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園

【中圖分類號】R47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3-0-01
血液凈化中心是一所醫院的需重點進行院感防控的臨床科室。血液凈化中心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從當初收治慢性腎病患者,逐步擴大收治范圍。由于血液凈化中心的特殊性質,更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因此對血液凈化中心的感染質量監控尤為重要。在下文中,將對感染的安全隱患和護理干預對策作出陳述。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血液凈化中心進行院內感染質量監控,用院感的各項監測指標進行數據分析。將2015.1-2015.12月的血液凈化中心的空氣細菌培養指標、手衛生指標、物體表面細菌菌落數、護士感染監控知識掌握程度記錄下來。將強化護士手衛生意識、院感質量考核制度、專業知識培訓作為護理干預措施。記錄2016.1-2016.12月的空氣細菌培養指標、手衛生指標、物體表面細菌菌落數、護士感染監控知識掌握程度的數據。
1.2 方法 根據醫院現存的管理狀況,血液凈化中心存在的安全隱患將在下文進行報道。
1.2.1 醫護人員的安全意識低 臨床護士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對我自我保護意識不夠強烈。在臨床操作中,沒有很好的意識到無菌操作的規范性,不能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和隔離技術,也使得醫護人員暴露在危險情況中,例如針刺傷,血源性感染[1]。護士相應的法律意識薄弱,缺乏法律證據的收集和自我管理意識,不能動態的記錄患者的病情變化,容易導致醫療糾紛的發生。
1.2.2 患者的保護意識低 血液凈化中心的患者以老年人為主。老年人的心理狀態比較差,對疾病治愈上可能信心不足,而且因為年齡原因對于疾病治愈與否存在懷疑。老年患者理解能力和接受知識能力薄弱,所以在醫院要求的無菌原則上行動能力不足。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長時間的透析,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貧血,營養狀況差,身體抵抗力低下,在接受各種血制品輸入中容易發生血源性感染,并且共同使用透析機時已發生交叉感染等,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1.2.3 布局不合理 血液凈化中心的內部布局和設施陳設不合理。內部布局在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劃分不明顯,邊界表達不清楚;各功能分區功能執行不清晰;在院內無明顯的污染標志標簽,工作人員無法正確處理污染物品。每一個透析單元占地面積規劃不合理。
1.2.4 廢棄物處理不規范 在血液凈化中心工作人員處理血源性污染物時沒有做到正確處置的原則。污染物放置地點模糊、污染物收集種類不明確,同一種污染物放置袋中存在多種不同污染物。
1.2.5 上級質量監督差 臨床工作中,上級領導對于院感防控監管薄弱。消毒滅菌在院內感染與防控中是一項最重要的過程,但存在一些醫務人員對院內感染的意識淡薄,自身掌握的相關知識不夠扎實,并且出于個人原因不去執行相關的規章制度。如醫護人員對消毒劑的使用方法和消毒劑性能不熟悉,并且可能在使用過程中使得消毒劑受到細菌的污染[2]。
1.2.6 設備污染 由于醫院的經費不足,老化的機器沒有得到合適的更換,設備不足導致一套設備因人均使用次數多沒有時間進行徹底消毒。在配置透析液時,由于工作人員的執業水平,引起潛在污染。
1.3 護理干預方法 通過加強干預措施,完善院感質量監控,并且在實施過程中進行不斷改進,為患者及醫護人員創造安全的醫院環境。
1.3.1 加強工作人員專業培訓 提高醫護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和相關的法律知識,加強對自身的監督。對護理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開展專題講座,旨在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向醫護人員進行手衛生知識宣教,告知手衛生的重要性。讓護士在操作中做到規范化,程序化,標準化。建立完善的護理質量考核制度,每月一考,考核護士對技能的掌握程度,操作中的嚴格無菌原則[3]。
1.3.2 完善科室的院感監控 在科室成立由護士長領頭的質控小組,每季度對科室的空氣取樣培養、物體表面細菌培養,護士手衛生執行頻率質控。質控小組應在管理中發現問題,并及時制定解決方案。科室質控小組對于預防感染起到關鍵作用。在臨床工作中,質控小組需要完善小組成員的具體功能,負責區域,主要工作職責。
1.3.3 設備消毒與維護 血液凈化中心的血透儀的消毒在整個院感防控是最重要的程序之一。透析機應做到一人一用,每人用完之后應進行消毒處理。護理工作人員應熟知機器消毒程序與消毒的標準化措施。在透析操作若發生滲漏時,在結束操作后應將機器消毒處理,消毒后才可以再次使用。透析液需要現配先用,并且規定專人定期對水處理系統的沖洗、消毒,定期檢測水質,確保符合質量要求。
1.4 判斷標準 根據空氣細菌培養指標、手衛生指標、物體表面細菌菌落數、護士感染監控知識掌握程度,將干預前和干預后的數據進行對比,所有的菌落培養均按照醫院的程序執行,符合醫院的標準。
1.5 數據處理
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為兩組的數據合格數量,用檢驗比較兩組間數據。其中P<0.05為差異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組護士對于專業知識掌握度明顯高于非干預組,2組的比較具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對臨床護理質量有更多哦的期待。因此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應加強整體護理質量,以患者為中心,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盡可能滿足患者的要求。本文通過對血液凈化中心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探討,加強對院感控制的認識,從根本上降低血液凈化中心的不安全事件的發生率[4]。
患者自身免疫力差,又由于血透是一種侵入性操作,有效的防感染控制,能夠降低患者在醫院就診時獲得院內感染的幾率。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降低醫院的安全隱患。對于醫護工作,強化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自身工作技能,不僅是對自身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復。干凈的院內環境,給患者和工作人員帶來舒適的就診環境,加強患者對醫院的信任,有助于醫患關系的建立。程序化、標準化、規范化的醫療操作與醫療院感監控體系,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專科護理。
綜上,在今后的實踐過程中,應該觀察制度中的缺陷,并立足于實際,不斷的完善。
參考文獻
陳月圓. 血液凈化中心護士職業暴露的原因分析及防護[J]. 實用醫技雜志,2014,11(21):1200-1202.
魯紹娟. 血液凈化中心醫院感染管理持續質量改進的方法與評價[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08(11):122-124.
李鳳娥,陳萍,董萬平,賀欣,湯鋒. 血液凈化中心的合理布局與交叉感染的預防[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4,09(25):1331-1332.
陳瑞琍. 血液凈化中心院內感染的控制與管理[J]. 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06(23):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