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舒晴 林志祥 謝作堅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訪談法、現場觀察法等對瑞安市新紀元實驗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特色進行探討,其特色主要體現在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內容創新、活動有序、職責明確等方面,其成功的經驗在于:領導帶頭、把握對象、內容突破、合理設計、加強宣傳。
關鍵詞:大課間體育活動;組織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8)02-0036-03
自1990年中小學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以來,全國各地學校紛紛推陳出新,一改往日“課間操”活動內容乏味、活動時間過短的現象,出現了場面浩大、氣勢雄偉的態勢?;仡櫞笳n間體育活動開始的歷史,既有值得推廣與宣傳的成績,也有做得不盡如人意之處。本文以浙江瑞安市新紀元實驗學校的大課間體育活動為例,探討其中的特色與成功的經驗,以供同人商榷。該校是一所集小學初中為一體的寄宿制民辦學校,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已有10年之久,在各項體育項目的競賽中成績突出,體育中考成績更是連續14年位列瑞安市第一。
一、瑞安市新紀元實驗學校大課間體育特色
1.內容創新,形式多樣
該校的大課間活動根據不同學段、不同年級、不同時間段分別安排了“第一大課間”與“第二大課間”,其中第一大課間活動內容以學段形式區分:小學為“方陣跑、花球啦啦操、武術操(雛鷹展翅)、團體舞蹈”;初中有“方陣跑、街舞啦啦操、太極拳”。第二大課間也是按照學段進行:小學內容為“套圈、跳房子、跳皮筋、蹦蹦球、踩高蹺、滾鐵環、二人三足、武術、游戲、籃球、排球、乒乓球、長繩、短繩、呼啦圈、舞蹈、藝術體操、韻律操等”;初中內容有“游戲、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長繩、短繩、毽子等”,大周三單數班級,小周三雙數班級,每一學期進行輪換。同時,考慮到初三的體育中考,增加了耐久跑等中考項目內容。具體內容安排如表1所示。
2.合理安排,活動有序
為了更好地落實“每個學生每一天體育活動一小時”的陽光體育活動,該校實行了“三課、兩操、一活動、一晨跑”方案?!叭n”是指一周三節體育課(初中45分鐘,小學40分鐘),“兩操”指每天保證一操是大課間活動操,另一操是眼保健操,共兩項團體操化項目,“一活動”為第二大課間體育活動,“一晨跑”指該校為寄宿制學習,初中生每天早上都以方陣跑的形式,進行10分鐘的晨跑。在大課間方面,該校根據季節的變化對活動時間進行必要的調整,以確保學生每天參與體育鍛煉時間不少于1小時(表2)。
從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具體時間角度分析,整個大課間均由音樂控制,從學生入場到熱身活動再到退場都運用了不同節奏的音樂,其目的在于節約更多的時間,盡可能增加學生練習的時間,并提高學生的趣味性。第一大課間的安排以團體操為主,每天安排不同的操式,學生統一練習,既調動了學生興趣,又增加了練習的效果。第二大課間體育活動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各班明確本周、本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場地、內容,提前將器材分到學生手中,具體安排如表3所示。
3.明確職責,分工到人
由于大課間體育活動持續的時間較長、參與的人數眾多,因此,組織管理是直接影響大課間體育活動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實施主體包括校領導、學校中層干部、班主任、體育教師等,各主體需要明確責任、各司其職、共同協作。
(1)校領導職責
學校領導是舉辦大課間活動的總指揮。他們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正確解讀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意義和目的,引領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改革方向,動員各方力量,加強管理監督工作。同時,組織人員每月定期召開關于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研討會,針對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展開討論,有效解決問題,以保證大課間活動的有效進行。
(2)體育教師職責
