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喆文
(天津外國語大學 中央文獻翻譯研究基地,天津 300204)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2015年3月,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一帶一路”建設就此拉開序幕。2017年5月,在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一帶一路”倡議推向高潮,“一帶一路”倡議逐漸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成為國外媒體聚焦的熱點話題。俄羅斯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參與國,其主流媒體的報道能直接體現出俄羅斯政府和民眾對“一帶一路”的總體態度和傾向。因此,了解俄羅斯媒體的對華評述,對于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塑造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形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俄羅斯新聞社(以下簡稱“俄新社”)是俄羅斯第一大國家通訊社,能快速并全方位提供“實時性、客觀性、準確性、不受政治局勢影響”的國內外報道。本文以俄新社官方網站2015年4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發布的相關報道為研究對象,采用定量數據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探究俄羅斯主流媒體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態度。
俄新社有關“一帶一路”倡議的報道,隨著中俄在政治、經濟、人文等領域的交往呈現出數量的變化,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

圖1 俄新社“一帶一路”相關報道數量分布
圖1數據顯示,俄新社“一帶一路”相關報道在時間分布上呈現以下規律:自“一帶一路”在中國正式提出以來,俄羅斯媒體每月均有相關報道;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的月平均發文量為14.4篇;2017年5月發文量達到峰值,數量為120篇,其內容大多涉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可見俄媒對此次論壇的關注度之高。此外,2015年5月的發文量達到第二峰值,報道數量為34篇。究其原因發現,2015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訪俄期間與普京總統簽署了中俄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以下簡稱“一帶一盟”)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而當月的報道內容大多與此次聯合聲明有關。
對報道內容涉及的國家及區域性組織進行統計整理,將報道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國家和區域性組織按順序排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俄新社“一帶一路”相關報道涉及的國家及區域性組織
由表1數據可知,涉及數量較多的相關國家主要包括兩類:第一類是與中國交往較多且與俄羅斯利益密切相關的國家,如美國、印度、朝鮮、烏克蘭等;第二類是“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如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耳其等。涉及數量最多的區域性組織為歐亞經濟聯盟,這也是由“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共同利益訴求點所決定的。其次,中俄共同在上海合作組織、金磚五國等區域性組織中發揮重要作用,而烏克蘭危機后,俄羅斯與歐盟的博弈也成為影響俄羅斯對華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綜上所述,俄新社有關“一帶一路”的報道情況與中俄領導人高層會晤、歐亞經濟聯盟、“一帶一路”涉及的沿線國家及地區等內容密切相關。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建設的主要內容是“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筆者以“五通”為計量指標,分別統計了相關報道的數量,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俄新社“一帶一路”“五通”相關報道數量分布
表2數據顯示,涉及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及民心相通的報道數量基本持平,而有關資金融通的報道僅2篇,說明“一帶一路”建設在對俄資金輸出方面較為欠缺。
