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申
摘要:隨著全民參保的全覆蓋,人民群眾對健康醫療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加,公立醫院醫療業務收入每年都以兩位數的增長率在快速增長。而許多公立醫院由于前期基礎設施的薄弱,近幾年對醫療發展的軟硬件和人才引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并背上了沉重的財務負擔。國家財政每年也拿出了不少的資金補助公立醫院,但現行的醫療保障制度以及補助方式對公立醫院發展產生了一定的矛盾,并制約著公立醫院的發展。因而在新的醫改形勢下如何加強醫院管理特別是財務管理尤為重要。
關鍵詞:新醫改;公立醫院;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7.3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04-0-01
引言
隨著國家新醫改政策的不斷深入,公立醫院將圍繞藥品兩票制、取消藥品加成、分級診療不斷實施、去編制推動醫生自由執業、按病種收費、陽光采購、社會辦醫、加快醫院薪酬改革等措施的出臺,對公立醫院將在未來的經營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近兩年來,國家實行的全民參保以及人民群眾對健康保障需要的增加,造成全國公立醫院醫療業務快速增長,國家為此支付的醫保基金超過承受能力,這對公立醫院的管理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新醫改對于公立醫院的影響
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群眾對醫療健康要求的不斷提高,所有老百姓的身體健康都有了很好的保障。老百姓稍微有點大病小痛都已習慣往醫院看病醫治,醫院的醫療業務也在高速增長。面對突如來的快速增長,很多醫院都爭先恐后地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購置了先進的醫療設備、新建了大量的業務用房、高薪引進了大量的高級技術人才來滿足人民群眾看病治療的需要。而這些資金的投入除了國家財政給予了部分補助外,大多都是通過向銀行借款籌集資金的,醫院為此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另一方面,公立醫院都為了體現其公益性,其醫療收費價格都由國家制定,現行的醫療服務價格普遍偏低,很多醫療服務收費價格根本未體現醫生務人員的專業技能,加之近年來全國很多地方出現的醫保基金嚴重不夠,導致各地衛生計生部門及醫保局出臺了相應政策對各地衛生醫療機構的業務收入限定了增長指標,這些指標的制定雖然事出有因,這無疑與醫保基金政策和醫院的發展都產生了較大的矛盾。
二、現在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公立醫院是國家出資興辦的,旨在體現其公益性和社會性,以經濟實惠的服務價格保障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要。按照國家相關對公立醫院管理政策規定,大型醫療設備的投入均應由國家財政提供,而目前的現狀是國家財政投入不足,幾乎所有大型醫療設備都是醫院自行借款融資采購的。由于醫療服務價格收費偏低,造成公立醫院的營利能力差,還本付息較為困難,債務負擔壓力大。加之政府對公立醫院的人員經費補助不足,許多地方政府只對在編人員部分基本工資進行了補助,而績效工資則靠醫院自籌,加之醫院均有近50%的外聘人員,所有這些外聘人員的工資、績效及五險一金都需由醫院自籌,龐大的人員經費支出也讓醫院經營相當困難。
新醫改政策中實行的藥品“兩票制”、按病種收費、取消藥品零加價等將會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也使醫院的收費行為更加規范,從根本上可以緩解病人“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但這也將會導致公立醫院經營狀況,影響醫院的結余和醫務人員的待遇。醫生多點執業政策后,可能會導致醫務人員的流動性更大,人才隊伍的穩定性將會受到沖擊,公立醫院的經營也會更加困難。這些都是公立醫院管理者和國家相關部門不得不面臨和考慮的問題
三、公立醫院改革需要完善的相關政策
為了保障醫療改革的順利實施,國家必須加大對公立醫院的投入,解決醫院發展經營資金不足以及減輕財務壓力;同時加大對人員經費的補助,保障醫務人員的基本薪酬,讓醫院人員安心為病人做好醫療服務,從而杜絕醫務人員的報酬與其業務收入掛鉤;國家也應加大對醫保基金補助的力度,讓人民群眾在享受健康保障的同時,不應將醫保基金支付不足的矛盾由醫院承擔;提高醫療服務收費價格,真正體現醫務人員的技能和勞動付出,讓醫務人員付出的辛勞得到認可和體現。
四、公立醫院需要加強自身財務管理
新醫改的順利實施除了增加財政補助外,醫院內部也應加強自身財務管理,開源節流,增加自身發展后勁,才能使醫院有一個很好的良性發展態勢。
(一)加強財務管理
公立醫院加強財務管理特別是預算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各公立醫院都必須編制全面預算并對執行情況進行考核,其目的就是防止醫院經營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理安排各項開支,量入為出,保障公立醫院良性發展。而醫院預算的編制工作主要由財務部門牽頭,組織好單位預算的編制、執行和考核工作,使醫院的各項業務能按照預定的目標發展。同時財務部門應加強對醫院經濟行為的管理,加強投資和固定資產購置的經濟效益可行性分析,并在經營中嚴格考核效益,保證醫院投資項目和大型醫療設備發揮應有的經濟效益,避免資產閑置。
(二)提高財務人員管理能力
公立醫院改革的不斷深入,醫院經營管理中出現了新事物和新問題,要求財務管理人員需要不斷更新專業知識,提高業務管理技能,以不斷適應醫院發展和醫改的需要。財務人員不但要深入學習專業知識,也要加強國家政策法律法規方面的培訓,還需對醫療業務有一定的了解,難點對臨床業務的管理。因為財務人員對醫療業務不甚了解,許多臨床醫療中使用的高值耗材、高值藥品的使用是否規范合理,財務人員全都不懂,全部只憑臨床主任隨意解釋。面對這樣的問題的解決辦法是可以與分管業務院長進行有效溝通,讓業務院長來嚴格控制高值耗材及藥品等的使用,這樣就能為病人節約醫療費用,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同時還能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充分利用醫院信息化管理
除了加強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外,醫院還應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軟件強大的管理功能,及時為管理者提供財務分析信息,通過設定預警值等辦法加強對醫院的經營行為和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進行管控,不斷提高醫院整個管理水平。
五、結語
總而言之,醫院改革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醫院管理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公立醫院不但要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醫改政策,而且要加強醫院內部管理,特別是財務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國家醫改政策,才能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保障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要,醫院才能得到良性的發展,也只有這樣黨中央提供的全民小康才能穩步實現。
參考文獻:
[1]袁偉鋒.基于新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問題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7(2):174+365.
[2]井紅艷.新醫改下如何提升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水平[J].中國集體經濟,2016(3):145-146.
[3]李鵬.新醫改下的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問題探析[J].金融經濟,2016(2):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