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剛
關于新營銷組織,其對應的就是傳統營銷組織。所以,我把傳統營銷組織定義為B端組織,新營銷組織叫做C端組織。
過去三十年:坐銷、行銷、連銷。
這個時代的大背景是我們在經歷一個物質極大豐富,甚至過剩的時代。從物質需求到美好生活需求,這一轉換必然引起營銷層面的大變化。
1.坐銷時代:因為需求旺盛,物質匱乏,營銷簡單到有貨就是爺。包括廠家的營銷系統大多是坐門等客的狀態,一批能人或供銷系統轉過來的經銷商崛起,解決了批發問題就可以,二批逐利,掙錢就賣,營銷組織簡單的不需要幾個人就可以完成。
2.行銷時代:生產力在旺盛需求刺激下飛速提高,坐銷弊病開始顯現,一批廠家和經銷商進化成行銷,砍大戶,到終端去成了行銷的標配動作,強勢廠家開始了越過經銷商直控終端,出現了大體量的營銷組織:深度分銷、通路精耕、渠道扁平……
這個時期廢掉了無數坐銷經銷商和人員,進化出大批服務型的行銷型經銷商,廠商形成了互廢武功的博弈:廠家將經銷商馴化成配送商,經銷商將廠家拖進管理泥潭。因為需要控制幾萬、幾十萬的終端,廠家營銷組織急劇膨脹,銷售隊伍以十倍、百倍的速度暴漲:強了銷售,忘了品牌!拿住了終端,忘記了消費者!因為,資源和經歷都給了渠道,沒有余地留個消費者!
3.連銷階段:互聯網是這個階段的最大紅利,紅利的本質是連接。流量思維成了傳統營銷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概念,甚至以鄙視、叫罵的心態去看阿里、京東的電商,可惜的是人家在不理你的時候,利用互聯網紅利直奔消費者(C端)而去,一騎絕塵,并進化出一批的新型經銷商和營銷組織。
這僅僅是上半場,下半場里面,移動互聯開始新一輪的連接紅利,社群形態下的微商組織開始出現,又被傳統營銷人一頓臭罵:這是坑人騙錢的游戲!
反思B端組織:欠債太多了
B端組織管理體系經過接近20年的盛行后,在互聯網時代開始成為基礎武功。B端組織往往成就高大強或者區域霸主,這個是建立在需求可以大快朵頤基礎上,以執行力為發條驅動的。所以,只要有強大的銷售,可以不去和消費者啰里啰唆,所以也就不需要所謂市場部,大不了把叫著市場部的名,干著銷售支持部或銷售服務部的活。
這就是為什么這兩年,一些大品牌連續下滑的根源。很多企業戰略口號里面喊著消費者是上帝,骨子里面認為消費者是狗屁!銷售部幾萬人,市場部幾十人,品牌費用不及銷售費用的零頭,研發費用都懶得找地方列支……
出來混,一些賬總是要還的!
所謂靠渠道、靠執行力、靠資本堆砌起來的萬里長城依然會巍峨聳立,但是連商們已經從空中悠然越過,連一聲再見都不說!
B端組織本質就是以銷售為龍頭成就的金字塔組織,是執行力和KPI、線性管理驅動起來的人海組織,是奉行“考核什么,員工就會干什么”的僵尸組織,卻忘了“你不考核什么,組織就不干什么”!
沒有企業會去考核關心消費者,沒有企業去考核產品研發,因為萬能的“K大爺”也不會!
新營銷組織是個什么樣子
增量的天敵是存量。換句赤裸裸的話:傳統企業的轉型里面,絕大多數創新的人基本都被自己人消滅,用五馬分尸、千刀萬剮來泄私憤了。
這也許是一個悲觀的看法,傳統企業對于轉型的需求強烈,但是也會在轉型中陷入迷茫。也許這意味著新品牌的機會。例如:消時樂強大的C端組織不僅僅包含國內頂尖營銷專家、咨詢公司組建的顧問團,還包括模式組、教練團等新組織。
B端組織里面找不出C端基因。這也是長期在傳統營銷組織里面的人,無法轉型的根本。區分B端組織的一個基本邏輯就是看他的組織框架:以銷售為主導的地盤管理,以渠道作業為重心的搭建模型,以業績考核為管理要點,以責權利劃分和爭奪為日常生活。
那么,C端組織的模型是個什么樣子?兩種組織在理論上是對攻的。B端組織里面做重的地方,就是C端組織做輕的地方,反之依然。
那么,C端組織里面是不是要廢掉銷售功能呢?這個要看你的渠道落腳在哪里,只有弄清楚你的渠道所在,才能匹配你的組織。也許有一天,傳統營銷人不僅要學會掃街,更要學會掃人。
當然,要記住4P皆傳播,過去則是強調4P皆銷售。也要記住:銷售不過是營銷的一條腿而已,傳播認知的腿瘸了,一樣會掉隊!
過去營銷三十年就是F2B2b2C2c的過程(未來不排除這個邏輯反過來演繹),也就演變出:坐銷、行銷、連銷三個階段。F=工廠、B=經銷商、b=終端、C=KOL、c=消費者。
F2B=坐銷時代,核心解決批發、通路問題;F2b=深度分銷,核心解決終端問題;F2C=流量和連接,核心解決消費者、用戶問題。
組織才是戰略結果,只有梳理清楚了這個邏輯,新營銷的組織轉型才能找到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