在政策溝通類的21篇相關報道中,主要涉及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合作。普京在2015年5月的新聞發布會上稱,“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和諧共存、相互補充,在此框架下的兩國經濟合作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俄羅斯對外經濟銀行行長德米特里耶夫稱,俄方期待與中國發展銀行及歐亞經濟聯盟各國銀行開展積極對話,共同促進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對接。普京在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則更是表現出對“一帶一路”發展前景的信心。他稱,未來的歐亞合作不僅在于建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更要致力于改變歐亞大陸的政治、經濟形勢,為歐亞大陸帶來穩定、繁榮和新的生活。
設施聯通類的20篇相關報道主要涉及中俄在鐵路、公路、核能、衛星系統等相關方面的合作。英國國家稅務咨詢公司EY俄羅斯分公司的執行合伙人亞歷山大在接受俄新社專訪時表示,能源領域的合作是中俄兩國合作發展的重要方向,“一帶一路”的合作框架為兩國在能源、油氣等領域的合作提供了積極的支持。此外,俄媒認為,俄羅斯在基礎設施方面發展緩慢,而中國的“一帶一路”打通了中國同歐洲、俄羅斯及亞太地區國家的交通動脈,俄羅斯應加強自身的公路、鐵路、橋梁及新的邊界通道建設。
在貿易暢通方面,俄羅斯副總理德沃爾科維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俄貿易離不開港口、集裝箱碼頭、物流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而這些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應得到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的支持。俄羅斯駐華商務代表格魯杰夫則稱,貿易暢通的優先保證是道路的暢通;中國的自貿區也吸引著俄企投資,而上海自貿區已經實現了簡化公司注冊行政手續及結算方式等對外優惠政策。“一帶一路”推動了俄羅斯同歐亞各國的貨物流通和貿易關系。
在資金融通方面,俄媒主要報道了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方宣布設立總規模為1000億元人民幣的中俄地區合作發展投資基金,用于促進中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合作。
有關民心相通的報道主要涉及中俄在媒體信息交流、旅游、科學研究等領域的合作。俄媒認為,中俄在人文領域的合作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綜上,俄新社對“一帶一路”在俄實施進展情況的報道較為全面深入,評價也多以積極正面為主,體現出俄方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強烈愿望。
1.聯合“復興偉大絲綢之路”的夢想
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訪問時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中亞國家“絲綢之路復興”相對接,將“中國夢”同土庫曼斯坦的“強盛富民”時代目標、哈薩克斯坦的“2050發展戰略”、烏茲別克斯坦的“福利與繁榮年”、吉爾吉斯斯坦的“國家穩定發展戰略”相呼應,符合當前中亞國家的發展戰略。[1]
俄新社《今日俄羅斯》專欄作家德米特里·柯西列夫在《“一帶一路”:中國一張雙贏的彩票》中稱,國際上目前不存在具有如此成員和章程的國際性組織,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具有獨創性,它創造了一個新的經濟化和全球化現實。“一帶一路”連接著自古以來的兩個橫穿中亞的超級大國——中國和羅馬帝國,是多個民族復興“偉大絲綢之路”夢想的聯合。偉大的絲綢之路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當代,都是貫穿世界的貿易軸心。今天,“一帶一路”倡議的主導思想并非中國要越過中亞地區與歐洲進行貿易往來,而是通過復興這個古老的貿易軸心,帶動沿線國家的發展和一體化進程。因此,“一帶一路”是一張“雙贏的彩票”,它能讓每一個參與國都從中獲利。[2]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問題研究所的謝爾蓋·烏亞納耶夫在《中國“一帶一路”:構想、計劃、中俄合作》一文中指出,綜觀當今中國的政治形勢,不難發現,“一帶一路”倡議完全符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口號。這一口號的目的就是集中力量,使中國躋身世界大國行列。[3]
2.彰顯大國意識與責任
俄新社評論員阿列克謝·馬斯洛夫在《當世界不再是西方的世界:俄羅斯在“一帶一路”中的地位》中稱,我們一直生活在西方標準構建的世界里,西方中心論在我們的意識中早已根深蒂固。但不得不承認,亞洲國家同樣具有發展世界的獨特視角,中國承擔了這個責任,這就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戰略,更是地緣戰略、人文戰略。新的規則和角色在國際舞臺上開始逐漸確立,中國不僅扮演著主要角色,更承擔著大國責任。[4]
