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琴
摘要:“營改增”逐漸在全國鋪開,建筑行業也納入“營改增”的范圍。在“營改增”實施后,建筑行業在稅務核算上有兩種計稅方式可選,不同的核算方式對于建筑企業來講,對于企業的稅負有什么影響,對于企業經營成本有什么影響呢?面對這些影響,建筑企業又該如何應對呢?本文將對“營改增”后建筑行業的稅負問題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營改增”;建筑行業;稅負
中圖分類號:F812.42;F426.9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04-0-01
前言
從2016年5月1日起,“營改增”開始在建筑行業推行。“營改增”的推行旨在減少企業稅負,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國家取消營業稅,是因為營業稅是價內稅,可能存在重復征稅現象,取消營業稅,就杜絕了重復征稅現象。但對于建筑行業來講,建筑行業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面臨上游企業抵扣不足,進項金額相對銷項金額較小的現象。對于一般計稅方式的企業來講,“營改增”后建筑行業在稅額抵扣方面成本加大,利潤將會受影響。而對于簡易計稅方法的企業來講,不存在稅額的抵扣問題,因此兩種不同的計稅方式,需要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決定。
一、“營改增”后建筑行業有哪些計稅方式
“營改增”后建筑行業面臨兩種計稅方式。一種是一般計稅方式,一種是簡易計稅方式。根據企業不同情況,可以選用不同的計稅方式。在一般計稅方式下,企業可以進行進項稅額的抵扣,這樣可以減少稅負。在簡易計稅方式下,項目較少的企業比較適用。
二、“營改增”后對建筑行業稅負方面的影響
(一)部分建筑企業進項發票不足,難以抵扣。建筑行業的自身特點決定了進項稅額抵扣難度較大。建筑工程的實施需要采購各種原材料,在材料采購期間,上游企業就存在抵扣不足的問題,進而對下游企業造成影響,導致進項稅額抵扣不足。另一方面,建材中一些砂、土、磚瓦等主要原料可抵扣3%的稅率,但建筑行業銷項稅率為11%,這就存在一定的差額,導致企業加大成本,減少了企業利潤。而建筑行業在實際操作中,進項稅發票往往不足,更是難以對銷項進項抵扣。這樣,在稅負上,企業成本增加,企業的經營利潤被擠占。如果材料供應商是小規模納稅人,面臨稅負風險較大,代開的增值稅專票可抵扣的進行稅額為3%,同樣,企業的稅負成本較大,銷項稅額難以抵扣,無形中造成了企業利潤空間的降低。
(二)對企業的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行業實施“營改增”后,在業務的處理過程中,財務人員對工程施工期間的材料采購、工程施工、裝修工程等的,每筆業務實時跟蹤,對增值稅進行嚴格管理。有利于加強對項目施工的監督,但同時對企業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營改增”的推行,建筑行業的財務人員由以前繳納營業稅到現在繳納增值稅,業務上需要進行學習和培訓,加之增值稅發票的管理和開具,建筑行業財務人員需要加強自身學習,及時提高業務能力。
(三)“營改增”對企業的資金運作形成影響。“營改增”前,建筑行業繳納營業稅,“營改增”后,建筑行業需要進行增值稅發票認證,確認收入,繳納增值稅。企業在工程實施過程中,購進的材料和設備抵扣了進項稅額,固定資產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營改增”后,企業對于項目合同的審核、簽訂更加嚴格,增值稅發票的開具時間、認證時間都對企業確認收入形成影響,對企業的資金的周轉形成影響,進而影響企業的整體運作。
(四)“營改增”后,對于建筑企業發票管理難度較大。建筑含義工期較長,工程款結算往往等到工程結束后結算。增值稅發票的認證時間有限,從工程的材料采購到工程設備的購進到人工費用,財務人員需要索要、管理的發票較多,發票需要在規定時間內認證。但建筑行業通常面臨工程款拖欠的問題,如果在此期間工程款難以到位,企業的稅負將面臨稅負成本增加的風險。
三、“營改增”建筑行業應該怎樣加強稅負管理,降低企業成本
(一)財務人員加強自身業務學習,了解最新財稅政策。“營改增”政策自建筑行業試點到普及有個過程,在此期間,財稅政策的變化及最新會計法規條例等的變化,財務人員要及時關注,根據最新的會計法規要求進行會計核算,根據最新政策導向進行稅務問題的處理。
(二)“營改增”后,企業根據自身經營狀況選擇合適的計稅方式進行會計核算。“營改增”后建筑企業進行計稅核算,一般計稅方式好還是簡易計稅方式好,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建筑企業要根據自身經營流程和工程量多少進行考慮,選取合適的稅收核算方式。因為計稅方式一旦確定,三年不得改變,因此,建筑企業要本著謹慎、負責的態度,選取合適的會計處理方式。
(三)加強對進項稅額抵扣環節的管理。建筑企業在進行建筑材料采購、購買設備時,盡量選擇具有一般納稅人資質的供應商,這樣可以盡可能降低進項稅抵扣風險。同為一般納稅人,進項稅額可進行相應的抵扣,而且稅率相同,“營改增”的價值可以更好的體現。通過盡量多的抵扣進項稅額,降低企業需要繳納的稅額,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利潤空間。
(四)建筑行業企業加強對高素質稅務人員的引進,加強對財務人員業務能力的培養。企業可以引進稅務知識豐富的財務人員,提高財務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也可以通過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稅收業務能力,通過實踐學習,提高財務人員對發票的開具、管理工作。
(五)加強企業的資金管理工作。資金的穩定流動對企業來講至關重要。“營改增”后,簡易計稅和一般計稅方式下,對稅金的征收、資金的回籠有不同的影響。建筑行業企業針對自身項目開展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計稅方式,加強資金的管理,及時回籠資金,有利于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四、結語
“營改增”對建筑行業的稅負方面影響較大,“營改增”稅收政策的變化引導著建筑企業稅收核算方式的變化,無論運用哪種計稅方式,建筑企業都應基于自身經營狀況,本著降低稅負,減少經營成本的原則來選擇,調整企業財務相關制度,進行合理的會計核算,做好風險防范。“營改增”的推行對于建筑行業來講也是一次洗牌過程,這要求建筑企業加強對自身的控制,盡快進行產業調整和升級,規范經營程序,提高稅收管理水平,最大程度的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參考文獻:
[1]趙志.淺談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J].會計師,2017(4).
[2]周蕊娟.“營改增”對建筑工程造價以及計價體系的影響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6(5).
[3]唐曉敏.“營改增”對建筑業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