體育教師作為大課間活動的最重要的實施主體,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學校層面,體育教師的主要任務包括:①體育教師與領導的合作。大課間活動前期將設計的方案第一時間匯報給領導,把大課間活動的主題、目標、責任分工、時間、所需資金等情況進行詳細匯報,使領導充分參與到大課間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中,為后續順利開展工作提供充分的基礎保障;大課間活動中期及時反饋大課間開展情況;大課間后期對方案進行總結和評價,以便促進其更好地開展。②體育教師與班主任的合作。做好與班主任的溝通,清楚了解各班大課間活動的具體內容、時間、地點,幫助制定請假制度。③體育教師與音樂教師的合作。大課間活動融入音樂色彩,無法離開音樂老師的幫助,音樂選擇、音樂的剪輯、音樂的銜接始終圍繞活動主題進行。④體育教師與學生干部的合作。學生干部對學生參與大課間活動時的入場情況、練習情況、退場情況,進行監督打分,將結果反饋給體育教師,體育教師及時通報獎勵或批評。⑤體育教師與學生的合作。理論教學和技術教學齊頭并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班主任職責
班主任是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核心力量,他們的責任包括:①負責監督和管理班級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態度和積極性,做好學生的請假制度。②組織和幫助學生學習運動知識,以及體育保健知識,使理論知識和技術水平共同進步,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③參與班級學生體育活動的游戲活動的設計,遇特殊情況無法進行大課間活動,班主任則可安排室內的大課間活動或者游戲。
4.值日教師的職責
學校安排了值班教師表,具體分工落到實處,如初中的值班表:A崗負責查教室,教師不能留學生在教室;B崗負責檢查操場活動班級人數;C崗教師在活動場地巡查,活動期間學生不能回教室和寢室;D崗負責在活動場地巡查工作,及時處理各類突發事件等。
二、學校搞好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經驗
1.學校領導帶頭是“關鍵”
“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學生看教師,教師看領導,領導以身作則,帶動全體師生的積極性,大課間體育活動才能越有成效。該校領導做到了三個方面的帶頭作用:一是帶頭學習國家政策與文件。如學習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目的意義及相關的內涵,并在教師會議上進行大課間體育活動的介紹。二是帶頭談體會、做總結。對于大課間體育活動情況,領導積極參與研討,對教師參與度、教師管理度、學生積極性、學生成效等進行研討與反饋。三是帶頭加入大課間體育活動之中。在每次大課間活動中,學校領導都積極參與,并安排值日行政和政教主任或分管體育的領導對大課間活動現場進行調控,及時處理現場情況與突發事件。
總之,在學校領導的帶頭下,各個部門嚴格制定值日制度,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在教室、走廊、操場、寢室均安排值日教師值崗,負責教室、寢室的教師檢查無故缺席的學生,負責走廊的教師檢查學生入場的隊伍秩序,負責操場的教師檢查學生的活動情況。
2.正確認識主體與對象是“前提”
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有效開展離不開正確的解讀,需明確其實施主體、參與對象、參與行為。
(1)實施主體
通常認為,大課間體育活動應當由體育教師作為實施主體,由體育教師全權負責,這個觀點顯然是片面的。大課間體育活動作為全校性的大活動,映射學校文化、學校教學理念,僅僅依靠體育教師是不夠的,更需要學校各個層面的人員參與,如學校領導與中層干部的管理監察,班主任及任課教師的協作幫助,缺一不可。
(2)參與對象
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對象是全體學生,不是部分班級和學生。先由班級為單位構成年級,再由年級為單位構成學校,參與的對象越多,實施難度就越大。因此,要讓全體學生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中,勢必要調動全員學生參與大課間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揮學生干部的作用,讓學生都走出教室、走向陽光,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要掌握全班學生體質狀況,對于一些體質特殊、患有先天疾病的學生要安排妥當;對于一些喜歡拖堂的教師要及時提醒;對于一些喜歡在課間做作業的學生要及時制止等。
