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3--02
隨著人年齡的增長以及機體功能的下降,骨鈣素會逐漸降低,到達一定年齡后會出現骨質量丟失進而誘發骨質疏松,我國老齡化人口逐漸增多,導致老年骨質疏松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嚴重影響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1~2]。髖骨骨折會影響患者的行動能力以及增加患者死亡率,我院為消除老年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對患者造成的負面影響,保證患者生命安全,選取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我方醫院收治的40老年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患者40例進行健康教育。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研究資料
選取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我方醫院收治的老年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患者單純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40例患者在采用骨折護理方式時給予健康教育。其中觀察組40位患者,包括男21例,女19例,患者年齡區間65.8~79.7歲,平均年齡(69.14±2.51)歲;對照組40例患者中包括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齡區間60.8~79.7歲,平均年齡(69.71±2.41)歲。兩組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40例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包括對患者用藥護理以及配合臨床醫師的治療方式,保證患者的病情變化可以準確觀測。觀察組40例患者采取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患者綜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其一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患者由于髖骨骨折會造成心理應激反應,加之患者因為髖骨骨折發生后會采取手術來恢復髖骨功能,患者對手術方式較為陌生,綜合因素下會出現一系列負面情緒,包括焦慮、恐慌、煩悶不安以及焦躁等,給護理人員和患者家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為了減輕患者心理負擔,護理人員應該以親切的態度對患者進行服務,使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親切真誠的服務態度,消除患者的恐懼、煩躁等不良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多與患者溝通掌握患者的性格和心理活動,以便及時為患者提供合理的護理方案。其次為患者準備整潔、舒心的居住環境,定時為患者進行清潔,保證室內良好的通風條件以及適宜的溫度,讓患者在明亮清潔的環境中放松情緒。根據患者的病情告知患者用藥的具體效果,讓患者配合治療,如果患者較為疼痛,應為患者進行適當的鎮痛處理。
治療前給予患者適當的飲食宣教,為患者進行飲食方案的制定,包括對患者的具體飲食習慣以及愛好,為患者計算合理的攝入量,為患者補充合適的高營養食物、并給予患者飲食指導,培養患者合理的飲食習慣,為患者制定均衡健康的膳食計劃,多為患者提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保證食物易消化吸收,能量上的滿足和平衡。為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治療方式和原因,為提升患者配合治療在宣教中應保持良好的耐心,使患者明白治療的方式以及原因,且在日常溝通和宣教中要注重使用敬語。定時為患者檢查患肢的恢復情況,如出現腫脹應立即通知醫師。為患者進行牽引治療,并注意牽引的強度。
除此之外還應給予患者運動健康宣教,手術當天麻醉作用消失后即進行局部關節運動,鼓勵患者進行深呼吸、擴胸運動以及上肢肌力練習。于術后第一天幫助患者進行肢體活動,包括肌張力、關節伸展等,通過輔助患者踝關節及髖關節的被動練習進行康復喚醒治療,鼓勵患者加強基礎性動作訓練,包括屈伸踝關節、收縮股四頭肌等基本肢體動作,多方式指導患側肢體及健側肢體的被動練習,避免大關節的肌肉僵硬,告知老年患者出院后預防骨質疏松的最佳方法即通過鍛煉,但要運動適量,避免激烈運動,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鍛煉方案,囑咐患者出院后進行鍛煉。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出院后6個月內進行隨訪,通過比較患者治療后Harris髖關節評分,統計內容包括關節功能、畸形、疼痛以及關節活動度四個方面,評價患者髖關節功能康復程度。
1.4 統計學方法 將8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SPSS17.0軟件處理統計學數據。正態計量數據用“Mean±SD”表示,非正態數據采用Median(IQR),計數資料采用例數或百分比表示。兩組獨立,正態,方差齊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樣本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80例患者Harris髖關節評分有所差異,觀察組40例患者術后第5個月時Harris髖關節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采用健康宣教包括對患者進行飲食宣教、運動健康宣教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和負面心理狀態,通過調節患者的情緒使治療工作和護理工作都得以展開,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幫助患者鎮痛,可以消除患者的應激源,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使患者明白治療的基本原理和措施,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使患者得到充足的營養供應以此促進自身的康復,針對環境優化使患者的精神狀態和生理疼痛得到一定的緩解,綜上所述,采取健康宣教可促進患者的髖關節功能恢復,以此使護理工作的質量上升,護理人員負擔減輕[3~4]。本次研究中針對40例患者利用了健康宣教的方法,患者的髖關節功能恢復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說明了利用健康宣教有利于促進患者疾病的康復以及髖關節功能的恢復,通過加強護理質量可使患者對護理工作更加滿意,以此提升治療的配合度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這與諸多研究報告一致[5]。值得臨床推廣并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任冬云, 秦柳花, 劉明慧,等. 快優康復護理在老年股骨頸骨折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的應用[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6, 24(24):2303-2304.
任冬云, 秦柳花, 劉明慧,等. 快優康復護理在老年股骨頸骨折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的應用[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6, 24(24):2303-2304.
黃瑩, 潘海濤, 劉超,等. 小切口后外側入路全髖關節置換術與早期康復訓練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髖關節功能的影響[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6, 16(35):6885-6887.
朱敏麗, 封秀琴, 沈志坤. 動機性訪談對人工單側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功能康復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6, 32(22):1737-1740.
程宗燕, 楊麗娜, 熊晏群. 基于加速康復外科策略的手術室護理干預在全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J]. 成都醫學院學報, 2017, 12(4):51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