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韓聯社18日援引青瓦臺消息稱,在即將舉行的朝韓和朝美首腦會談上預計將討論把朝鮮半島停戰協定轉為和平條約的方案。請問停戰協定與和平條約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推動用和平條約取代停戰協定?
浙江讀者 李雯
朝鮮停戰協定簽署于1953年7月23日,簽署方為朝鮮人民軍代表、中國人民志愿軍代表以及聯合國軍代表,目的是“在達成最終和平協議前確保徹底停止朝鮮國內的所有敵對行動和軍事行動”。韓方代表當時拒絕簽署停戰協定。根據朝鮮停戰協定,半島南北雙方沿北緯沿北緯3838度線設立非軍事區度線設立非軍事區。。
停戰協定簽署后的幾十年間,有關方面曾數次推動簽署和平條約,以在半島實現真正的持久和平,但均告失敗。1954年日內瓦國際會議期間,中國政府代表周恩來曾提議簽署半島和平條約,但遭到時任美國國務卿杜勒斯的拒絕。1975年,聯大通過決議,支持半島簽署和平條約取代停戰協定,同時解散聯合國軍司令部。但這份聯大決議對有關當事方并不具備強制性的法律約束力。
美國《時代》周刊在報道近期半島有望推動簽署和平條約有關進展時指出,半島南北雙方目前在技術上仍處于戰爭狀態,只有簽署和平條約才能正式結束雙方的軍事沖突。韓國《文化日報報》》日日前前也也援援引引未未具具名名韓韓方方官官員員的的表表態,確認韓國政府對停戰協定下半島南北關系的定位也確是這么看的。
美國《紐約時報》日前評論指出,和平條約除正式結束半島敵對戰爭狀態之外,還可能包含一些具體措施,如要求徹底清退非軍事區的兵力和武器裝備。此前朝方一直強烈要求美國撤走全部駐韓美軍,但遭美韓雙方拒絕。近期韓方官員稱,如朝方能確信自身安全不受威脅,可能會在駐韓美軍撤離問題上展示一定的靈活性。韓國延世大學教授德魯里則表示,美方可能會以大規模減少駐韓美軍為條件,換取朝方放棄核武導彈計劃。▲
(汪品植)
環球時報2018-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