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技術的逐漸興起,為長笛演奏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給長笛演奏教學帶來了困境。長笛演奏是西方引進我國的西洋樂器,方便攜帶,深受我國學生的喜愛。新媒體背景下,能夠創新長笛演奏的教學模式,提高長笛演奏的教學質量,從而能夠提升長笛演奏教學的實效性。因此,本文著重分析新媒體背景下為長笛演奏教學帶來的困境與機遇,并提出新媒體背景下長笛演奏教學的改革策略。
關鍵詞:改革研究;長笛演奏教學;新媒體背景下
一、新媒體背景下為長笛演奏教學帶來的困境與機遇
(一)新媒體為長笛演奏教學帶來的困境
任何新興技術的發展與影響都是雙面性的,而長笛演奏教學也不例外,新媒體背景下,不僅沖擊著長笛演奏教學,同時還為長笛演奏教學帶來了機遇。長笛演奏是管樂樂器學習之一,其主要演奏形式是靠吹來完成作品的,所涉及的演奏方面大都是聽覺與動作的相配合。隨著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新媒體的出現,教師通常都是運用新媒體來教授學生的樂理、和聲、視唱練耳等理論知識,從而幫助學生能夠快速的掌握長笛演奏要求。然而,由于一部分教師對于新媒體教學優勢的過分依賴,忽視對學生在長笛演奏技巧方面的教學與訓練,促使學生在長笛演奏中總是出現技能方面問題,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長期學習長笛演奏課程。因每一首長笛演奏都需要表演者做大量的曲目練習與音階練習,如果學生長笛演奏基礎理論知識不牢固,會導致學生連一首曲目都無法有效完成,那么就無從談長笛演奏了。新媒體背景下,便捷性、全面性、傳播力度的不斷加快,使新媒體使用在教學領域中受到較大的歡迎,教師在長笛演奏教學中不能夠對長笛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的兼顧,會使一部分學生失去對長笛演奏學習的興趣,從而影響到了長笛演奏的長期發展。
(二)新媒體為長笛演奏教學帶來的機遇
新媒體為長笛演奏帶來了較大的機遇,其不僅能夠拓展長笛演奏渠道,為長笛演奏提供技術支持,還能夠創新教師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新媒體背景下,具有交互性、超越空間性、虛擬性等特點,多媒體的特點能夠為長笛演奏教學帶來較大的幫助。教師有效的運用新媒體將一些熟知的長笛演奏曲目數字化,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進行播放,能夠讓學生了解長笛演奏的不同演繹風格。新媒體虛擬性、便捷性的傳播方式,打破了時間、空間、地域的傳播形式,為教師開展長笛演奏教學提供了較為寬廣的網絡平臺。再者,新媒體背景下,教師將長笛演奏教學與新媒體有效結合,能夠運用新媒體的傳播方式,讓學生在不同長笛演奏作品與不同風格的長笛演奏作品中進行深入的理解與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長笛演奏能力。
二、新媒體背景下長笛演奏教學的改革策略研究
(一)根據教學需求,選擇合適的新媒體教學工具
在長笛演奏課堂教學中,無論是課堂教學練習還是長笛作品演奏,都需要音樂、圖片、影像的輔助才能夠更好的完成長笛演奏教學。因此,教師可以提前整合長笛演奏知識內容,結合新媒體教學優勢,做好長笛演奏教學準備工作。例如在學習長笛演奏基礎知識時,教師可以提前整合知識內容,結合新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運用PPT教學課件為學生播放教學內容,如長笛演奏曲目中的作品蘊含的思想情感教學內容、長笛演奏作品背景教學內容等,通過相對應的圖片與文字形式,使長笛演奏知識理論變得形象化與具體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快速的融入到課堂教學氛圍中學習知識內容,豐富學生長笛演奏基礎理論知識,提高學生長笛演奏技能,從而提高學生長笛演奏水平。再者,新媒體背景下,基于長笛演奏教學的特殊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效的運用投影儀、錄音、大屏幕等新媒體設備,以此來提升長笛演奏教學的有效性。
(二)拓展長笛演奏教學空間
新媒體是以多平臺、多媒體、多傳播的途徑進行傳播,其應用面較為廣闊、功能多樣,不僅打破時間、空間、地域的限制,同樣還能夠為長笛演奏教學提供無限量的傳播與交互平臺。新媒體信息傳播與獲取信息的多樣性,符合當代學生對新興事物的追求與接受,能夠有效吸引學生參與到長笛演奏教學活動中來。因此,在長笛演奏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效的運用新媒體來輔助教學,在原有長笛演奏教學基礎上,結合新媒體教學優勢拓展長笛演奏的教學空間,教師可以根據長笛演奏知識理論,選擇不同類型的新媒體教學工具來輔助教學,在長笛演奏知識內容連續性較強時,教師可以采取新媒體錄像技術,創新教師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長笛演奏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長笛演奏水平。再者,新媒體背景下,教師還可以運用互聯網為學生創設長笛演奏知識網站,引導學生參與到其中,教師可以在長笛演奏知識網站中隨時發布與長笛演奏相關的知識內容,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站對教師隨時交流與溝通,從而實現長笛演奏教學的實效性。
(三)增強長笛演奏教學成效
長笛演奏教學在以往的教學形式下是單向性的,然而,新媒體背景下,長笛演奏教學模式是開放的、交互的、雙向的,運用新媒體教學能夠發揮長笛演奏教學的雙邊教學成效,并能夠激發學生參與長笛演奏教學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長笛演奏水平。其一,教師可以針對長笛演奏教學中的風格與音色為學生開設專題的互聯網站,讓學生參與到專題網站中,讓學生在網站中抒發自己的想法與見解,從而有效幫助學生掌握長笛演奏中高低音的形式變化;其二,教師還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為學生構建長笛演奏學習平臺,并有效的運用新媒體資源豐富長笛演奏學習平臺知識內容,從而為學生提高豐富的長笛演奏知識內容;其三,新媒體背景下,教師還可以運用博客、微信等社交網站,與學生一起討論長笛演奏的音色,以及了解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不足,從而提升長笛演奏的教學成效。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為長笛演奏帶來了較大的機遇,其不僅能夠拓展長笛演奏渠道,為長笛演奏提供技術支持,還能夠創新教師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因此,在長笛演奏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的運用新媒體技術來為學生教學,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長笛演奏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海蘭.新媒體視野下的長笛演奏教學研究[J].藝苑,2016(06):99-100.
[2]劉滔.基于素質教育理念的高職公共音樂選修課程改革與探索——以《長笛演奏與應用》課程為例[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9(01):63-66.
作者簡介:趙丹丹,女,漢族,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長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