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飛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3-0-01
引言
腫瘤已成為臨床治療的常見疾病之一,在腫瘤疾病出現后,患者的身體會遭受較大的痛苦,而且,腫瘤疾病往往無法治愈,因此很多患者還會遭受心理上的巨大壓力,護理工作的開展是腫瘤患者臨床治療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則針對腫瘤護理的相關內容展開討論。
一、心理護理要點分析
(一)消除恐懼心理。當腫瘤情況出現時,患者會因對疾病的恐懼而產生負面心理,在其看來,腫瘤疾病的出現,是永久的無法恢復,在患者心中可能會認為在未來很長時期內,其都會經歷疾病的折磨,而這種負面心理的出現,會導致患者承受較大的心理負擔,進而影響到其身體的恢復。對于護理人員而言,為了使這種情況得到有效的緩解,在具體的心理護理工作中,應該通過溝通,讓患者了解一定的病理知識,認識到腫瘤情況在臨床治療中很普遍,在隨后的一段時期內,要積極配合醫護人員,以此來消除其恐懼心理。
(二)控制焦慮心理。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腫瘤患者的身體會遭受一定程度的不適,因腫瘤而導致患者不適情況出現時,一些患者會認為為其進行治療的醫護人員并沒有進行認真治療,或者會認為自己的疾病無法得到治愈,進而出現焦慮心理。在疾病的影響下,患者會變得更加的敏感,尤其當不合理現象在其自身出現時,心中的焦慮會不斷加重。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要耐心與患者進行溝通,并在溝通中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盡可能使用和藹可親的語氣和患者對話,堅決不能夠使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病人,通過不斷的安撫,逐步消除患者的焦慮心理。而且,在恢復期,護理人員可以為患者安排簡單的戶外活動,通過這種方式,促使患者深切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可貴,進而為其樹立更多的信心,減少焦慮心理的出現。在戶外活動中,護理人員還可以通過播放音樂,從而為患者營造一個輕松的環境氛圍,使其在這一環境氛圍中,內心更加的平靜,從而有效減少焦慮心理的產生。
(三)有效改善悲觀心理。對于腫瘤患者而言,當疾病出現后,悲觀心理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對自身疾病以及相應的治療技術認識不清,患者身體所出現的這一不正常反應,會使很多患者產生錯誤的認知,還有一些患者會認為自己的治療無濟于事,只會給家庭帶來更重的負擔,進而產生嚴重的悲觀心理。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實施后患者對于腫瘤知識的掌握明顯提高,并有效提升其治療信息,減少負面心理。所以,為了有效改變患者的這一悲觀心理,在臨床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必須定期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知識教育,通過文字、圖片以及視頻講解的方式,使患者對相應的病理以及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反應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而且要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對與腎移植的相關治療新科技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在正確認識疾病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信息,進而有效減少悲觀心理的出現。
二、生理護理要點探究
對于腫瘤患者而言,在惡性腫瘤的影響下,其身體會遭受巨大疼痛,為此,生理護理的要點則是進行疼痛護理,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口腔護理。在惡性腫瘤出現之后,口腔潰瘍往往會以并發癥的形式出現,為此,護理人員應該通過科學開展口腔護理工作來減輕患者痛苦,具體而言,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每日使用生理鹽水對患者口腔進行擦拭,促使患者口腔保持一種清潔狀態,有效降低口腔潰瘍的發生幾率。
(二)皮膚護理。受腫瘤疾病的影響,患者往往需要長期臥床,因此,患者身體長期受壓部位會出現血液循環不暢的情況,再加上患者的抵抗力低于正常人,所以患者身體受壓處很容易出現皮下組織壞死。針對這一情況,護理人員應該幫助患者每隔2-3小時翻身1次,以避免患者皮膚長期受壓,并針對長期受壓的部位進行按摩處理,促進受壓部位的血液循環,另外,還應該為患者定期更換床單,保持床單的整潔干燥。
(三)用藥護理。用藥護理是腫瘤患者疼痛護理最為直接的方法,醫護人員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觀察并記錄患者所出現的用藥不良反應,而且要對患者疼痛作出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對用藥計量進行適當調整。如果患者疼痛評估結果為中度以下,那么應該優先進行口服藥物,還可以通過直腸或舌下進行給藥,如果患者疼痛評估結果為嚴重,那么應該定期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藥物。另外,醫護人員還應該通過對患者疼痛的評估,了解其疼痛規律,根據患者實際需求進行給藥。
總結
綜上所述,在腫瘤患者的護理工作中,應該重點做好心理護理和生理護理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引導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另一方面為患者創造良好的生理條件,以提升其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吳燕麗,汪凌飛.系統化疼痛護理對晚期腫瘤患者的效果觀察[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7(04)
戴麗霞,余愛紅,鄭燕飛.卵巢腫瘤患者治療中應用人性化護理的可行性分析[J]. 當代醫學. 2017(11)
于淑華.人性化護理在晚期腫瘤患者疼痛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