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海燕 凌偉志
摘 要:“全面二孩”政策是針對我國現狀而言符合我國國情的一項政策,有利于促進我國人口均衡發展,減緩人口老齡化等問題。但是這一政策一出臺就在廣大女性群體眾中引發了熱議。廣大女性認為政策出臺勢必將會影響女性的就業。本文將從二胎政策出臺對女性產生的不利影響角度進行多方面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二孩政策;女性就業;對策
伴隨經濟和科技迅速發展,女性參與勞動人數逐年下降,但是其勞動參與率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通過比較近十年數據發現,我國勞動參與率逐年下降,女性勞動參與率下降明顯快于男性,但通過與世界水平進行比較,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仍相對較高。2014年,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平均水平為64.3%,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約14個百分點。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低于男性,但該差距遠小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學生作為龐大的就業群體面臨著就業方面的問題。其中女畢業生更是面臨著尷尬的局面。其中主要表現值這個群體就業率偏低/就業層次偏低、錄用標準偏高等多個方面。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女性就業問題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
一、計劃生育開放對女性就業的影響
計劃生育開放對女性的就業有著多方面的影響,其中最大的挑戰為如何平衡計劃生育開放對家庭和工作的時間安排。家庭中子女的成長至關重要,很多女性在孩子成長眾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導致其無暇顧及工作,這就使得很多公司不愿意接受未婚或者已婚無孩子的年輕女性,因為他們覺得在他們對年輕女性投入時間成本和其帶來的效益不成正比。用人單位的目的是利益的最大化,從而使女性的就業率減小。絕大多數的企業是不會給女性足夠的時間去處理家庭的瑣事,所以如何權衡家庭和事業是當代女性面臨的一個全新的挑戰。
二、“二胎政策”出臺對女性就業市場的影響
據《2016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單獨二胎政策勢必將對女性就業產生不利影響?!秷蟾妗凤@示,2014年,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平均水平為64.3%,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約14個百分點。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低于男性,但該差距遠小于世界平均水平。1995年我國的性別收入比為85.9%,2002年下降為84.5%,2007年性別工資差距進一步擴大,性別收入比下降到73.9%,到2013年性別收入比上升到78.2%。
《報告》指出“全面二胎”政策將會對女性就業產生負面影響。在勞動力市場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生育成本單位化的情況下,全面二胎政策實施,將使生育對婦女勞動參與職業發展的影響越來越明顯。有些用人單位為降低孕產期用工成本,招聘中將條件限制為男性,有些單位甚至將已婚已育、可能生育兩孩的求職婦女拒之門外。有些單位在婦女懷孕、生育時,減少其職業培訓和晉升機會,限制其職業發展;也有些在女性懷孕時,通過勸誘流產或者其它方式迫使懷孕女性辭職。此外,對于部分因生育中斷工作時間較長的婦女,其職業培訓需求得不到滿足,返回勞動力市場時難以再就業。由此可見二胎政策對于女性就業有著很大的影響。如何解決二胎政策對女性就業影響勢在必行。
三、“二胎政策”出臺對女性就業的影響
(1)二胎政策影響女性求職。隨著“全面二胎”政策出臺,用人單位在對待育齡婦女招聘的問題上會更加謹慎?!叭娑ァ闭呦屡毠ば枰鄷r間用于生產和哺乳,因而存在一些省份因為產假和哺乳假時間過長,從而增加用人單位的用人成本,給企業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經濟負擔。其次,婦女因為受懷孕影響不得不申請產假、哺乳假等,因此在假期期間其不僅不能為企業產生一定的生產價值,反而企業還要補償其在這期間內的一定費用,這樣的高成本明顯不符合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則,所以女性由于此類原因使其在求職中處于劣勢。雖然針對女性就業,國家出臺了一些相關的保護政策,但是在實際過程中女性就業難免會遭遇不同的拒絕。
(2)二胎政策對女性工作影響。首先,女性由于生育二胎,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其參加企業培訓和技能培訓的機會,因而在職務晉升上,企業會更傾向于選擇熟悉業務流程,擁有一定實力且能跟上企業節奏的員工。其次,由于二胎影響,女性員工的角色會逐步由職場轉向家庭,其用于工作上的時間和精力會逐步向家庭轉移,因而其用于工作的精力和想法會相應減少,從而降低其在工作中的實際作用,影響其在工作中的實際表現。
四、解決方案
(一)加強意識教育,改變固有理念
加強意識教育,改變重男輕女、男主外女主內固有理念,真正把男女平等落到實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為女性就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其次應該提倡新思想、新理念:懷孕不是女性能力的降低,而是其特殊能力的體現和奉獻;產假和生育補貼不是招聘女職工的額外負擔,更不是女性能力低于男性的體現,而是對社會傳承的特殊貢獻。
(二)完善法律制度建設,構建合理就業管理機構
完善女性就業等相關法律制度建設,以制度作保證、以監督促落實,將女性平等就業工作落到實處,充分維護其合法權益。每個人都享有平等就業的權利,不能因為女性要生育而歧視女性,更不能阻礙其晉升和發展。同時設立專門的就業機制管理機構,比如許多歐美國家已經建立的公平就業委員會,此類機構的建立可避免權責雙方互相推諉,從而便于女性員工降低維權成本,提高維權效率。最關鍵一點在于要加快平等就業機制和政策建設,唯有平等就業,才是對女性就業權利最強有力的保障。
(三)責任轉移,減輕各方壓力
首先,“全面二孩”政策的成本不應該全部由企業負擔,國家在承擔一部分負擔的同時要大力支持并強有力發展有利于解決家庭問題的托幼、兒童教育、養老問題等基礎設施建設,從而減少女性在生活上的壓力。其次推進福利性托幼、推行民間托幼和政府組織共同發力,從而引導非正式家庭教育和正規渠道相互照應。把女職工的產假與補貼或減稅直接掛鉤,即只有在女性員工產假得到足夠保障的基礎上,企業才能獲取相應的補貼,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免部分稅額,那么企業將不再憂慮“產假成本”,從而女性平等就業的問題就能得到有效緩解。
作者簡介:包海燕,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就業與創業;
凌偉志,碩士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