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青
摘要: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以及改革開放腳步的加快,現階段國內的經貿發展已然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國家實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國民生活更是得到了極大的轉變。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我國的經濟貿易發展問題也逐漸的凸顯出來,勞動力結構問題、經濟結構失衡問題以及區域經濟失衡等問題逐漸的困擾著我國經貿的進一步前進。筆者根據相關文獻,從經濟學角度下對當前我國經濟貿易的發展進行討論。
關鍵詞:經濟學角度;經濟貿易;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04-0-01
一直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都是非常引人矚目的,甚至被稱為中國奇跡。但是,隨著國際經濟危機的蔓延,國際局勢的變化以及社會環境的變化,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蘊含了一些矛盾。而如何去正確看待當前我國經濟貿易發展的現實,促進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則成為了我們需要重點探討的課題。
一、現階段我國經濟貿易發展現狀
1.經濟貿易發展增速放緩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以及各項政策的扶持,當前,我國的經濟貿易總量一直都是呈上升趨勢的。尤其是在經濟體制改革、供給側改革之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經濟貿易環境也有了較大的改善。這種良好的經濟基礎為我國的經貿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在國際貿易板塊,隨著開放程度的提高,中國加入WTO,亞太經合,東盟等區域經濟組織,以及積極進行國內自由貿易區的建立,讓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節奏大大加快了,國際貿易總額不斷增加[1]。但是,現階段,我國的經濟貿易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增速正在逐漸放緩,經濟貿易的發展后勁不足。
2.區域發展不均衡
雖然我國的經濟貿易在近年來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國民經濟有了較為快速的發展,但是在發展中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問題也逐漸的凸顯了出來。縱觀當前的經濟局勢,不僅僅存在沿海與內陸的結構失衡,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的發展失衡,勞動力供求結構也正在出現失衡。除了地域經濟結構發展失衡外,信息不對稱,以及產業矛盾和結構升級等都是造成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原因。其次,城鄉之間的經貿差距仍然存在,鄉村地區的經貿發展水平以及經貿發展速度遠遠落后于城市地區。這種區域發展的不均衡,為我國的經濟貿易發展埋下了很大的發展隱患,不利于我國經貿的可持續發展[2]。
3.勞動力結構失衡影響了我國經貿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隨著人才結構的斷層,高精尖人才的短缺以及普通勞動力過剩,勞動力結構失衡越來越嚴重。這種勞動力結構失衡所帶來的發展矛盾,必須要及時的得到解決,不然會給我國的經貿發展帶來極大的隱患。而且,人口結構的失衡目前所顯現的問題仍然還是片面的,我們所面對的結構失衡還只是始發點,這一趨勢仍然還將持續更長的時間,而這種勞動力結構失衡所帶來的人才斷層問題,就業問題以及失業問題都會給經濟貿易帶來極大的威脅[3]。
二、促進我國經濟貿易的發展的策略
1.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為了促進國內經濟貿易的發展,就必須要進一步的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化供給側改革。通過對經濟體制的改革來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并且在這種體制的改革中不斷地提高我國經濟貿易的開放程度,促進我國經濟貿易的進一步發展。通過經濟體制改革來讓國內的經濟體制得到優化,為我國企業走出去奠定良好的基礎,營造良好的外貿環境。
2.縮小區域經濟貿易發展差距,促使經濟貿易均衡發展
當前,我國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城市地區與鄉鎮地區的經濟貿易發展差距仍然還未消弭,甚至還有擴大的趨勢。這種區域性的經濟結構失衡會給我國的經濟貿易發展帶來極大的隱患,不利于我國經貿的長遠發展。因此,必須要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通過人才機制的改革,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各項政策的干預和扶持來縮小區域發展差距,促進我國經濟貿易的和諧發展。
3.進行勞動力結構的優化,為經濟貿易的發展提供助力
目前,隨著勞動力結構的失衡,以及人口結構斷層發展,目前勞動力人口是在不斷下降的,這也就必然會導致經濟活動人口的銳減,而這必然也會導致勞動力結構矛盾,造成經濟貿易的后繼發展問題,隨著勞動力減少,需求結構也會受到影響,人力資本必然受到牽連。而為了將這一矛盾進行緩解,保障供給側改革的展開,就需要改變需求結構,優化人力資源,不再是追求“量”,而是追求“質”,當然,這就需要通過進行教育改革來實現,教育是提高勞動力素質的主要途徑和重要手段,因此需要進行各大高校教學的改革,不單單是要推進素質教育,還需要進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在社會層面,需要進行實習信息的完善,并且通過校企政的結合,來完善產學研結合的道路,進行勞動力的再改造,讓其滿足市場的需求,以此來促進勞動力的流通和就業,讓其能夠迎合產業需求。而這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產業進行升級,對結構進行優化,弱化勞動力的結構矛盾,為經濟貿易的后續發展提供助力[4]。
三、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變遷,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以及改革開放腳步的加快,我國的經濟貿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發展中也蘊含著許多的矛盾,我們必須要正確的看待我國經濟貿易發展的現狀,并不斷對我國的經濟貿易環境進行完善,以此來促進我國經貿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隋福民.經濟學、歷史學、社會學對經濟史產生和發展的影響:一種歷史角度的考察[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7(3):5-15.
[2]聶瑩.從政治經濟學角度分析我國現代經濟發展之本[J].前沿,2017(1):49-51.
[3]王柱,李曉東.近30年中國旅游經濟學文獻分析——10種旅游學和經濟學主要期刊發表的旅游經濟類論文研究[J].旅游研究,2016,5(2):14-22.
[4]馮雙生.我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的收益成本分析——基于新制度經濟學角度[J].農村經濟,2016(5):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