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暢 鄔曉東 王洋 李昂 李曉
摘要:醫院是知識、技術、人才密集型機構,是典型的知識型組織,知識管理為中醫藥的傳承創新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中醫院知識管理的核心,是在營造有利于知識管理的醫院文化的基礎上,促進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轉化,促進顯性知識的共享與創新,有效的知識管理有利于中醫學術和科研水平的進步,有利于中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和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關鍵詞:中醫院;醫院文化;知識管理
中圖分類號:G30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04-0-01
中醫醫院應提高對知識管理重視程度,將存在于個體尤其是名老中醫的大量隱性知識顯性化,促進中醫隱性知識的傳播和學習由個體之間上升至組織,以知識管理促進中醫學術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增強各部門的競爭力,從而提升整體的醫療服務能力。
一、醫院文化對中醫院知識管理的作用
1.學習型醫院文化有利于知識學習與共享
醫院文化管理的核心是確定共同愿景,建立起員工共同奮斗的目標,形成醫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醫院的持續競爭力。打造學習型文化有利于在中醫院形成不斷學習、知識共享、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把個人學習與組織學習有機結合起來,進而把組織及其成員的學習行為轉化成為組織的創新能力,促進組織成員的全面發展和組織自身的不斷變革與持續發展。它對于醫院的可持續發展、人才的培養、學科品牌優質化、實現醫院效益的增長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2.知識共享型醫院文化有利于隱形知識顯性化
中醫院除了具有一般醫院管理的共性外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隱性知識是中醫藥傳承的命脈和療效顯著的關鍵,名老中醫是其寶貴財富,其隱性知識的個體依賴性較大,僅靠家族傳承或師承共享,個體為了保持競爭優勢而形成知識在一定范圍內的壟斷性,因此以知識學習和共享為主要目標的知識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知識共享型醫院文化有利于隱形知識顯性化,使個體知識、秘方、經驗在組織中共享,提升中醫院整體知識和醫療技術的水平。只有在中醫院中形成知識共享型文化才能創造有利于知識管理的土壤,知識管理才能有實施的基礎,而知識管理的有效實施又會促成醫院文化向著“知識共享型”方向發展。
3.創新型醫院文化有利于提高知識創新能力
創新型醫院文化鼓勵醫生進行科學研究,特別是跨學科交叉和合作研究提高創新能力,并建立面向知識管理與創新的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促進知識共享與創新。創新型醫院文化通過導向、溝通、激勵、凝聚等作用使醫院內部形成學習創新型文化氛圍,以知識管理促進中醫學術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實現知識管理的目標,從而提高中醫院的整體競爭優勢。知識管理的有效實施又會促成醫院文化向著“學習型”方向發展,形成學習-共享-創新-再學習的知識創新路徑。
二、醫院文化視角下的中醫院知識管理模式
1.營造有利于知識管理的醫院文化
中醫院知識管理必須建構在與之適應的醫院文化之上,中醫院文化是組織在長期實踐中凝聚起來的文化氛圍和價值觀念,深深根植于每個成員頭腦中的獨特精神成果和思想觀念,成功的文化建設是中醫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為核心競爭力的形成發揮重要作用。只有在中醫院中形成學習型、知識共享型、創新型文化才能創造有利于知識管理的土壤,知識管理才能有實施的基礎,而知識管理的有效實施又會促成醫院文化向著“學習型”方向發展。
2.建立基于知識共享的知識管理平臺
中醫院知識管理的重要目標就是將中醫隱性知識顯性化,對顯性知識利用一定的知識管理平臺進行共享,促進知識的傳承和創新。中醫隱性知識對個體依賴性較強,多體現在名醫的診療方法和藥房配伍中,因此,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網絡平臺共享知識,建立基于知識共享的知識管理平臺和案例庫,將業務內容、經驗分享、電子培訓資料、學術會議紀要、科研課題申報、病案等內容進行共享,相關內容可以通過智能化檢索找到目標信息,使其他研究者能夠從中獲得整理和挖掘隱性知識的機會,實現有限知識資源的最優利用、受益主體最大化、效益最大化。
3.建立群師帶群徒的名醫群模式
名醫群模式提倡的創新點在于改變傳統的導師制,將“一對一”師徒模式適當擴大“師”和“徒”的規模,成為“多帶多”的新模式,促使知識的單一流向改為開放式的多方交流共享,采取全開放式的“集體帶、帶集體”模式,并定期舉辦培訓活動,給來自不同流派不同領域的老師和徒弟以充分交流的機會。帶徒的名老中醫們毫無保留地將其經驗傳授給弟子們,做出表率,激起青年一代鉆研中醫、應用中醫的熱情,形成了互動交流、攜手并進的良好氛圍。名醫群模式能夠擴大了知識的橫向交流,使隱性知識不斷得到整理和共享,有利于優化知識管理效果。
4.建立知識管理的激勵機制和績效考評機制
結合中醫院目前知識管理的現狀與特點,建立面向知識管理的績效考核與激勵制度,將知識共享因素納入到績效評估體系,對醫院知識型員工建立多維立體的激勵體系,使各種激勵因素相互作用、有機滲透。通過完善知識管理導向的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調動醫院員工參與知識管理的積極性,鼓勵跨學科交叉進行科學研究,促進知識共享與創新。另外,應創新中醫院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建設是醫院文化建設的根本保障,精神文化只有通過制度文化建設,才能逐漸內化,成為醫院職工的行為準則。建立具有中醫特色的知識管理導向的中醫院制度文化,促進中醫院知識管理的制度創新和激勵機制的建立,是知識管理有效實施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范宇鵬,毛煒,呂玉波.從隱性知識管理角度探討名醫工作室在中醫傳承工作中的作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9,17(3).
[2]范宇鵬,楊志敏,老膺榮.基于中醫知識特點,引入知識管理,探索中醫傳承新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10(16).
[3]湯少梁,沈愛琴.從隱性知識管理角度解讀當代中醫傳承困境[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14(2).
作者簡介:何 暢(1981-),女,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中醫院知識管理研究。
鄔曉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講師。
王 洋,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講師。
李 昂,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講師。
李 曉,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講師。
基金項目:1.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醫院管理和發展研究中心資助,項目名稱《醫院文化視角下的中醫院知識管理模式研究》,編號:SCYG2017-44;2.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醫院管理和發展研究中心資助,項目名稱《基于認同理論的醫院醫德建設問題研究》,編號:SCYG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