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婧
摘要:自2014年以來,我國堅持戰略定力,面對國內外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在一系列重點領域力推改革創新發展,保持了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經濟新常態,隨之而來的是新機遇與新風險。本文將從經濟新常態的角度出發,透析管理會計改革創新的時代背景,從國內管理會計的發展情況以及發展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力圖探索出一條管理會計的創新發展之路。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管理會計;創新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04-0-02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新常態”。經濟新常態將是一個時期,在經濟進入新常態的情況下,利用管理會計和信息支持系統的融合,助力企業的創新升級發展,既是管理會計創新發展的急切需要,同時亦是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通過加強管理會計的改革、創新與應用,有機融合公司財務與企業業務,在企業決策、控制和評價等方面發揮其重要作用,已成為不少企業的廣泛共識和努力方向。
一、經濟新常態對管理會計發展的影響
在經濟進入新常態后,探索管理會計的創新發展需深刻理解以下三點:首先是梳理“舊常態”管理會計的特點,進而探索改革發展的新方向、新規則; 其次是透析管理會計之“常態”屬性,認識到管理會計的權變性,其是特定時期、特定階段的產物,管理會計工具的專用性意味著很難對其進行統一規范,僅可實行“指引”或“指南”; 最后是要意識到管理會計“新常態”是全球化必然的產物。通過推進國內外管理會計的比較研究,形成我國特色的高水準管理會計理論體系。
在技術方面,經濟新常態使企業所處的技術環境具有多變性。首先,伴隨互聯網及移動設備等新技術出現,如何通過IT 技術轉變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如何將大數據融入到管理會計轉型中,值得我們深思。管理會計當以真實的數據為依托,預算全面管理、資金集中管理、控制成本、靈活創新管理會計實踐,才能夠真正落實責任會計、整合內外部數據,進而保證企業平穩增長,并較好引導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其次,新常態背景下的技術變革對管理會計工具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標準?!盎ヂ摼W+”等新商業模式正在深刻改變著傳統產業,“互聯網+”與管理會計工具應用的融合產生的新型商業模式,有效的改善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唯有通過技術結構優化升級,把企業的技術需求和制度需求融為一體,才可將管理會計 和“大數據”有機融合。
二、管理會計對公司治理結構的作用機制
1.有效完善公司的權力制衡機制
內部治理簡單來講是指在企業存續期間由企業的所有者、董事會、高管之間構成一定的有效制衡關系,以約束和激勵各方。在提高企業決策效率、監控能力方面,形如市場、政府等外部治理的監督效力也是極其重要的。內外部治理相融合所產生的權力制衡機制已成為企業治理結構的關鍵,也能夠充分保障企業價值的最終實現。管理會計既在內部管理方面積極貢獻,又具有高效專業的信息傳遞、反饋機制特性,可向公司高層提供多種管理決策信息,以此為企業經營及組織制度創新貢獻信息力量,既能強化和制衡股東、董事會、經理層、監事會等各方的責任和權力,亦能有效防止財務造假、不正當關聯交易等現象的發生,全面降低內控風險,充分保證各方正當利益。
2.為管理層提供決策支持
公司管理層實際承擔著戰略制定、資金預算、完善制度體系、公司運營等關鍵職能。管理層所負擔的各項職能與管理會計存在著密切關聯。尤其體現在公司戰略制定時,極其依賴于管理會計為管理層提供大量財務及內外部信息。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既可提供海量財務信息,又在非財務信息,如業績考核指標、風險評價、激勵補償機制等方面貢獻良多。管理會計在進行投資決策時,財務信息不可或缺,只有在充分分析這些信息的基礎上,才能確保戰略投資決策科學正確。
三、管理會計應用現狀及其存在問題分析
1.管理會計應用現狀分析
當前國內企業管理會計的實踐應用水平較低,方法傳統,創新較少。管理會計在具體應用中缺乏理論研究指導,導致管理會計在實踐中的可操作性存在一系列問題。在大國企、外企及部分沿海發達城市中國,管理會計有著廣泛的應用。而有些中小企業還未設立獨立的管理會計崗位,管理會計相關工作多由財務人員承擔,無法在做重大決策時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企業管理層只看重經營利潤,輕視管理會計的實踐應用;行政事業單位只重視事業發展,忽視預算績效;企業會計人員通常只負責報賬算賬,不注重管理會計應用和創新,使得管理會計的優勢和功能無法凸顯。