3.提升中俄關系達到新高度
同中國的合作一直是俄羅斯外交政策的重點。俄媒對“一帶一路”倡議在促進中俄關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更是大加稱贊。俄羅斯亞太地區莫斯科研究中心的亞歷山大·加布耶夫在評論2015年5月普京與習近平簽署的“絲綢之路”框架下的合作聲明時稱,這是中俄關系“真正向前邁出的一大步”。這一務實的協議使俄羅斯第一次明白,絲綢之路并沒有威脅俄羅斯在中亞的地位,也沒有威脅歐亞經濟聯盟的倡議,二者是可以實現對接的,現在這一對接變為現實。這一協議的簽署證明了兩國關系發展進程的良好態勢,而俄羅斯的政治、經濟重點將逐漸轉向東方,在與中國經濟實現一體化的過程中,俄方仍會扮演“年輕伙伴”的角色。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在談到“一帶一盟”對接合作時稱,這是一次非常好的經驗,它使我們重新審視俄羅斯與歐盟、美國及其他國家的關系。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伊戈爾·莫爾古洛夫則稱,“一帶一盟”是非常重要且極具發展前景的倡議,它能夠指導中俄未來合作的重要方向。從一定程度上講,中俄形成了大陸性伙伴關系。
俄羅斯經濟聯邦委員會副主席謝爾蓋·沙基洛夫認為,“一帶一盟”幫俄羅斯走出了西方的制裁困境,是俄羅斯經濟增長的興奮劑。而貝加爾-阿爾穆大鐵路和穿越西伯利亞大鐵路也將在此框架下得到重建。此外,在中俄貿易合作中俄方將得到更多的投資機會。
俄聯邦上海副總領事謝爾蓋·柏德福在接受俄新社采訪時談道,在發展新絲綢之路的問題上我們與中國站在同一邊。這項綜合性計劃從加里寧格勒延伸到中國香港,能夠為俄羅斯提供巨大的市場,提高俄羅斯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普京總統也多次強調了“一帶一盟”對接合作的重要性,實現對接合作必須實現交通等基礎設施領域的發展。
中俄智庫中心主任謝爾蓋·薩納科耶夫評價中俄關系現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兩國的合作朝著一系列積極的方向發展。兩國元首每年都會針對不同的合作領域進行會談。2017年4月兩國的貿易額增長了15%,兩國在能源領域的貿易合作是多元化的,俄羅斯找到了向中國出口能源的方向和路線。此外,在航空、航天、基礎設施建設等非能源領域兩國也積極展開合作。兩國的關系是非常成熟的戰略伙伴關系,考慮到國際上目前的緊張局勢,兩國的關系已經具有同盟性質。
4.加速歐亞大陸一體化進程
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在接受俄新社采訪時稱,在歐亞經濟聯盟中涉及不同歐亞地區的成員國。而中國作為一支強大的經濟力量,提出了具有整體性的“一帶一路”倡議。這項倡議體現出高度的地區融合性,歐亞經濟聯盟必須尋找機會與它接軌。
俄羅斯民族研究大學世界經濟與政治系歐洲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季莫費伊·巴爾達喬夫在《俄羅斯的東方轉向才剛剛開始》一文中稱,歐亞一體化是俄羅斯及其合作伙伴在近幾十年中的一個核心目標。歐亞經濟聯盟建設于2015年1月1日正式生效,此項舉措為共同合作奠定了法律基礎。歐亞經濟聯盟維護其加入國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然而,為了實現歐亞一體化進程,俄羅斯必須加快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協作。[5]
5.建立國際關系新秩序
阿斯塔納俱樂部*阿斯塔納俱樂部(Астанинский клуб),2015年11月成立于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旨在討論歐亞地區的政治、經濟及發展問題,由中國、歐盟、印度、遠東、俄羅斯、美國等的政治經濟專家組成。專家在《站在十字路口的歐亞大陸:全球世界中的未來巨大陸》一文中指出,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意義在于,歐亞中部地區的國家參與到基礎設施投資由中國出資的項目中,穿越自己國家的領土構建陸路,目的就是突破海路的局限,使歐亞共同體成為國際社會的一部分。[6]
除上述正面評價外,俄媒在中國是否會控制歐亞地區、“一帶一路”的具體實施、俄羅斯究竟能獲取多少利益等方面也存在一些質疑。
《今日俄羅斯》專欄評論家季莫費伊·謝爾蓋車夫在《俄羅斯如何應對不可避免的中俄伙伴關系》一文中稱,中國將在不久的將來控制亞太地區和亞洲大陸,并通過“一帶一路”通向西歐,從根本上擴大中國在歐洲的市場,但俄羅斯并不能回避這樣的合作伙伴。俄方需要中國的投資,并切實從“一帶一路”中獲取利益。同時,俄方不希望中國控制其領土,在與中國合作的過程中,俄方必須以保護國家主權為條件原則。從另一方面講,中國為了實現其地緣政治和經濟目標也離不開同俄羅斯合作。[7]
俄新社報道稱,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推動作用并非得到所有國家的贊賞。美國也擔心中國在逐漸擴大其影響力。俄羅斯面臨的問題是中國是否會吞并俄羅斯的經濟。中俄合作一直建立在雙方達成共識的基礎上,而俄羅斯從不同意沒有利益的合作。此外,俄新社還將“一帶一路”稱為“中國的一場大規模心機行動”,稱“中國新父習近平將成為歐亞的領導力量”等。也有評論家認為,俄羅斯目前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未看到過多的成效,俄方更期待看到中國更多的資金投入,因此“一帶一盟”對接合作的兌現仍需要時間。
