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琪 萬筑平 陸梅
【中圖分類號】R211.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3--02
乳腺癌是一種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2012年發布的全球癌癥數據顯示,全球每年乳腺癌新發病例超過167萬,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占所有女性惡性腫瘤的25.1%, 也是女性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所有死于癌癥婦女總數的14.7% 。常與年齡、生育因素、家族病史、內源性及外源性雌激素的變化、遺傳因素等有關,且年齡在40—60歲之間、絕經期前后的婦女發病率較高。
福泉市政府于2012年起,以我市為試點,對我市轄區內35~64周歲的農村婦女進行免費乳腺臨床檢查和B超檢查,將B超3級的進行乳腺鉬靶檢查、B超0級或4級以上的轉上級醫院病理檢查。乳腺鉬靶檢查1-3級的隨訪觀察,0級或4級以上的轉上級醫院病理檢查?,F將檢查結果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篩查對象 2016、2017年全市共篩查6000人。條件為35~64歲已婚婦女和轄區內的留守已婚婦女,本著自愿免費的原則。
1.2. 乳腺癌篩查方法 在2012年彩超檢查基礎上又增加了乳腺的視診、觸診和可疑病例的免費鉬靶檢查。體位:坐位或仰臥位,充分暴露雙側乳腺。先觀察雙乳是否對稱,有無皮膚改變,然后依次從腋下、外上、外下、內下、內上觸診,最后檢查乳頭有無溢液以及溢液性狀。對每一位檢查者做彩色B超檢查,檢查體位及檢查順序同臨床檢查,并進行多切面重復掃查,最少檢查兩次,結果:B超1-2級為正常,3級的進行乳腺鉬靶檢查、B超0級或4級以上的轉上級醫院病理檢查。乳腺鉬靶檢查0級或4級以上的轉上級醫院病理檢查。發現異常及時登記轉診。并進行隨訪。
2 結果
實際篩查6000人,發現乳腺疾病1567人,其中乳腺增生患病率最高.乳腺增生967人,乳腺纖維瘤267人,乳腺囊腫189人,乳腺脂肪瘤55人,乳腺導管擴張69人,乳腺癌前病變13人,乳腺癌7人。
乳腺疾病發現情況:2016、2017年福泉市不同年齡組乳腺疾病檢出人數(見下表)。
3 討論
3.1. 患病情況分析
乳腺疾病是女性的一種常見病。篩查結果顯示,乳腺疾病患病率為2.61%(1567/6000),其中乳腺增生967人,占乳腺疾病首位,其次為乳腺纖維瘤,乳腺囊腫、乳腺脂肪瘤和乳腺導管擴張,再次就是乳腺癌7人。因此加強女性乳腺疾病篩查,特別是乳腺增生的防治工作尤為重要。本次發現的7例乳腺癌患者年齡為39-63歲,故35-64歲的女性屬于乳腺癌高危人群,應當每年進行乳腺疾病普查,尤其是患有乳腺增生及良性疾病的患者更應該檢查,盡早發現異常情況并及時就診。
3.2. 乳腺癌篩查意義
本市女性乳腺疾病患病率高,主要與女性對乳腺疾病檢查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家庭經濟條件限制,以及自我保健意識差有關。因此通過此項活動,主要可以體現兩方面的意義:(1)由于篩查對象、篩查范圍較寬,以及篩查期間的健康宣教宣傳活動,讓廣大女性了解相關的健康常識,樹立定期或及時進行乳腺檢查的觀念。這對于早期發現乳腺癌以及其他良性腫瘤是很有意義的。(2)通過篩查,發現一些乳腺疾病患者,特別是乳腺癌患者,由于及時發現了病情,并及時進行治療,避免了病情進一步發展,挽救了患者生命。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定期開展婦女乳腺癌高危因素和相關知識講座,提高婦女自我保健意識,降低乳腺疾病的發生率。
3.3. 存在問題
3.3.1. 隨訪困難。篩查對象大多文化低,在家庭中沒有經濟獨立,對進一步的檢查費用無力支付。
3.3.2. 患者經濟困難。篩查的對象為農村婦女,地處農村經濟不富裕,對進一步的治療無法進行。
3.3.3. 縣級醫院無病理檢查設備。無法對檢查異常的患者進行病理檢查,只能不斷催促患者到上級醫院進行檢查或治療,給患者就醫造成困難。
參考文獻
衛生部,全國婦聯,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管理方案。2009-06-24
國家衛生計生委婦幼司關于印發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管理方案(2015版)的通知。國衛婦幼婦衛便函【2015】71號
衛生部衛行業標準。《乳腺癌診療規范》,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