2.管理會計存在問題分析
(1)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溝通不到位
企業的財務會計通常是記賬會計,管理會計則為外聘。兩者在職責、分工、知識領域、所受到的約束等方面都不同,企業的財務會計對管理會計知識沒有認識,管理會計對財務會計工作方法不了解,顯然會導致二者溝通困難。而外聘的管理會計一般在時空二維均受限,對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溝通不利。所以,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溝通不到位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改進。
(2)對管理會計的應用不夠充分
調查顯示,多數企業對管理會計的理解粗淺。多數管理者并未認識到管理會計在公司經營中的關鍵性,將管理會計理解為輔助的財務會計。企業并未對會計人員進行管理會計方面的培訓,亦未通過現代方式優化管理會計的工作方式,使得管理會計仍舊處于主要依靠手工操作來完成的階段。此等工作模式,阻礙著管理會計的快速發展。
(3)管理會計工具創新力度不夠
隨著我國企業發展逐步進入現代化、規范化階段,管理會計也越來越被認同和理解。但在實際實踐過程中,管理會計工具仍有待創新。首先,鑒于管理會計應用尚不夠廣泛,較少有管理會計與企業具體實踐的融合創新。管理會計的新方法多停留在理論層面,在具體實踐中不盡如人意,要將二者緊密融合在一起,需對企業的實踐過程進行深入研究分析,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最重要是找到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出發點,將邏輯嚴謹的理論應用到具體實踐當中,避免理論脫離實際。
(4)管理會計在企業內部控制方面尚未發揮有效作用
管理會計與企業內部控制聯系緊密,管理會計和內部控制皆由企業內部管理需求而生。兩者均服務于企業管理,終極目標是改進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改善企業經濟效率。而目前企業發展過程中,因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內控制度多為文字性描述,鮮有較為清晰的流程圖或是配套表單??v觀管理會計發展,內控制度及流程的不健全阻礙了管理會計的健康快速發展。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設計是管理會計高效應用的保證,所以研究在企業內控中管理會計如何發揮高效作用十分必要,預算管理與風險防范控制尤為重要。
(5)部分管理會計研究過于復雜
當前國內的管理會計研究有些顯得過于復雜,太理論化而缺乏對實踐運用的指導作用,且部分理論研究視角在實踐中并未被較好運用,有的甚至沒有獲得實踐機會。盡管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有時間間隔,但若理論創新沒有缺乏實踐基因,則時間拉長亦難在實踐中有所應用。其實實務管理追求的不是完全真實而是附帶成本的真實,須兼顧真實成本及收益。管理會計研究理應避免重蹈覆轍,在注重方法創新的同時,要考慮到其實際應用。
綜上所述,管理會計的新方法應在理論創新中誕生,但要解決理論與實踐不匹配的問題,還需找到將理論和實踐聯系起來的視角,做深入的調研分析,找出可行的解決辦法,將理論的嚴謹性與實踐的應用性充分融合,避免理論研究脫離實際情況。
四、經濟新常態下管理會計的發展路徑
1.促進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融合
推動兩者的融合,需要運用相關先進技術通過構建模型,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通過合并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原始信息,以需求為導向建立起兩者間的信息目錄,然后結合會計科目,實現兩者基礎數據的融合。在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過程中,需建立既獨立又融合的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體系,使用技術手段實現二者基礎數據的共享,進而改善企業的經營效率,使得管理會計的功能較好體現出來。
2.注重戰略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運用
