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蕾 劉美言
摘要:我國金融市場在經歷了1997年的金融危機之后,進行了嚴格的規范與制度的建設,而我國證券市場經歷了20多年的快速發展,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就。但是就我國現階段證券市場來看,監管不到位,制度有所缺失仍然是現階段存在的問題,這也制約了我國現階段證券市場的發展。因此,需要整體上對監管市場監管力度進行改革完善,建立一個有效的監管機制,完善證券監管對我國金融行業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關鍵詞:證券;監管;監督;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04-0-02
一、證券監管體制概述與主要模式
1.證券監管體制概述
證券監管體制是證券監管的職責劃分和權力劃分的方式和組織制度,是國家和國情的產物。證券監管體制的有效性和規范性是決定證券市場有續和穩定的重要基礎。一國證券監管體制的形成是由該國政治、經濟、文化傳統及證券市場的發育程度等多種因素決定的。而一個良好的監管體系應當促使證券市場產生正確的動機,促使市場付出足夠的時間和財力確保合法合規地經營。
證券行業在全世界不斷穩定的進行當中,從世界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證券監管必須與保護投資者利益為基本理念。我們國家也是一樣,我們國家主要思想是依法治市,保證社會公眾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我們的理念跟世界證券監管理念是一致。我們必須以這種理念為落腳點,堅持證券理念是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我們國家證券法已經實施多年,其中主要就是以維護中小投資者權益為根基。但是在實施過程當中這種保護合法權益的理念是否得到有效的執行呢,我們國家證券市場主要監管者就是證監會,我們國家證監會就會顯現出政府的影子。那么其工作的主要內容就圍繞著為國有企業改革服務生成監管機構,其行政的色彩缺乏了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服務特征,這種行政色彩就會使得我們國家證券股票市場,更多的為國有企業的發展改革確立扶持機制,重點扶持那些有地位有權勢的國有企業,幫助國有企業獲得更多的資金。那么這種監管的理念,全都是以行政色彩為企業股尤其是國有企業進行服務,這種監管必然會使得很多中小企業投資者利益無法得到保護。在證券市場上會出現更多的證券欺詐、違規操作方式等等,不符合證券行業規則的事態難免發生。這與國際上保護投資者權益的理念相背離越走越遠,這樣就使我們國家證券監管其最終的目的越來越難以實現。
2.證券監管體制的主要模式
按照監管主體分類,傳統的證券法研究習慣把各國證券監管體制模式分為集中型監管、自律型監管、中間型監管三類。
首先是集中型監管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由政府下屬的部門,或由直接隸屬于立法機關的國家證監管機構對證券市場進行集中統一監管,而各種自律性組織,如證券交易所、行業協會等只起協助作用。集中統一監管模式以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為代表。
其次是自律型監管模式。自律型模式有兩個特點:(1)通常沒有制定直接的證券市場管理法規,而是通過一些間接的法規來制約證券市場的活動;(2)沒有設立全國性的證券管理機構,而是靠證券市場的參與者,如證券交易所、證券商協會等進行自我監管。英國是自律型監管模式的典型代表。
最后是中間型監管模式。中間型是介于集中型和自律型之間的一種模式,它既強調集中統一的立法監管,又強調自律管理,可以說是集中型和自律型兩種模式相互協調、滲透的產物。中間型監管模式有時也被稱為分級監管體制,包括二級監管和三級監管兩種類型。二級監管是指中央政府和自律機構相結合的監管;三級監管是指中央、地方兩級政府和自律機構相結合的監管。德國是中間型監管模式的典型代表,此外,意大利、泰國、約旦等國也采取這種監管模式。
二、現階段整體證券監管存在的問題
1.證券業協會監管職能較弱
證券業協會其作用是對證券市場監督的補充作用,但是現階段證券業協會其真正的監督地位并不明確。它的上級仍然是證監會,它只是一個聽從上級安排任務的真正實行者,證券業協會其平時的工作以及職能主要還是由證監會進行安排。按照國際上慣例很多國家的證券業協會具有較高的職能,都有法律規定的監管制度的權利,能及時有效的采取監管方式,所以應該擁有一定的權利。但在我們國家證券業協會其地位就得不到相對獨立的權力,而且在證券協會當中一些監管部門的領導,也都是主要由證監會進行指派,所以說證券協會真正的職能,都是以證監會的影響為主導,其職能及開展業務都沒有一個獨立的完整機構,其協會功能在我們國家有所缺失。
2.證券業中介機構監管缺失
