度加快,為了與高鐵時代鐵路的發展相匹配,2017年鐵路開展工匠精神的教育和培訓,這種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與時俱進的管理創新才能達到目標。1.培育新時代鐵路工人的工匠精神應該加強理論研究。培育工匠精神離不開理論指導,借鑒其他行業的研究成果,結合鐵路安全和效益的具體實際,研究出具有鐵路特色的培育工匠精神的理論和方法非常必要,當前應該對照工匠精神的三個層面認真研究,大膽探索,只有理論創新才能指導培養鐵路工匠精神的具體實踐。只有理論創新才能克服過去不搞理論探索,以經驗代替理性,以形式代替內涵的決策和執行模式,沿用上面提精神,執行憑經驗,員工靠記憶的管理培育方法是培養不出工匠精神的,也無法保障鐵路安全文化的持續發展。2.要堅決剔除技術理性無限擴張的安全管理模式。技術理性無限擴張,最終忽視了技術是為人服務的核心觀念,把人當機器。這樣的例子在鐵路的管理升級中時常看到,如用攝像機跟蹤,手機定位、規定過道岔的具體動作等,用技術控制風險,用制度保障鐵路運輸安全造成管理標準無限升級,忽略人的主動性,造成人為的心理壓力。各級管理者在升級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時,應該考慮員工的價值,讓管理具有價值理性。李小魯與胡冰共同研究成果指出:價值理性是人在生活實踐中形成的對價值及其追求的自覺意識,是作為世界主體的人對自身價值和存在意義的認知;是“人類所獨有的用以調節和控制人的欲望和行為的一種精神力量”。3.鐵路安全文化建設應該以追求創新為目標。工匠精神的第3個層面是人文素養,是員工以創新為載體,自愿的、持續的自我超越,自我實現的工作境界,是工匠精神的核心。這一層次表現為員工持續的自主創新精神。要達到這一高度,要求管理者全面系統掌握創新理論,應用理論建立起鼓勵創新的企業文化,帶頭創新實踐。目前的現狀是,部分站段管理者對于創新理論研究不夠,將創新理論碎片化,片面理解創新為創造或者創新實踐,這樣的理解缺乏科學依據,不能達到指導員工創新的目的,不能讓鐵路安全文化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中得到升華。創新理論認為創新分為創新思維、創新實踐和創新成果,創新思維是創新實踐的核心要素,創新成果應該服務于鐵路安全生產效益目標。建立以創新為核心的安全文化可以讓創新的基因在各個站段扎根,分裂進化,達到安全管理的目的。4.建立院校、站段、鐵路總公司三級培訓體制,系統培養新員工的健全人格和符合鐵路安全管理的職業心態。現有的在職員工對待工作有兩種態度:責任和任務。責任者將工作當成心靈的洗禮,在工作中創新進化自己,將安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具有使命感和責任感,任務者為了任務而工作,挑三揀四,不求進取,在變革中聽領導的,在改革中用本本的,表面上很規范,其實團隊的組織文化是靜止的,在潛移默化中喪失了與時俱進的理念和追求。要改變這一現狀,完成工匠精神的第2層面的培育,不但要對現有的員工進行心理干預外,還要從源頭開始。
規范管理是強基,人才培養叫提質,新時期鐵路工匠精神的培養重在創新工匠培養機制,構建人才展示平臺,拓寬員工成長途徑。高鐵時代的鐵路員工肩負著中國鐵路發展的使命,承擔著數以萬計旅客生命和財產安全,只有將安全真正融入自己生命的新一代鐵路工匠才能完成這一神圣使命。
參考文獻:
[1]李小魯.工匠精神:職業教育的靈魂.
[2]胡冰.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對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