在當前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企業尤其需要重視管理會計的應用實踐,大膽引入管理會計的創新理論,開展高效的資金管理,采用預算控制,靈活調整管理方案,防范風險。同時,積極探索整合管理會計信息,從企業經營與外部競爭切入,給決策者提供科學的戰略支持,最終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
3.進行管理會計工具創新
近些年來,企業生存、發展越發依靠創新,管理會計的實踐發展也非常迅猛。在對管理會計工具的發展創新深入分析后,發現主要存在以下特征:首先,從管理會計工具自身切入,不斷推進優化創新;其次,在整合傳統管理會計工具基礎上進行擴展。在企業新型管理方法的指引下,努力控制企業財務、運營、交易、資金等各種風險,提高企業資金運用效率,對企業轉變經營增長及價值創造方式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與作用。
4.內部控制的創新與發展
可以說內部控制體系是管理會計實施的載體,管理會計的內部控制主要基于成本會計的核算。傳統的成本會計側重于研究如何降低制造業企業的成本。在供給側改革中,中央提倡放權減稅,通過結構性減稅來使企業受益,例如“營改增”,“減少企業社保繳納比例”等。企業應抓住這一機遇,建立健全管理會計的內控制度,運用健全的內控制度豐富管理會計的應用實踐,同時把管理會計運用到內控體系中,運用管理會計思維切入企業所面臨的問題,通過深入分析企業業務及流程,不斷改進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而使管理會計促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5.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應從實踐入手
從管理會計理論研究來看,必須要對管理會計的本質及邏輯變遷有正確而深刻的認識,是一種企業管理前瞻性研究工作,對實務具有指導作用。面臨經濟新常態背景,管理會計理論研究需深度結合新興信息支持系統,同時融入多學科的視角研究各類管理會計現象,才能挖掘出創新性建設性意見。管理會計理論研究引導和規范著案例研究,已有的案例研究在實踐信息積累方面較為匱乏,研究主要針對管理會計本身及實務推廣。管理會計理論研究從基礎理論框架切入,為實踐研究提供支持,有利于整體認識管理會計變遷本質。此外,管理會計理論研究在助力企業管理的同時,也改善了員工精神面貌。因此,管理會計理論研究的具體研究思路應是:(1)深入總結各行各業管理會計實踐規律,在構建管理會計框架理論基礎上豐富管理會計理論研究;(2)借助管理會計的實踐發展,為管理會計工具創新拓展新路徑,將管理會計控制系統與信息支持系統充分融合。
五、結語
本文從經濟新常態的角度分析我國管理會計的應用、發展,是我國企業創新實踐的必由之路。要充分結合“經濟新常態”的特點重視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豐富我國管理會計理論體系,推進管理會計工具創新,積極促進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及內部控制中發揮重要作用,加速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發展,不斷推進管理會計工作取得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煜飛.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管理會計的應用與發展[J].財會天地,2012(6):75-77.
[2]王杰.關注利率市場化,探索利率風險審計[J].學術縱橫,2013(4):35-38.
[3]王璟.經濟新常態下我國企業管理會計的應用與發展[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6(1):2-11.
[4]葛海峰.經濟新常態下管理會計的應用與發展[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
[5]甄紅線,劉珊珊.經濟新常態下管理會計的創新[D].西南財經大學,2013.
[6]徐光華.環境嬗變下的管理會計變革與創新[N].21世紀經濟報道,2013(12):12-23.
[7]戴璐,湯谷良.國有商業銀行在管理會計變革中的“西學東漸”與外資的知識傳[D].會計研究,2012.
[8]胡海波.國際化與價值創造:管理會計及其在中國的運用[J].會計研究,2014(12):23-27.
[9]毛洪濤.管理會計研究評述與邊界擴展[J].財會研究,2011(15):1-2.
[10]馮巧根.管理會計的變遷管理與創新探索[J].會計研究,2011(8):65-72.
[11]陳笛.供給側改革視角下管理會計的創新[J].企業導報,2013(1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