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峽時報》4月22日文章,原題:除了中國,還有誰能控制“山姆大叔”長期以來,那些只閱讀英語新聞和評論的人被反復告知:一個日漸強大的中國習慣耀武揚威,欺負相對弱小的鄰國。因此,美國的軍事對確保北京遵循二戰后確立的國際秩序至關重要。然而,如果美國自己正在破壞西方堅持要求中國遵循的那些基于規則的秩序時怎么辦?
當地區小國甚至中等國家也感到美國正對其頤指氣使時,它們該轉向何處?歐盟?印度?筆者斗膽說——是中國。如何確保美國在其獨大地位遭遇與日俱增的經濟和戰略挑戰時仍能繼續“仁慈”——正如絕不能斷言中國必將成為迫使他國屈從其意志的霸主一樣。
然而,這正是許多西方政客根深蒂固的思維方式,他們無法想象一個崛起的大國不愿意對他國稱王稱霸,尤其是不在其影響范圍內利用經濟和軍事實力發號施令。對美英日等帝國主義國家來說,他們的思維模式是下意識地根據各自可恥的殖民弱國歷史推斷他國舉動。
美國有學者稱,中國在漢唐宋明清等朝代與外國打交道時施行的朝貢政策即是中國不加修飾的霸權主義例證。然而,稍微深讀一點中國史的人都知道,這些朝貢國之所以接受該體系是因為他們必將從中受益更多。
大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中國更關注(其他國家)承認其文化優越性和文明榮耀,而非從朝貢國獲取政治或經濟利益。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鄺云峰教授認為,在中國對其朝貢國的期望與美國對接受其霸權地位的國家的要求之間存在關鍵區別。他指出,美國尋求他國順從其霸權并效仿其自由民主理念,甚至訴諸武力將其價值觀和交往規則強加于人,其對“朝貢國”的獎賞是軍事保護和市場準入。相比之下,中國歷代王朝即便在其鼎盛時期也從不要求其朝貢國遵循其治理體系。
正如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巴里·珀森在《外交》雜志撰文所言,令人憂慮的是正在迅速出現的“非自由霸權”跡象。特朗普政府治下的美國不但蔑視國與國之間的既有規則,還在其奉行“美國優先”策略過程中撕毀有關各方煞費苦心達成的協議。▲
(作者LeslieFong,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8-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