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欣
摘 要:高校是我們黨和國家重要的普法陣地,也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培養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的主要場所。我們黨建設法治國家,依法治國,離不開高校法治教育,大學生是法治教育的重要對象之一。
關鍵詞:依法治國;大學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8)05-0027-02
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指出:“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全會指出:“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全方位占領高校、科研機構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陣地。”
高校是我們黨和國家重要的普法陣地,也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培養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的主要場所。高校的法治教育,不僅僅是培養出優秀的法律人才,更要在非法律專業的大學生群體當中,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因此,高校的非專業的、普遍性法治教育顯得十分重要,也是我國建設法治國家的重要一環。同時,大學生作為新生代的高級知識分子,對法律的關注也比一般階層要高,他們對法律的理解和掌握,直接影響到未來整個社會的法律意識走向。高校的法律教育,既是推動建設法治國家的主要手段,也是我黨不容忽視的重要意識形態領域工作。
在上述的背景下,為了更好的開展高校法治教育,了解目前新階段大學生群體的法律意識和對高校法治教育的看法是很有必要的。總的來說,當前大學生對法治的理解和高校法治教育環節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特點:
普遍來看,當代大學生具有強烈的法律意識,通過多種途徑調查,有超過2/3的大學生表示很關心社會上的法律熱點事件,同時也積極通過各種媒體渠道了解法律案件、法律常識。如果遇到了一般性,輕微的法律糾紛,超過一半的被訪者會首先想到通過報警或尋求專業法律援助等來解決,而不是私下解決或忍氣吞聲等方式。這些都表明了大學生群體的法律意識不斷提升。這一結果和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已經到了一定階段,人民對法律的需求增多,對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增強等相吻合。尤其是當代大學生,在他們生長的環境中,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已經能夠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我國現代化的建設和便利的國際交往又擴充了他們的視野,因此他們更能夠關注自身的需求,維護自身利益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個部分。同時,這也離不開我們黨和國家多年來的普法教育,在社會上逐漸形成了“法律是權威的裁決”“法律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守護”“法律高于一切”等的觀點。綜合上述方面,使得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普遍強烈。
因為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強烈,也愿意積極通過法律維護自身權益,因此他們對于法律知識的需求就十分強烈。高校大學生普遍表示,雖然法律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知識,但作為普通公民,都應該了解和掌握基礎的法律知識,尤其應該系統的進行學習。但是,目前的法治教育,無論是基礎教育階段還是高等教育階段,學生們所接受的法治教育都遠遠滿足不了學生們對法治的需求。尤其在高等教育階段,大學生們普遍認為這個階段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模式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接受良好的法治教育,可以塑造出一個合格的尊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但是有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當前我國教育中、學校中能學到的法律知識比較少,學生們大多通過自己上網或者媒體等渠道學習零碎的法律知識,不成體系。超過80%的學生認為大學中很有必要在非法學專業的學生中增加法律課程的設置。通過調查可以發現,現在的大學生不僅僅滿足于了解和自身權益有關的法律知識(比如青少年權益保護,大學生權益保護等),更多的希望了解包括民法刑法國際法在內的多種法律知識,這也為他們今后走上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這個角度來看,高校法律教育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應該針對學生所關注和關心的法律內容開展更有深度的法律教育。
有超過2/3的學生提到,即使是所學過的法律知識,也僅僅是停留在書本層面,雖然能夠搞懂,但是卻不會運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法律問題,哪怕是很小的法律問題,也必須求助于專業法律人士才有把握解決,而無法通過自己所學的法律知識來解決問題。這說明了當前高校中非法學專業的法律教育重理論而輕實踐,而且手段單一,基本只以課堂授課為主,讓學生覺得雖然學了法律,但卻無法運用法律。而法律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知識,如果沒有充分的實踐或者模擬實踐的機會,那么所學的內容往往只能是流于形式了。
以上三點,是課題組通過調研得出的集中性問題。根據這些問題,結合當前高校教學具體情況,我們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改進高校大學生法治教育:
首先,應在高校中建立有效的普法機制。各高校應該重視普法教育,無論有沒有法學專業,各高校都應把普法教育納入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教育的重點環節,在高校教育中,建立從理論到實踐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普法機制,讓普法工作真正走進校園,走進學生。
其次,要大力加強非法學專業的系統性法治教育。高校中非法學專業的學生應該增加其法治教育課時量,要將其作為我們黨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內容。
1.了解和掌握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通過系統的法治教育,讓學生們能夠及時理解黨和國家關于法治建設方面的方針政策,能夠明白和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和西方資本主義法治的區別,能夠明白我國“全面依法治國”這一重要發展目標的內涵。同時可以讓學生們通過結合法律案件,法律熱點,更好的理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取得的重大進步。2.系統的學習法治基本概念。要全面的,系統的在非法學專業的學生中教授法治基本理念。包括法律的基本原則和概念,各部門法的劃分、具體內容、適用范圍。要全方位的讓學生掌握法律知識,而不僅僅是學習幾個與大學生有關的法律條文。要通過結合案例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在現實社會中找到運用法律的途徑和方式方法。讓學生在接受完高校的法治教育之后,能夠切實理解并掌握“法治”的概念。
第三,要開展多樣性法律教育。除了理論學習之外,有條件的高校應該增加非法學專業學生的法律實踐活動,這種活動不僅僅是課堂上的,更應該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
1.開展多樣性課堂法治教育。課堂上,教師在理論講授之外,應該通過案例分析、課堂討論、模擬法律事件、模擬法庭、課堂辯論、學生分享法律經歷等方式讓學生更能理解法律概念。尤其強調學生的能動性,強調法律的運用性和法律的可操作性。2.注重實踐教育。法律是一門注重實踐的學科,并不是簡單的課堂學習就能做到的,應積極引導學生多參與全社會的法律活動,法院旁聽等,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法治理念。3.校園中大力營造法治氛圍。高校不應該簡單的做到“依法治校”,而應該將法治思想融入到校園文化當中,通過各種校園活動,校園講座、校園普法的形式,讓法律意識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讓學生在遇到法律糾紛和法律問題的時候,不但能知道運用什么法律條文和法律知識來解決問題,更能夠實際運用。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們國家社會主義建設培養越來越多合格的“法治公民”。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全面依法治國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2015.4.
[2]金茜.我國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N].法制日報,2016-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