通過上述分析發現,俄羅斯主流媒體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態度既有接受與認可,又存在質疑和擔憂,這與俄羅斯所處的國際環境密切相關。2014年烏克蘭事件爆發,俄羅斯與西方及歐盟關系僵化,不得不尋求中國作為“避風港”。2015年中俄兩國簽署的“一帶一盟”對接合作聲明推動了兩國的政治互信關系,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成為俄羅斯參與“一帶一路”的主要利益訴求點,而俄羅斯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態度也逐漸發生轉變。
隨著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已成為國際上最受矚目的國家之一。了解外媒如何看待中國有助于增進雙方的互信和了解,促進海外中國研究。為了更好地塑造中國的國家形象,傳播好中國聲音,中國應當在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繼續推進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增強兩國的政治理解和互信。其次,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資金支持,與沿線國家發展互利共贏的經貿伙伴關系,讓俄羅斯等各參與國享受到切實利益。第三,擴大“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人文交流,加強創新合作,不斷促進民心相通。
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講話稱:“‘一帶一路’建設根植于絲綢之路的歷史土壤,重點面向亞歐非大陸,同時向所有朋友開放。”“‘一帶一路’建設將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帶一路’建設成果將由大家共同分享。”[8]我們會繼續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傾力合作,共同打造歐亞經濟共同體、命運共同體,讓這一世紀工程造福各國人民。
[1]塞爾達洛夫,馬克塞特.“一帶一路”引領中亞絲綢之路復興[J].開發研究,2017(1):8.
[2]Дмитрий Косырев. Что за пояс, что за путь: беспроигрышная лотерея в Пекине[EB/OL].(2017-05-13)[2017-09-15]. https://ria.ru/world/20170513/1494178229.html
[3]Сергей Уянаев. Китайский проект “Один пояс - один путь”: концепция, план,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с Россией[J]. Проблемы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2015(4):8.
[4]Алексей Маслов. Когда мир станет “незападным”: место России на Шелковом пути[EB/OL].(2017-05-19)[2017-09-15]. https://ria.ru/analytics/20170519/1494649444.html.
[5]Тимофей Бордачев. Поворот России на Восток только начинается[EB/OL].(2016-05-31)[2017-06-19]. https://ria.ru/analytics/20160531/1441206933.html.
[6]Астанинский клуб. Евразия на перепутье: будущее мега континента в глобальном мире[EB/OL]. (2016-12-13)[2017-09-15].http://iwep.kz/ru/analiticheskoe-obozrenie/2016-12-13/evraziya-na-perepute-budushchee-megakontinenta-v-globalnom-mire.
[7]Тимофей Сергейцев. Как России справиться с неизбежным китайским партнерством[EB/OL]. (2015-05-19)[2017-06-17]. https://ria.ru/zinoviev_club/20150519/1065348989.html.
[8]習近平:中國的持續發展將為“一帶一路”注入強大動力[EB/OL].(2017-05-14)[2017-08-17].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n1/2017/0514/c1001-2927 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