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鋼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3--01
引言
隨著我國新醫改政策的持續推進,醫療信息化行業迎來了爆發式發展。各大醫療服務供應商和醫院紛紛展開合作,除了醫院信息管理系統之外,定位追蹤系統、醫學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放射科信息系統(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無線手術示教系統和實驗室信息系統(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等不斷涌現[1],這些新型醫療技術對于改進病人就醫流程、提升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實現診療決策的科學化和辦公自動化,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與經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一、前沿技術
1.數據采集技術
用于數字化醫療系統的數據采集技術包括條形碼、射頻識別RFID、智能卡等,該項技術是電子病歷模塊的基礎支撐。在實踐中,電子病歷模塊通過二維碼、條形碼、RFID和智能卡從護士工作站或醫生工作站獲取病人相關文字信息,并統一存儲于醫院信息系統的數據庫,以供后期的數據挖掘使用[2]。谷歌大腦高級研究員Jeff Dean聯合UCSF、Stanford、UChicago等知名機構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中,使用深度學習模型在CSF和UChicago兩大醫院系統的電子病歷數據上完成了患者住院期間的死亡風險、規劃之外的再住院風險、長時間的住院天數以及出院的疾病診斷的預測[3],這是谷歌使用深度學習模型在電子病歷建模分析上的首次嘗試,也指明了該技術領域發展的前沿方向。
2.數據存儲技術
隨著云計算技術和醫療信息系統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醫院信息系統的存儲技術不僅需要實現針對結構化數據的有效存儲和保護外,同時還需采用對象存儲方式實現大量非結構化數據的存放,此外還需保證關鍵數據的備份和容災,在該點上,國內大多數醫院都未獲得完善的解決辦法,但不少醫院對此做出研究探索。如某省人民醫院采用了“SVC 虛擬化存儲+閃存陣列+TSM數據備份”醫院數據存儲整體解決方案,該方案不僅可實現對醫院異構存儲環境的整合、管理,同時還可有效解決醫院存儲系統存儲效率、容災、備份的問題,為當前醫院數據存儲提供了理論參考。
3.虛擬化技術
虛擬化是將硬件資源虛擬化,得到可擴展性、安全性、隔離性、資源利用率高的產品[4]。數字化醫療信息系統在虛擬化技術上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空間未得到充分利用并缺乏靈活性。如對于人流量普遍較高的三甲醫院來說,需要保證服務器運行具有較高的穩定性。理想的狀態是當某臺服務器出現問題時其他服務器可在不需要人工干預的情況下馬上開始工作。當前市場上已經出現各種虛擬化平臺軟件,可以說實現服務器及應用的自動安裝、一鍵恢復等功能,但在數據庫的穩定性上仍有待突破。
二、系統應用示例
1.定位追蹤系統
定位追蹤系統通過無線移動終端、RFID標簽,實現貴重資產跟蹤、患者監護及工作人員追蹤。如廣州樂兒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醫院人員定位報警系統就是典型案例,系統基于2.4G讀寫器、2.4G電子標簽和125K低頻定位器等硬件設施,配合軟件系統的開發。該系統集成護士呼叫系統集呼叫、定位、追蹤、監控功能于一體,可實現對者的實時、主動、全程定位、跟蹤,另外,患者也可通過腕帶標簽卡上的求救按鈕向相關工作人員求救。
2.FULL PACS/RIS系統
FULL PACS/RIS系統是伴隨著醫學影像設備的大規模應用而出現的,該系統提供了口腔、心電、放射、超聲、內鏡、病理等各種醫技檢查信息、醫學影像和診斷結果查詢的高效操作環境。如翔翼互聯開發的PACS系統是一套典型的FULL PACS/RIS系統,該系統設計時基于DICOM3.0國際標準,采用高性價比的存儲設備和服務器構成硬件支持平臺,依托大型關系型數據庫,實現醫學影像的采集、查詢、診斷、傳輸、存儲、報告及綜合管理等功能,為醫學影像檢查提供了一致的用戶體驗和一體化的工作流程。值得注意的是,PACS系統主要應用于各類與影像有關的科室,其任務是保存日常產生的各種醫學影像數據以供快速查找;而 RIS系統主要應用于放射科的患者登記、信息查詢、統計、分診、診斷報告等,但兩個系統近年來有融合的趨勢。
3.無線手術示教系統
無線手術示教系統是結合無線通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而發展起來的,是一套將手術室內的各種醫療設備、醫生的手術過程的視頻資料,真實呈現在觀摩人員或實習醫生眼前,以實現教學或學術交流目的的醫療信息系統。如北京朝陽醫院在2017年的手術示教項目,采用全編全解多點控制單元VP9630 MCU、基于H.265協議的TX50終端等先進技術,將手術示教清晰度和流暢度發揮到極致,全面提升了超強抗丟包能力,克服了傳統單向直播模式下的轉播流程復雜、清晰度不高等缺陷。
4.LIS系統
LIS系統的典型應用場景如患者抽血化驗,通過該系統可實現患者信息與檢驗儀器相對應。當檢驗儀器生成結果后,患者的血液化驗數據會自動回傳給LIS系統。基于回傳數據,LIS系統可進行實驗數據統計、化驗報告打印等功能,極大提升了檢驗的質量和實驗室的整體管理水平。與LIS系統功能類似的如傳統抽完化驗結果的自助查詢機,但LIS系統要專業性的多,其中也涉及更多專業醫學知識,從檢驗報告查詢機發展到LIS系統需要醫院付出很多的努力。
三、結語
總之,數字化醫療信息系統是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下的產物,它的出現使得現代醫療朝著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方向進步。當然數字化醫療信息系統大系統內部的各子系統也在不斷發展進步,系統外部又有新的子系統不斷加入,使得數字化醫療信息系統的外延不斷擴張。
參考文獻
Ahmadi M, Mehrabi N, Sheikhtaheri A, et al. Acceptability of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among hospital healthcare personnel based on a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J]. Electronic Physician, 2017, 9(9):5325-5330.
高昱. 采用二維碼技術的醫療處方數字化管理模式探討[J].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7, 20(4):155-156.
Alvin Rajkomar, Eyal Oren, Kai Chen, et al.,Scalable and accurate deep learning for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J]. Computer Science, 2018,5(6):43.
李志飛, 宿建波, 鄭確. 數據中心硬件資源的虛擬化建設[J]. 科技與創新, 2015(3):1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