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佳
摘要:現如今,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企業也隨之增多,它是我國的重要經濟主體之一,環境問題是企業內部存在的最大問題之一,想要使企業的環境從根源上改善,那么企業就要注重審計內部環境,企業應該根據企業的自身情況來部署企業的長期戰略,用長足發展的眼光看待內部環境問題。本文就如何對拓展企業內部環境審計進行研究,并對其進行對比分析。
關鍵詞:企業內部;環境審計;內容拓展;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04-0-01
當前,事后控制是現在大多數企業對待環境審計的實施方式,這樣的方式會讓環境受到很大的不良影響,審計的深入性不足是企業在實施環境審計的最大弊端,在內部審計內容拓展時,人員只對環境的合規進行認證負責的檢查,對環境財務審計的檢查非常的不重視,也時常忽略環境績效的審計等,這種方式不僅不能降低業環境風險控制的水平,還有可能會為企業帶來經濟損失。
一、環境審計拓展有效的理論依據
內部環境審計的主要內容是將環境風險預警引入到企業的內部環境審計中來,對于環境風險預警體系的完善是企業得到長足發展的根本,增加該審計環節的前提是完善企業,環境風險預警理論是風險預警體制實施的基礎。風險預警要從兩個方面著手開始擴展和完善,為企業進行宏觀經濟預警,這樣能夠將公司縱向的審計進行掌控。為企業微觀經濟進行把控,只有做到以上兩點才能將企業的經濟水平提升上來。運用風險管理理論是對企業風險預警的最佳管理基礎,用科學的方式對企業的環境進行審計,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和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環境審計機制,這樣才能在企業面臨危險時對經濟的損失進行降低。
二、拓展后的內部環境審計分析
作為經濟獨立的現代化企業在如今市場的環境中,無論什么活動都要有管理部門和監管部門在控制和監督,與此同時,其他同類型的企業也會時刻密切的關注本企業的總體情況,利益關聯者的關注。因此,企業不但要對企業的內部環境行為進行有效的提高,還要保護市場中的環境,以此來體現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感[1]。
(一)對于內部環境審計實施的方法研究
內審人員通過查看相關資料,來對企業的內部環境進行審計;內審人員通過對財務收支項目進行檢測和重新審計,對其進行確認和檢驗;環境事務細節是審計人員檢查的重點,對于不確定或有異議的地方,要詢問其專業負責人員,對事物進行在此確認[2]。
(二)內部環境審計的內容
1.常規環境的審計
企業要注重對于排污費的審計,要嚴格的按照國家規定來繳納此費用,完善排污制度;危險材料的審計制度,企業要在運輸和保存危險品的相關制度上建立和完善,保證危險品的妥善處理;產品的審計,企業要對自己企業的商品進行審計,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和環保要求來對產品進行監管;廢棄物的處理,對企業的廢棄物進行審計,以免浪費的情況出現,在保證社會環境的前提下,對廢棄物進行合理合法的處理。
2.會計信息環境的審計
企業會計信息的審計,對于資金審計標準,我國還沒有制定相關政策,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的情況自定審計制度,保證企業資金流動的安全性;財政信息的審計,在對于企業財政管理方面的審計要注重企業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會計信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3]。
3.財務部門的審計
主要內容是審計部門對財政部門的工作進行審計,監督企業的財務工作環境的內部控制機制,保證環境財務內部控制機制有效執行,檢查環境財務內部控制機制的完善。
(三)內部環境審計實施內容特點分析
1.環境合規性的審計特點
審計對象,符合環保法律是企業的經營活動的大前提,遵守相關法規是對審計部門對企業進行審計的要求,符合國家行業標準是企業的環保制度的基礎,以上是企業審計部門的重點。對時間的審計,在企業進行合規性的實施后,審計人員對已經既定的事實進行審計,對環境審計后要找出區中的問題,并對此進行改進。
2.財務環境審計的特點
(1)對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
在企業環境治理的問題上,我國普遍企業的認識度存在偏差,他們認為處理問題的時機應當是在發現問題后再去處理,其實則不然,企業問題應當在未發生之前就進行預測,對其進行預防。環境審計可以就常規發生的問題進行討論,在發生問題時及時的解決,盡量避免企業的經濟損失[4]。
(2)對實施項目的審計
在企業實施項目的過程中,審計部門要對相關部門進行縝密的審計,嚴格的按照企業的規章制度執行,在發生問題時,及時上報將相關制度進行完善,避免在施工項目中出現相同問題。要注重施工項目的成本和施工費用的去向,保證企業的經濟不受損失,也要保證施工的質量,讓企業的產品做到更加出色。
三、拓展前后的內部環境審計效果比較分析
首先,企業內部環境在拓展審計后,要實行風險預警機制,企業要對各方面位置的風險進行評估,有效的控制企業的經濟盡量不受損失,這樣不僅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還可以將內部環境的審計提升上來,使企業的審計具有全面性,其次,內部環境的審計拓展是繁瑣復雜的過程,它需要有連貫性,因為企業的各個部門具有連帶性。事后審計是拓展前企業的審計特點,在拓展后,審計部門要充分的做好預警措施。最后,金額數目較大是拓展前的投資特點、投資的周期較長,所以,提高投資資金的利用率是企業內部環境審計拓展后對企業提供的有效幫助,從而將企業環境管理的質量與效率提高上來[5]。
四、結語
就現在企業的發展趨勢來說,對于環境的審計是企業必要存在的,企業對環境審計的擴大化不僅可以讓企業更快的發現自身存在的缺點,還能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企業要通過自身的運營模式找到審理的方式,將其不斷的加強和完善,這樣就可以持續不斷的監控企業的實時變化,對企業長足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將審計力度不斷的擴大化是提高自身經營的關鍵,使企業的經營具有穩定性,實現經濟收入的增多和口碑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陶尉.新時期商業企業內部環境審計拓展之對比探究[J].商場現代化,2017(16):84-85.
[2]李銀香,張惠.中國環境審計研究:現狀與未來——基于2010-2015年研究的分析[J].會計之友,2017(3):112-115.
[3]李明輝,劉笑霞.我國環境審計研究回顧與展望[J].學海,2012(1):55-62.
[4]李菊香.關于環境審計主客體要素的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1(7):192-194.
[5]王勇.國有企業環境審計現存問題及改進措施[J].財務與會計,2017(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