跟證券市場相關的中介機構在我們國家的金融行業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們國家主要的一些中介機構,包括證券公司、信托公司、咨詢類公司還有一些相關的期貨類的公司,在證券市場當中起到很重要的輔助作用。現階段我們國家證券市場還不夠完備發展比較慢,相關的監督機制都不健全,所以作為輔助的中介機構它的規章制度以及日常的業務行為也有很多問題。很多中介機構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會喪失自己的職業道德,為了和企業公司配合上市會出現更多的虛擬做假賬行為,而且在企業上市過程中資產重組、股份重新配比的情況下私下進行活動,最終會導致企業未能上市,很多股民在資產操作當中受到很大的損害。
3.當前的證券法律法規不健全
現階段我們國家對于證券行業的監管主要是通過證券法還有相關的一些公司法作為主要的參考。但是眼前我們國家的證券法存在相當多的問題,因為證券法要與更多的法律相關進行配套,我們國家在證券法律相關的方面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在證券部門出現問題的時候,往往要從頭去追究責任,從證監會以及一些相關部門去追究,然后再配套出相關的措施。因此很多證券公司也在摸著石頭過河,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也沒有更多的章程制度可循。我們要正確實施證券法,減少規避責任,要加強其民事責任、企業責任、公司法律責任,避免更多的投資者受到損失,保護證券行業的健康發展。
4.國家對監管者的監管無效
目前國內沒有有效針對監管者的相關法律條文約束,對監管者的監管處于真空狀態。許多監管者以權力作為交換利益,產生了可怕的后果,導致上市不靠企業實力,靠走關系。近年頻繁曝出我國證券監管中的腐敗丑聞,就是因為缺乏對監管者的制約,導致權力尋租不斷發生。一種惡性循環不斷延伸,企業通過收買監管當局從而獲得上市資格,在市場中沒有能力盈利,導致市場中的投資者受到損害。監管部門缺乏獨立性,受到比其行政上更高一級的干預,把應有職責視若無物。
三、 如何完善我國證券業監督機制
1.成立專門的證券監督協會
我們現階段證券行業的監管部門主要是證監會和銀監會,同時也有相關的證券協會,也包括一些自律協會。但是這些協會組織也都是立足于我們國家原有的監管部門之下,其職能和權力都比較弱。效仿國外證券行業相關的做法,成立證券監管協會,對于證券行業進行統一分化的管理,而且要不斷的提高該監督部門的實際地位,它要獨立于我們國家行政部門之外,獨立的執行其行政、監督等權利,發揮其專有的能力。并且該部門要成立專門的委員會,實行委員管理制度,采取正規的投票選擇決策制度,制定有效的監管方式流程,便于更加專業的、有針對性地對證券部門進行合理的管控。
2.要不斷發揮原有證券自律性組織功能
原有的證券自律性組織是隸屬證監會下的一個部門,但是也有其主要的職能和特色。它不同于一般行政部門,其管理效率比較高,能及時的處理一些政府不能及時處理的證券相關問題。可以做到提前預防,防止危機狀況擴大,不斷地解決證券行業當中出現的各種糾紛和棘手問題,起到監督整個證券行業的作用。證券自律組織其職責之一就是建立就業人員誠信系統,要對證券業當中失信、違背行業規則的人進行懲處。建立更加完善的信用評估系統,為政府提供監督標準,為行業發展提供新的方向和指導意見。不斷地規避證券的風險,發揮其證券自律組織應有的功能,逐步的脫離政府的管制,實行獨立協會操作辦法,不斷地行使其監管職能,發揮其對證券行業保駕護航的作用。
3.加強籌備上市公司的入市標準
證券行業對于上市公司的監管,主要是通過對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考核,做出實際運作情況的反饋。所以說證券公司必須有嚴格的監管機制,對于即將上市公司其資產規模、經營狀況有更多的綜合考慮。必須要行使證券公司原有的職能,要對上市公司所有的財務報告進行全面調查,確保真實性、有效性,對于那些利用政府關系、利用銀行關系投機取巧最終獲得上市的公司,要堅決進行監督和處罰,要為我們國家的金融市場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的有效機制平臺。
4.不斷的完善加強立法監督
我們國家證券行業一直在執行權力方面,有更多的政府和行政的影子。而實際證券行業屬于大的經濟環境下一個重要行業,很多問題應該通過法律方法去解決,應該有更多的企業公司、法律法規、相應制度配合,通過法律手段控制一些證券中介機構其行為準則,對于違反證券行業規則、道德規范的給予嚴肅處理,對于一些違規操作上市的公司要進行嚴格的審查和監督,不斷的肅清行業當中不正規的上市公司,來保護更多的股民,建立合法、健康的證券行業。
參考文獻:
[1]于文菊.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證券市場的法律監管路徑.福建金融,2017(7).
[2]劉沛佩.論我國證券監管中有獎舉報制度的完善.證券市場導報,2017(5).
[3]繆因知.證券投資信托的法律構造與監管流變.當代法學,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