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波
【中圖分類號】R48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3-0-01
本研究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通過對藥物或人工流產后持續2周陰道出血患者進行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并將其檢查結果與清宮術后病理結果進行對照研究,探討其對宮內殘留物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門診就診的流產后,但仍伴有陰道不規則出血2周以上患者106例,均有反復陰道流血史,殘留時間5-90d;年齡18-42歲,平均年齡(31.05±10.25)歲;其中藥物流產53例,人工流產32例,自然流產10例,引產和足月產11例。
1.2 方法 采用全數字實時三維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麥迪遜SA-8000 Live)經陰道進行超聲檢查,配置的經陰道探頭(頻率4-9MHz)。操作如下: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檢查者用套有避孕套的陰道探頭,緩慢植入陰道內達穹窿部位,作常規縱、橫、斜等多切面,多方位掃查,以清晰顯示子宮大小,形態及宮腔內回聲情況,當發現宮腔內有異常回聲團塊(即殘留物)時,應注意其所在部位、形態、大小、殘留物與宮壁的關系,記錄檢查結果[1、2]。然后用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olor Doppler Flow lmaging,CDFI)殘留物內部,殘留物基底部與局部宮壁組織內血流信號及分布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診斷[3-5]。CDFI觀察團塊血流分布情況,進行血流豐富程度分級[6]:①0 級:團塊內部未見血流信號(無血流信號);②Ⅰ級:少量血流信號。可見1-2個點狀或細短棒狀血流信號;③Ⅱ級:中量血流信號,可見團塊見3-4點血流信號或二條血管通過(病灶較豐富血流信號);④Ⅲ級豐富血流,可見5個以上點狀血流或2條以上較長血管。⑤Ⅳ級:極易見到七點以上大量血流信號或血管(極豐富血流信號)。采用脈沖多普勒(pulsed wave doppler,PW)判斷血流信號性質,取樣容積1.5-4.0mm,調整角度<60°,記錄阻力指數(Resistance index,RI)[7-9]。
1.3 統計學處理 所有統計均在Windows SPSS17.0中完成,兩樣本率或構成比的比較采用檢驗。檢驗水平α=0.05。
2 結果
2.1 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符合情況分析 106存在宮內殘留物的患者在經腹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后,與清宮術后病理證實病例進行比較分析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符合率達98.11%(104/106),其余2例患者中有1例因子宮腺肌癥,子宮太大,1例因瘢痕子宮,子宮位置過高,而干擾檢查,導致影像質量較差,不能明確診斷。
2.2 不同病理類型組織的超聲表現比較 本文觀察并比較了絨毛組織者、變性的絨毛組織、蛻膜組織者的不均質回聲、團塊內部血流分級、相鄰子宮肌壁的血流分級情況,結果顯示絨毛組織和變性的絨毛組織的低回聲者和高回聲者均明顯多于蛻膜組織;絨毛組織的團塊內部I-II和III-IV血流分級者明顯多于蛻膜組織,變性的絨毛組織的團塊內部I-II血流分級者明顯多于蛻膜組織;絨毛組織和變性的絨毛組織的相鄰子宮肌壁的血流分級III-IV者明顯高于蛻膜組織,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12.35、11.02、5.62、5.34、4.01、5.24、13.05、15.31、12.57,P<0.05)。具體結果可見表1.。
3 討論
宮內殘留物是早孕藥物流產及人工流產較為常見的并發癥,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流產、引產和足月產后蛻膜組織、絨毛組織、胎盤組織、胎膜組織和血凝塊等殘留于宮腔內,其次為宮腔內感染、子宮收縮或復舊不良、凝血功能障礙或個體差異等。它可使患者陰道不規則出血,宮腔感染,甚至大出血。以往對宮內殘留物的診斷主要依賴診斷性刮宮、尿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的檢測及經腹部超聲,但是其中診斷性刮宮容易損傷到正常的子宮內膜。
綜上所述,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顯像能對宮內殘留物準確診斷和鑒別診斷,CDFI對近子宮內膜處血流的探測結果,是診斷宮內殘留物的關鍵依據,可以作為宮內殘留物診斷的首選檢查方法。
參考文獻
田靜.彩色超聲檢測不全性藥物流產臨床分析[J].臨床醫學,2011,31(4):98-99.
項雅珍,沈燕紅.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流產后宮腔殘留物的臨床價值[J].臨床醫學,2011,31(9):90-91.
鄧慶梅.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藥物流產后子宮腔內殘留物的價值[J].重慶醫學,2011,40(16):1636-1637.
楊成宇.超聲監測宮腔內小殘留物滋養血流預測藥物不全流產患者的預后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14):1559-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