3.活動內容尋求重點突破是“核心”
首先,該?!暗谝淮笳n間體育”活動內容立足于“啦啦操”是在調研與論證基礎上而獲得的結果。因為該校的健美操、啦啦操成績斐然,啦啦操還曾獲全國冠軍,加上有專業的國家級健美操教練,學校十分重視健美操、啦啦操的提高與普及工作??梢哉f,健美操、啦啦操是該校的優勢項目。因此,該校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重點選擇了花球啦啦操、武術操、團體舞蹈操作為小學生第一大課間的活動內容。初中則以“街舞啦啦操”為主,兼練“太極拳”。
其次,該校第二大課間的內容主要滿足小學生的興趣需要和滿足初中學生的運動項目多元化需要。因此,小學生安排了套圈、跳房子、跳皮筋、蹦蹦球、踩高蹺、滾鐵環、二人三足、武術、游戲、籃球、排球、乒乓球、長繩、短繩、呼啦圈、舞蹈、藝術體操、韻律操等;初中學生安排了游戲、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長繩、短繩、毽子等。
4.方案合理設計是“基礎”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一種校園體育文化,它的活動主題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年齡水平、身心需求,同時還要考慮場地、器材等硬件條件。
該校體育大課間活動的設計圍繞了以下幾項原則:①科學性原則。新紀元實驗學校是集中小學為一體的學校(分不同校區),根據學生年級的不同,設置符合適宜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如小學的大課間包括花球啦啦操、團體舞蹈、武術操,可充分體現小學生的活力;中學的大課間包括街舞、健美操等,符合中學生的發展和身心需求。②創新性原則。如在啦啦操的選擇上,經過體育教師的創編以及對音樂的剪輯,選擇節奏旋律輕快的音樂,以及創編簡單動作,變化形式多樣,學生易學,但又不失單調。③因校制宜原則。該校大課間的設置,立足于寄宿制學校的特點,豐富練習的形式,保證學生每天的體育運動量;該校有很多專業且年輕的健美操專項體育教師,抓住這點,充分開展學校的健美操、啦啦操活動,充分體現該校的自身優勢。④安全性原則。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設置,練習的強度中等,操化的設置也由輕音樂到重音樂、慢音樂到快音樂,避免學生在練習中受損傷;在組織方面,由學生會干部、班主任或值日教師、體育教師、校領導聯合管理監督,確保學生在安全的范圍內進行體育活動。⑤體育與藝術相結合。音樂是藝術語言,融入大課間體育活動中,可達到一種提醒和激勵的作用。通過音樂的引導,學生漸入體育練習最佳狀態,提高練習的效果;在體育鍛煉的同時,強化藝術教育,體會體育美和藝術美的結合,達到以美健體、以美育人的效果。
5.校內外大力宣傳是“保障”
傳統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管理主體是體育教師,學校層面參與較少。新紀元實驗學校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校內外宣傳的經驗有三個層面。
(1)校內宣傳經驗
第一,通過全校教師會議,對大課間活動意義、目的、活動內容、活動時間、活動方式等進行了宣傳,讓全體師生充分了解,為后期的開展提供便利。第二,成立專門的大課間研討小組,鼓勵班主任、體育學科、音樂學科教師參加,從教育科研出發,對本校的大課間活動進行宣傳。第三,利用校園互聯網,在學校網站的主界面上,展示學校大課間成果,體現校園文化。同時,充分利用校園宣傳欄,對各班本周參與大課間體育活動情況進行匯總和展示,直接與班級評優評獎掛鉤,以此提高學生的自覺性。
(2)校外宣傳經驗
一是,積極參加縣市級大課間活動評比,宣傳與展示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風采。二是,在每學年舉辦的校園運動會的開幕式上安排團體操表演,鼓勵學生家長參與觀摩,使豐富的大課間活動走入家長的視野;同時,利用課外體育作業形式,幫助家長了解學生參與大課間活動內容,促進家校合作。三是,利用微信公眾號推送,幫助全校學生了解各個運動項目的特點、運動小知識、運動訓練方法、常見的運動損傷預防及處理等內容。
參考文獻:
[1]張海平,王屹川.大課間活動的實踐研究[J].體育科研,2002(3).
[2]董翠香.以大課間體育活動為特色的體育校本課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8(1).
[3]燕凌,孫偉,李京城,徐守森,張印博.對北京市實施中小學課外活動計劃的幾點思考[J].體育教學,2017(3):25-26.
(1.浙江瑞安市安陽實驗中學 325200)
(2.浙江瑞安市新紀元實驗學校 3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