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嵐 王福羅 曾潤
摘要:當代中國油畫人物創作表現中動態美與色彩的把握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列舉了一系列代表畫家及其代表作與觀者們探討。
關鍵詞:中國油畫;動態;色彩
中國油畫,是指戊戌變法后留學歐洲的青年畫家所帶回來的近現代油畫,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繪畫藝術的國度,中國畫在封建時代發展到了極高的水平,因此對于西洋油畫的引進,從一開始就具備了典型的中國特征。西洋油畫在中國,只是給中國畫家增添了一種表現手段,并不是新增加了一個藝術表現內容,尤其是毛澤東主席延安文藝講話之后,徐悲鴻的寫實主義作品成為主流,更擺脫了外來文化的影響和桎梏。
與西洋油畫一樣,中國油畫的人物動態也是主題最有力的表現方法和手段,也是畫家所最關注、著力最多的繪畫內容。在寫實主義的風格影響下,中國油畫的人物動態通過具有代表性人物的動態、肢體語言、等內容表達人物情感、社會主題等。
在中國革命時期和建國后、改革開放前的時期,都可以看作是中國的紅色年代,也即革命思想成為社會主流思想的時代,在這一時代里,不論是歌曲、文學、繪畫還是舞蹈都集中體現了這個宏大的歷史背景,不論是否有來自官方的引導和要求,這種大時代背景下的思想情感因素,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不論畫家的風格和心態如何,都無法忽略這種無處不在的客觀存在,因此,在中國的紅色時代,油畫創作擁有典型的時代特征,油畫中的人物動態,也有明顯的歷史留痕。
不包括郵票在內,曾經印刷了9億多張的《毛主席去延安》是中國紅色時代油畫的代表作之一,拋開其背后復雜的政治因素不談,這幅作品本身也具備了極高的藝術價值。畫面中的青年毛澤東表情堅強嚴肅,向前邁進,右手夾著雨傘,左手握拳,背景中后方是一片壯闊的山河,而畫面大部分面積留給了天空。背景所襯托的是風起云涌的革命斗爭正在改造著中國,而人物則代表著中國的希望,領導著中國人民戰勝重重困難走向勝利。
這個畫面對單一人物的處理主要取決于如何對人物精神面貌的一種展現,除了動態上的安排是堅定的昂首闊步,充滿力量的拳頭,蓄勢待發的握住雨傘,堅毅的目視前方,更重要的是通過壯闊的背景對人物動態的襯托和呼應。
央美蔡亮教授的《貧農的兒子》也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之一,畫作的中心人物是毛澤東和兩個小孩,畫面中毛澤東背著雙手,微彎著腰和兩個小孩說話,而兩個紅小鬼則,仰著頭與毛澤東說話,畫面的右側是一列行進中的紅軍隊伍,其中一個戰士笑著轉頭回來看著三個人物的交流。畫面通過毛澤東和小孩的動態表現出當時情形的輕松和融洽,并且所有動態都圍繞著中心人物,這里的人物動態從情節和構圖上均圍繞著一個核心人物,這種承托和前面提到的《毛澤東去延安》有著微妙的共性。
著名畫作《占領總統府》描繪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升上國旗,標志新中國的開始的畫面,畫面中的主要人物岔開雙腿,高舉雙手,這個人物動態具有強烈的張力,表現了勝利的主題,在這個時期,許多的畫家描繪了紅軍取勝的畫面以表現人民心中的喜悅和對紅軍的頌揚。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油畫創作的主題有著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同樣題材和時代環境下,中國油畫中人物動態在一定程度上有著一致性,仰望上方,緊握拳頭,高舉雙手,同時期的宣傳畫中也有著統一的相類似的動態,宣傳海報中的人物動態大多以重復的形式出現,動態也基本一致,仰望、握拳以及舉手。這些動態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同時也具有強烈的時代符號性和標志性,在油畫創作過程中,這些動態具有很大的借鑒價值。
在大部分油畫創作中,人物動態的表現力往往直接決定了作品的成敗,然而,怎樣去實現人物動態的準確表達也有著充分的科學依據。人體是一個靈活的、各器官協同配合的機體,對于繪畫來說,要想準確的表達人物動態,必須對人體在各種狀態下的細微特征有著準確的把握。畫家必須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和對社會生活有著一定的關注才能選出最能代表當前人物特征、最符合作品中心以及構圖的人物動態進行創作。
繪畫領域有觀點認為,油畫的構圖即是對色塊的分布。這種觀點突出的指出顏色的重要性。事實上,顏色的濃淡、深淺、光暗、清晰或者模糊,都是人物動態的表現手段之一。法國米勒的《拾穗者》,就通過對農婦衣著的暗色來表現其生活的艱辛。
總的來說,顏色對于人物動態的實現,可以代表著某種主觀感情,例如冷暖色調的調節,也可以表達重點,例如通過清晰或者模糊等。顏色對于人物動態,就是一種整體上的傾向性問題。例如《在激流中前進》這幅作品,整幅畫作都是黃色調,這些大膽普開來的線條表現出洶涌翻滾、帶有漩渦的河水,畫作當中傾斜的船只上幾個船工在奮力的控制船的平衡,與激流搏斗。劉子裕的《指點江山》作品當中,大篇幅的使用青灰黃色表現了主體物背景環境,通過地面凸凹的光影碎片表達了時間,從而完整的襯托描繪了一幅以小米加步槍與紅纓槍為主題的的畫作。
人物動態表現在當代中國油畫創作中是非常重要的,顏色同樣重要,通過對顏色的運用,能夠讓畫面中的動態拉開虛實、主次和與環境的融合搭配。二者都把握好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參考文獻:
[1]張琪妍.探討美術基礎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林區教學.2010(10).
[2]李晨.用單純的方法訓練素描與色彩[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09).
[3]崔之進.中國文人畫色彩的特征[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4).
[4]徐文光.淺析素描表現中的情感形成因素[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