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曹瑞豐 緱林昊
摘要: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我黨面對我國現有權力監督現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是一次全國性質的重大政治體制領域改革。黨的十九大對于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同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合署辦公。這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依法治國的重大戰略舉措,對于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監察體制,深化依法治國進程,強化黨和國家自我監督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監察體制;改革
中圖分類號:D630.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04-0-01
一、建立檢察委員會的必要性及意義
1.完善黨和國家自我監督體系的歷史要求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存在“重黨內,輕黨外”的監督狀態。從我國數十年的監察體制發展的歷史來看,這次改革正確處理了黨內監督與國家監察之間的馬克思主義辯證關系。在十九大之前基本形成的黨內監督全覆蓋的有利形勢下以及相關試點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建立隸屬于人大的國家監察機構,逐步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既完善黨的自我監督,又加強對國家機器監督。既體現了黨內監督與國家監察高度一致的本質,又體現了完善我國黨和國家的自我監督體系歷史要求。
2.深化依法治國,響應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時代號召
歷史告訴我們,沒有厲行法制的決心,就很難推進國家現代化。一個國家如果說沒有健全完備的法律制度體系,缺乏實施法治的能力與水平,就很難稱得上是現代化的法治國家。在國家層面建立檢察委員會,整合現有的反腐敗資源力量,形成集中、統一、高效的反腐敗體制,即顯示了黨和國家推進法治化建設,實現依法治國目標的決心,又能加快形成嚴密的法制監督體系。
3.集中、統一、高效的監察體系,實現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的現實責任
我國現有的監察體制主要包括政府內部的行政監察與審計,政府外部有人大,司法以及輿論監督。各級的檢察院還有專門負責貪污,瀆職,職務犯罪等犯罪行為的監督力量。但是這些力量過于分散,沒能形成合力,而且這些機構對于政府之外的機構與人員不能形成有效的覆蓋。因此必須進行改革,將這些分散的監督力量統一起來,組建一個覆蓋各級、各類公職人員的監督網,解決之前形成的“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尷尬局面。
二、建立檢察委員會的具體舉措
1.完善內部紀法銜接,并建立自我內部監督機制
我國現有的監督體制決定了各級紀委、監委執紀審查部門不僅要負責違紀問題的審查,又必須調查相關的違法犯罪問題。鑒于這種困境,對于涉嫌違紀、違法的案件應首先進行改革,實現執紀、執法行為聯動、聯查、聯審。邀請高校和各科研院所的知名專家審查、修改現有的關于執法與執紀聯動的相關法律法規,打通程序關和法律適用關,使證據直接運用于司法審判,打通長期以來紀律與法律銜接不暢的問題。其次,監察人員必須學法、守法、用法。各級監督機關依法依規落實相關的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嚴格執行現有的集體決策、請示報告、回避、涉案款物管理、借用人員管理等規定。制定監察機關與司法執法機關相互銜接、執紀與執法相互貫通的工作機制。
構建監察機制面臨的不僅是制度上的不相容,更是各個單位工作方式,溝通程序上的差異。作為各級監督體系領頭羊的黨委政法委要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聯系各方力量,建立相關的制度,比如聯席會議等,加強監察機關與公安、檢察、審判機構的溝通協作,實現了程序上的對接、權利上的制衡。
2.建立集中、統一、高效的監察體系,實現監察全覆蓋
要解決現在所面臨的監督“狹義政府”的困境,擴展監督的范圍,就必須對現有的力量進行整合。將行政監察預防腐敗和檢察院的力量整合,擴展行政監察范圍,形成強大的監督力量,實現對“廣義政府”的監督。
3.科學設置機構,做好過渡銜接,促使干部隊伍有機融合
力量匹配上要注重向一線傾斜,使相應的設置能夠滿足主要任務的需求。在進行改革的過程中各個監督機構要做好相關工作的銜接,梳理案情,移交線索。針對紀檢干部和轉隸人員的工作特點,各級紀委、監委要對轉隸人員加強教育,對原有人員加強憲法法律知識培訓,消除轉隸人員的思想障礙;對于接收單位來說要做好相應工作增強轉隸人員的政治認同感與歸屬感,提升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將各個機關的優良作風傳承下去。
4.實踐運用調查權、發揮留置威懾力,充分行使監委職責權限。
各級監察機構要建立健全相關的工作機制,規范行使監察權。各級執法人員應當嚴把決策審批關口,對于不同調查措施設置相應的審批權限和程序。落實檔案備案管理制度,確保相關證據全程留痕、存檔備查。依據我國相關的刑事訴訟證據標準,對調查措施的適用范圍、執法方法、相關程序等作出明確規定。
三、進行改革應注意的問題
1.積極借鑒試點地區的經驗教訓
要積極吸取試點地區的經驗教訓。對于試點地區圍繞改革試點方案提出的改革方案,在實踐探索中歸納的經驗和總結的經驗教訓,要虛心接受并加以利用;對于不符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要按試點方案進行大膽的創新嘗試。并采取集體外出到試點地區參觀學習,認真領悟試點方案,傾聽相關院校機關知名專家的意見的方式來面對這場監察體制改革的大考,盡力為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2.黨委紀委應當發揮主要責任,指揮全局
各級各地區的黨委把主體責任扛在肩上,當好改革的“領頭羊”。對于黨中央確定的目標、任務、原則、步驟,要嚴格落實。統御全局,協調有關部門依職履責,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既定路線進行。在合理利用現有辦公場所,實現工作效率的提升。
改革的實質是推進現有體制機制的創新,要立足優化組織結構,順應科學發展的時代要求,實現改革效益、國家利益的最大化。在改革的過程中要盡量做到人員編制數、內設機構、派駐機構數和相關資產數“四不增”。將工作力量聚焦到主業上,切實形成1+1>2的效果。
此次改革所涉及的范圍廣,面臨的難點多,社會群眾的關注度高,各級黨委要加強對改革方案、措施、意義等群眾熱切關心問題的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充分發揮傳統媒體以及新型媒體的輿論宣傳作用,對群眾關心的重大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解疑釋惑。而且要健全相應的突發事件處置機制,特別是一些敏感問題,防止部分既得利益者和境外敵對分子的蓄意污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