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入新時代,“四個偉大”領航中國發展。偉大斗爭是精神,偉大工程是基石,偉大事業是旗幟,偉大夢想是目標。“四個偉大”各有其獨特內涵,共同構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偉大實踐。
關鍵詞:“四個偉大”;科學內涵;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相連、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進偉大工程,要結合偉大斗爭、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來進行,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1]
一、“四個偉大”的科學內涵
(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偉大斗爭
1.意識形態方面的斗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這一論述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從黨在新時代面臨的眾多挑戰、考驗,以及黨的十八大以來偉大斗爭實踐和黨的十九大開啟的偉大征程來看,“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這一論斷的提出都具有科學的理論依據和重要的指導意義,也是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開啟新征程、譜寫新篇章所應牢記的。“近代中國,面對‘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社會思潮的激烈斗爭始終是圍繞中華民族的救亡、獨立與現代化道路等眾大問題展開的”。[2]
然而,近代以來,西方國家以各種形式推行文化霸權主義。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夸大部分社會主義國家在經濟建設等方面的失誤,從而從根本上否定社會主義制度。他們利用所掌握的科技等優勢,以文化產品為載體,向社會主義國家傳播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另外,西方國家憑借信息技術優勢,掌握著世界信息發布的權力,擁有信息壟斷地位。正如美國學者約瑟夫 奈指出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知識就是權力,強有力地領導著世界信息革命的國家比任何國家都有力量。”[3]
2.美好生活方面的斗爭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但每一個具體而實在的指標,意味著每一步都要走得扎實,每一個舉措都要有機銜接。為了使人民過上美好生活,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進行了偉大斗爭。人民群眾所關心的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社保、食品藥品安全等重大民生問題,就是國家各級干部需要一個一個解決的問題。
黨的十九大對脫貧攻堅進行了新的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扶貧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創新,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必須以此為根本遵循。自2013年年底作出“精準扶貧”重要指示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精準扶貧的重要論述不斷完善,系統回答了“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等核心問題,對我國扶貧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精準扶貧的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在實踐中將精準扶貧落到實處。
(二)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
1.不忘初心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國際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勢力侵入中國,中國的社會結構由封建社會逐步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和現代工業的發展,中國產生了無產階級,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階級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就是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中國人民,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團結帶領人民,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2.牢記使命創新黨的建設偉大工程
黨的建設是一個有機整體,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缺少其中任何一個方面,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就難以實現,黨的形象也將因此而受到影響。全面從嚴治黨,要協同推進黨的建設各方面,強調從嚴治黨靠教育、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以作風建設作為從嚴治黨的突破口、制度建設作為從嚴治黨的保障,對腐敗保持高壓態勢。如此,使黨的建設各方面同向發力,切實解決目前黨內存在的問題,有利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
(三)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全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論斷,準確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長期建設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準確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全方位、開創性成就和深層次、根本性變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的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4]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全人類解放事業的組成部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自己的路”,但它包含著對人類文明發展趨勢的深刻理解和對人類美好未來的切實追求,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新貢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拓寬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長期以來,西方國家憑借話語霸權宣揚其現代化道路。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們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實施趕超戰略,匯聚全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應對現代化進程中的各種風險和挑戰;我們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尊重其他國家的發展道路,樂于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對于其他發展中國家無疑具有重要借鑒意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當前,人類社會發展還面臨諸多問題,中國以先進的理念、務實的態度提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想。中國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使其符合國際力量的變化,努力讓各國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經濟增長帶來的利益;積極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中國方案的實施,不僅為世界經濟穩定增長提供有力引擎,為一批發展中國家開啟發展之門,促進人類文明發展。
(四)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1.“兩個一百年”是實現中國夢的兩個歷史階段
“兩個一百年”,即建黨100年和建國100年。建黨100年的目標,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個百年,是在新中國建立100年之際,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是實現中國夢的兩個關鍵歷史節點。
“兩個一百年”說明,實現中國夢是一個長期奮斗的歷史過程。我們黨一直在向著這個目標努力。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是按照這個“夢”設計的。
2.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中國夢是國家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中國夢、中國道路最終都要落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都有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的權利。共同富裕,公平正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清正廉潔,誠信友善,文明和諧,天藍水凈,世界和平……十八大報告在這些方面提出的新目標新要求,都反映了老百姓的愿望。
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堅韌不拔的精神,需要眾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艱苦努力。我們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匯集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這就是中國精神,這就是中國力量,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有了這種精神和力量,中國夢將不再是夢,而是中國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現實生活。
二、結語
偉大斗爭是精神,就是要勇于面對各種挑戰、處理各種矛盾、解決各種問題。偉大工程是基石,就是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的一系列新舉措。偉大事業是旗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這是人間正道,是時代偉業。偉大夢想是目標,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體中華兒女必須同心共圓“中國夢”。“四個偉大”不僅各有其獨特內涵,而且是一個邏輯嚴密的有機整體,是一項系統工程,構成了當代中國最具時代特色的偉大實踐。
參考文獻:
[1][4]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習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的報告摘登[N].人民日報,2017-10-19(02).
[2]林泰.把握社會思潮的構成要素[N].人民日報,2016-02-17.
[3]Joseph S.Nye Jr.and William A Owens.Americas in formation edge[J].Foreign Affairs,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1996(4):20.
作者簡介:張倩玉,西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