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我們應最大限度地節約自然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建設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就是綠色建筑。綠色建筑又可稱為可持續發展建筑、生態建筑等。在“十三五”期間,通過各級政府出臺減排降耗政策后,城鎮建筑能耗雖呈下降趨勢,但農村建筑能耗呈快速增長趨勢。利用現有科技手段,大力推進綠色建筑的發展,提高綠色建筑經濟效益是各級政的府奮斗目標,特別是在冬季采暖期的京津冀地平原區,降低污染是亟待解決的頭等大事。
關鍵詞:提高;綠色建筑;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TU-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04-0-01
一、現階段我國建筑業的能耗現狀情況
現在我國居住建筑單位面積的能耗是氣候條件相似發達國家他們2倍左右,而且室內熱環境相對較差。 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建筑能耗約8.14億噸標準煤,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19.12%。城鎮居住建筑能耗3.01億噸標準煤,農村建筑能耗1.87億噸標準煤。2014年,全國建筑總面積達到605億平方米。資源利用率不計較低,能源浪更加費突出和嚴重。建筑能耗形勢嚴峻,加大節能建筑的開發力度與增加節能技術在建筑行業的應用,讓建筑實現低能耗運行,實現建筑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有效降低我國能源消耗,最終也能使經濟效益得到提高。
二、阻礙綠色建筑經濟發展的原因
建筑業是能源和資源的消耗大戶,傳統的建筑業生產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從經濟學的角度不難理解,在綠色發展的今天,建筑業的綠色進出總是進展緩慢。而綠色建筑能在生命周期內產生良好的外部收益,而投資者能獲得全部的外部收益,就產生了經濟外部性,也就是經濟外部性的生產是由生產者的內部收益與社會收益之間出現了差距。由于市場只能反映投資者的內部收益或內部成本,因此只有投資者的內部成本與收益決定產量,無法保證收益最大,就出現“市場失靈”。就需要政府制定相關政策進行干預。
三、綠色建筑經濟評價標準
隨著人們保護環保意識的提高,節能深入到社會的各個方面。綠色建筑在節水、節能、節地、節材、保護生態環境、提高居住質量,降耗比大等方面與傳統普通建筑相比較有更多的發展優勢和空間,所以它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高度重視,很多個國家都出臺了各自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至2016年,我國已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促進綠色建筑發展的政策體系,確保了綠色建筑在我國的快速發展。然而,從目前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來看,指標體系的建立主要基于是從建筑設計的角度出發來設置的,標準有待進一步完善。我綠色建筑的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節地、節水、和節約能源上。只有在每個環節上把“節”字落實到位,綠色建筑的效益必會得到大的提升。
四、政府激勵政策不足
首先,綠色建筑公眾認知度不高,沒有成為住房消費的主要原因。在購房時,影響因素分別為價格、區位、環境和配套設施等,是否為綠色購房者考慮相對較少。投資綠色建筑成本高于普通建筑,投資者出于對風險的考慮,投資綠色建筑積極性不高。
其次,綠色建筑設計能力還不夠完善,科技創新能力滯后。由于缺乏政策層面的強制規定,綠色建筑仍處于市場自主選擇狀態,政府部門應該在政策和效益上予以引導。
最后,綠色建筑初期投入成本高,激勵政策不足成為推廣困難的重要因素。
五、綠色建筑經濟效益提高策略分析
從建筑經濟的發展過程來看,制約其發展的因素有:
1.市場經濟體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由于投資綠色建筑經濟外部性低,效率底下,市場失靈。
2.綠色建筑經濟評價標準還有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有待進一步整合全國綠色建筑標準,提高在群眾中的認知度。
3.規模較小不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表現為家庭化的繼承模式和獨裁型的決策方式,較小的經營規模和單一的組織形式,難以適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場的競爭環境。
4.政府激勵政策不足,由于我國接觸綠色建筑較晚,許多法規政策不健全,針對綠色建筑激勵不完善,依靠市場調節。
六、今后應在以下幾方面加強制度的完善
鑒于綠色建筑發展存在諸多障礙,依賴我國不完善的市場調節不現實,更不利于社會長久發展。筆者認為在提高綠色建筑經濟效益的策略時,應在以下幾點進一步完善。
1.政策導向
在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上,政府應在宏觀調控上下功夫。采取強制性政策,通過強制執行法律、行業標準和規范強制推行綠色建筑,目標明確,可以直接管控投資者,效果明顯。
2.經濟刺激
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機制,利用經濟杠桿的作用,制定各種優惠政策和減免稅收,來刺激綠色建筑發展的積極性等。
3.加大綠色建筑宣傳
由于對綠色建筑認知度較低,我國在這方面研究起步較低,大家對綠色建筑認知度不高,同時綠色建筑價格較貴,政府應該通過網絡,報刊等媒體搞好宣傳工作。
4.市場干預
由于綠色建筑的不經濟性,導致投資者信心不足,致使市場失靈,政府應該首先解決外部效應問題,通過補貼政策和稅收政策消除外部不經濟,使綠色建筑健康發展。
5.標準有待提高
發展綠色建筑需高技術支撐,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具有多專業,多層次的特點。雖然出臺了一些評價標準,但應在提高標準、利用高技術等方面進一步優化和完善。
在地球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能源又面臨嚴重枯竭,為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恢復地球碧水藍天,降耗已經成為各級政府的奮斗目標。大力推行綠色建筑,提升綠色建筑經濟效益是世界建筑發展總的方向和趨勢。尤其對我們國家來講,節能環保、綠色生態、經濟效益的綠色建筑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先林.淺析提升我國綠色建筑經濟效益的策略分析[J].科技資訊,2011(3).
[2]中國建筑節能協會.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2016.
作者簡介:牟秀軍(1977-),男,漢族,山東沾化縣人,學歷:本科,職稱:房地產經濟師,從事的工作:經濟計劃,主要從事經濟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