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燕,張 鯤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海洋信息工程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數據庫技術是計算機領域發展最快和應用最廣的技術之一,《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是計算機專業的基礎課,也是必修課,主要講授數據庫系統的原理,并兼顧數據庫系統設計方法[1]。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數據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應用技術。《數據庫系統原理》理論和實踐并重,是計算機專業很多課程的先導課,該課程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程,該課程的學習能為從事計算機方向相關工作的畢業生,打下專業基礎[2]。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社會對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考量標準也在不斷提高,畢業生除了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還得有過硬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3]。在此種情形之下,作為培養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高校,在專業課程上必須要不斷的革新,以達到社會的需求。然而,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離社會需要的計算機人才還有一段距離,因此,研究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教學改革很有必要,也勢在必行。
《數據庫系統原理》這門課程,除了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從近幾年的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以及就業學生反饋的情況來看,目前的教學方式和實驗環節,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教學內容上,一種情況,教材選取沒有及時更新,受教學習慣與固定模式的教學課件、教案等影響,對教材不愿主動性地去更新,長期沿用傳統性教材。然而,配套的教材中涉及到的一些數據庫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已經被淘汰或版本已經較舊,往往這樣的教材內容中涉及企業里常用到的一些數據庫技術較少,在教材中只是作了簡單的介紹,并沒有深入的探究,缺少最新前沿性技術技能介紹[4]。這使得學生只掌握了本課程的一些基礎理論和應用知識,對于前沿知之甚少,不能與時俱進,導致學生們有熱情,有抱負,卻難以勝任企業提供的崗位;另一種情況,盲目追求重點大學的教材選取,不一定符合自身學校在校學生的適應情況,造成拔苗助長,事倍功半,教學效果不佳。
(2)現階段實驗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固定實驗內容,每次上實驗課,將實驗內容分發給學生,學生在規定的教學時間內完成實驗內容,并撰寫實驗報告。所有的同學做相同的實驗,這種方法使得學生掌握了單個知識點,但是并沒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為了完成實驗而做實驗,今后不能很好的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開發當中。同學之間的能力有差異,能力一般的同學可能正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實驗,能力較強的同學可能早就完成了實驗,多出來的時間就白白浪費,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有的同學實驗完成得非常好,但是在課程設計、畢業設計,這種綜合性的操作中,不能很好的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上的原因所在。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沒有調動起來。
(3)在課程的考核方式上,現階段仍采用的是傳統的應試考核方式,這種方式往往使得平時不認真學習,專業基礎一般的同學,運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順利通過考試,甚至得高分。這種方式不能很好的體現學生掌握知識點的情況,不能把學生的操作能力體現出來,對學生的實踐技能掌握情況有所忽略,只注意課程的理論知識,這種現象違背了教學目標和培養人才的理念。
(4)授課教師自身經驗不足,缺乏業務經驗交流。部分基礎可能由新進老師承擔,對課程的教學理解不夠深入,教學經驗不足,平時課程組缺少定期必要的教學研討會,教學上每個認課教師“單打獨斗”,以自我教學為中,導致對教學上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影響課程的教學質量[5]。
(5)課程設計任務完成質量佳,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式中,《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開設課程設計部分教學實踐指導內容,但往往得不到師生重視,單個班級幾十名學生[6],全由 1-2名教師負責指導,根本指導不過來,只是簡單的布置作業任務,對學生的選題、設計過程、完成質量并沒有全面跟蹤反饋,存在交個作業應付了事,課程設計作業原創率與自主動手能力不高[7],甚至有些同學直接網上下載、改名即可上交完成,形成了師生共同應付了事的最終情況,嚴重影響了本門課程的實踐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學生在做畢業設計時無從下手、力不從心。
(6)缺少教學科研獎勵制度或任務指標,教師們只忙于備課、上課、下課,對于教學經驗與成果上缺少必要的總結與產出[8],造成本科評估來臨時,一個專業拿不出達到本科評估的專業課程考核指標系數的教學改革相關的論文與課題成果,不重視學生的創新作品培養,學生缺少參賽經驗與實戰能力。
通過教授幾年的《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也了解了一下畢業生所在企業用的數據庫技術,為了讓以后的學生將這門課程學得更好,畢業后能夠學以致用,《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很有必要進行一些改革,主要的改革措施如下:
(1)在教學內容上,教師要了解本課程在專業領域的技術革新,對于已經被淘汰和已經過時的的技術,要刪減,與此同時,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加入數據庫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教學大綱不能一成不變,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做出適當的修改;重視前序課程的完成質量,《數據庫系統原理》的前序課程如《數據結構》等課程的教學和學習適量直接影響本門課程的教學效果,課程組之間需要有必要的溝通,或給前序課程制定好必要的教學目標,以便后續課程的順利展開;調研與選取同類院校或出版社的優秀教材,及時更新與更換,估計課程組教師自編教材,結合自身學生的的特點,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形成更符合本校學生特色的精品教材,統一設計教案與課件,形成統一的教學效果。
