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霞
【中圖分類號】R4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3--02
對產科而言,患者周轉速度很快,經常出現急診或者夜診患者,存在很多潛在的風險,導致經常出現各種形式的糾紛和問題,直接影響到產科護理的質量,增加了實際工作的風險。針對潛在的風險,作為產科護理人員,需要不斷總結實際工作經驗,提升產后風險防范意識,加強對護理人員培訓,提升他們的服務能力和專業能力,為廣大患者提供高質量和系統化的服務,有效緩解相對緊張的醫患關系。因此,本文首先分析產科護理風險的來源,針對實際存在的影響因素,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產科護理工作產后風險來源
對產科而言,服務對象具有極強的特殊性,再加上患者、護士以及醫生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增加了產科護理工作產后風險。第一,從護士方面來講,有的護士缺乏實際的工作經驗,在出現突發事件以后,不能在第一時間內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第二,從患者方面來講,患者作為高齡產婦或者臨產孕婦,大大增加了產后的風險。第三,從高危時段而言,由于產科生產孕婦比較多,再加上需要搶救危重患者,提升了產科護理的難度。第四,從而主觀意識上講,護理人員缺乏必要的責任心,存在較強的主觀意識,并且安全意識薄弱。第五,特殊藥物的運用。在實際臨床運用過程中,產科用藥的治療量與中毒非常接近,其中硫酸鎂是用來保胎和防止妊娠期高血壓的重要藥物,如果藥物用量不到位,就會可能導致產婦出現中毒問題,危害好產婦和新生兒的安全。第六,高危技術的應用。在進行產科治療過程中,會利用產鉗術、胎頭吸引術等,這些都屬于高危技術,一旦出現操作不當的問題,就會威脅到產婦和新生兒的安全。
二、產科產后風險的防范措施
為了滿足產科護理的要求,提升患者服務質量,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樹立良好的形象,在進行產科護理過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做好產科護理人員的培訓,優化護理人員資源配置。下面就如何做好產科風險防范展開論述。
(一)建立完善的護理機制。第一,作為護理管理部門,需要針對安全護理安全存在的缺陷,進行全面的討論和分析,認真總結護理人員存在的缺點和錯誤,采取相應預防機制,為醫護人員工作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第二,要針對實際護理情況,組織安全分析報告會,針對出現的不良護理事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做好查漏補缺工作,防止出現各種低級失誤問題。
(二)做好產科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第一,產科管理人員需要利用網絡、報紙等多渠道做好資料的搜集,認真總結醫療糾紛案例,重點培養護理人員風險管理意識,防止出現不必要的護患糾紛。第二,做好護理人員產科專業知識的培訓,產科要結合實際工作情況,針對新護士做好帶教工作,利用晨會等機會,做好產科專業技術的宣導,并且聘請經驗豐富的產科醫生,對產科護理人員進行全面的指導和幫助,提升他們實際工作能力,滿足當前護理工作的標準。第三,制定完善的產科護理操作技術規范。在進行實際工作過程中,產科要明確實際的操作規范,針對出現的突發情況或者突發病情建立完善的搶救流程,對護理人員進行全面的培訓,保證他們能夠熟練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提升護理的質量。
(三)優化護理人員資源配置。在進行產科護理工作中,由于缺乏一定的預見性,在進行排版過程中,可以采用彈性排班的方式和新老搭配的方式,充分發揮傳幫帶(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作用,從而提升工作質量。因此,在進行產科護理工作安排過程中,領導要針對實際情況,優化人力資源配置,針對不同的時間段,安排不同類型的護理人員,防止出現人手不夠的問題,協調好護理之間的關系,從而提升護理質量。
(四)做好特殊藥物的管理。為了做好孕婦產婦用藥管理,護理人員要嚴格按照醫囑的要求,根據用藥說明,結合患者的身體指標,確定最佳的用藥量。并且要對用藥反應進行認真的分析,一旦出現不良癥狀,要停止用藥,然后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防止出現護理產后風險。
三、產科護理工作中產后風險防范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做好風險評估工作。在進行產科護理服務過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內容,為了保證護理質量,降低護理風險,做好對重點患者和環節的管理與評估。作為助產士,需要認真對待每一位產婦,然后做好動態的監測工作,針對產婦出現的意外情況,及時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
(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為了提升護理質量,護理人員需要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堅持服務至上的工作理念,掌握基本的溝通技巧,熱情對待每一位患者。針對不同情況的孕婦,結合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對產婦進行全程的陪護,然后提供個性化的心理疏導,提升他們的信心,體現出護理人員的專業和能力,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三)做好必要的宣傳與指導。對產科病區而言,還存在很多安全隱患,比如報錯新生兒等問題,都會產生醫療糾紛,因此,為了保證產婦能夠正常生產,護理人員要做好宣傳說教工作,提升他們產后風險防范意識,激發他們實際參與的積極性,最大限度防止出現高危風險情況。針對胎兒出現宮內窘迫的問題,會存在胎兒受傷的危險,針對產婦的焦慮心理,護理人員需要隨時監測胎心和胎動,對產婦進行安慰和鼓勵,緩解產婦的心理緊張的狀態。如果情況沒有改善,護理人員要采取措施結束分娩手術。
綜上所述,在進行產科護理工作產后風險管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針對護理工作的特點,不斷改進傳統的工作方式,提升護理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防止出現各種意外和風險。
參考文獻
馬媛媛.分析產科護理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08):248+251.
張小燕.產科護理風險因素及護理管理對策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8):84+86.
羅勝英.產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管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5):285-286.
胡俊珍,梁瑋倫,楊明玉.產科護理風險管理體系架構建立的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8):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