(2)實驗教學環節,打破原來的固定模式,根據學生的層次,來設定不同的實驗,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課堂上除了驗證型實驗外,多增加一些設計型的實驗,與學生學過的一門編程語言結合起來,做一個小型的系統,如圖書管理系統、學生檔案管理系統等,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激發學生對這門課程產生興趣。在實踐課環節,重點難點的實驗,打破以往一人一實驗的模式,采用多人合組,共同協作來完成,集多人的智慧于一體,讓學生在完成實驗的同時,體驗團隊合作的精神,為今后順利進入工作崗位打好基礎。實驗完成后,制定評估機制,把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評選最優小組,讓學生獲得成就感的同時充滿競爭意識。
(3)課程考核上,改革以往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的模式,加重平時實踐成績的比重,教師記錄學生每次上機實驗的成績,將這個作為平時成績的主要參考依據,與此同時,試卷上減少純理論,靠記靠背的題的比重,加大分析類型題和設計型題的比重,引導學生向研究型發展;建立試題庫,避免教師單獨出題考試,對教學不能良好的體現,確定試卷結構,試題類型,每名課程組教師提供至少3份試題試卷,全部橫向同類混合建庫,期末隨機抽取,組合成一份試卷,供給整個學期所有開設本門課程的學生們統一考試,便于反饋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質量,更好的實現公平公正;每月定期召開至少兩次教學研討會,每位教師把在教學中存在問題提出,全體課程組一起討論解決,相互借鑒良好的教學經驗,必要時可請兄弟院校專家學者參與談論,更好促進校與校之間學習交流。
(4)數據庫技術發展非常迅速,一本經典的教材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一味的講授教材上的內容,只會與時代脫節。因此,教師在按照教學大綱的安排授課的同時,也需加強自身的發展,要不斷的關注最新、最前沿的技術,將所見所聞,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將一些經典的學習網站,推薦給學生。與此同時,教師還應每年給自己規劃一下外出培訓計劃,盡可能的多參加一些專題會議或講座,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技能,以便正好的為學生服務。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邀請一些專家、學者來做相關領域的知識講座,以開闊學生的眼界。
(5)重視課程設計部分環節,為保證指導質量,一名教師指導人數不超過5人,對選題、設計、成果嚴格把關,必要時建立查重制度,教師必須給出給個課程設計的指導意見和反饋評語,以提高作業質量;與企業結合,讓企業指導教師參與指導或負責指導,注重實踐與開發能力的培養,發揮校企合作優勢,既能提高課程設計的作業完成質量,達到訓練學生實踐能力的效果,又能開拓學生視野,鍛煉動手能力,為后面畢業設計的順利完成打下堅實基礎。
(6)簡體必要的教學科研獎勵制度或任務指標,規定承擔教學任務的教師每個學年指標發表一篇以上教改論文,對高級別期刊的論文成果專業給予獎勵,鼓勵課程教師申報教育教學改革課題,形成系統的教學改革成果。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國家、省、市級別計算機設計大賽,對獲獎學生與指導教師學院給予獎勵,促進師生的積極性,及解決了教學科研成果的產出,又保證了本科教學評估的質量指標體系的完成,對課程建設與專業建設和教師自身的科研成果建設實現雙贏[9]。
經過一年時間的實踐,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教學改革已初具成效,圖1和圖2分別是改革前和改革后,學生期末成績的對比。除了本課程的成績提高以外,據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反映,2017級的學生做的畢業設計普遍較上一屆的好。

圖1 2016年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考試成績分析Fig.1 Analysis on examination results of database system theory course in 2016

圖2 2017年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考試成績分析Fig.2 Analysis on examination results of database system theory course in 2017
雖然在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教學課件不夠精簡,需要進一步修改和提煉,以更好的滿足本專業學生的需求。(2)實驗室的軟件環境與企業的軟件環境有差距,需要進一步完善。
本文作者結合多年的授課經驗,針對我校《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包括更新教學內容、革新實踐教學環節、改革考核方式、提升教師自身技能。通過教學實踐,這些革新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在今后的授課過程中,課程教學團隊將再接再厲,進一步探索更好的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提高《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的教學質量。
[1] 袁麗娜. 創新意識驅動下實驗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數據庫系統原理課程為例[J]. 高教學刊, 2018(02): 39-41.
[2] 張鯤, 黃學彬, 周文. MTA專業《旅游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 大學教育, 2018(1): 135-137.
[3] 許崇明, 張金燕. 混合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以《數據庫系統原理》為例[J]. 宏觀經濟管理, 2017(S1): 250.
[4] 張鯤, 黃學彬, 周文. 旅游管理碩士專業學位(MTA)《旅游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研究-以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為例[EB/OL].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北京: [2017-08-25].http://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201708-104.
[5] 陳才扣, 徐明, 李志強. 數據庫系統原理在線開放課程的混改模式實踐探索[J]. 計算機教育, 2017(11): 24-27.
[6] 肖進勝, 蔡紅濤, 許賢澤, 張燕革, 周晨. 案例驅動的工程隨機數學課程教學探索[J]. 軟件, 2017, 38(12): 1-4.
[7] 陳晶, 張鯤. 編譯原理課程中類比教學法的研究[J]. 軟件,2016, 38(7): 55-57.
[8] 杜巖, 朱曉靜, 張鯤. 計算機課程基于慕課的教學模式分析[J]. 軟件, 2017, 33(8): 84-87.
[9] 張鯤. 高校計算機專業數據庫課程設計教學指導與實踐研究[J]. 軟件, 2012, 33(2): 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