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學教育在近幾年來受到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正確對待名族傳統文化,需要從學前教育階段就開始抓起,給予幼兒正確的國學教育引導和規范,使國學教育的時代價值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有必要對怎樣大力提升國學教育的時代價值作進一步的探討分析。
關鍵詞:國學教育;時代價值
中國年輕一代是國家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在學前教育中,為了能為孩子們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應該將國學教育充分融入其中。孩子從小就接觸國學文化,其自身的文化氣質以及禮儀修養等都會得到有效的培養。本研究就對怎樣提升國學教育的時代價值進行探討分析。
一、國學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一個名族的發展必須建立在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以及發展的基礎之上,只有牢記歷史使命,不斷開創未來的民族,才能不斷的實現創新和完成繼承。幼兒是國家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同時也是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新新人類,所以在學前教育中開展國學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
中國經典國學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文化知識,孩子在學習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會在潛移默化中使自身的心靈得到凈化。孩子在進行國學學習的過程中,能使自身的善良之心、仁慈之心得到培養,孩子們會因為受到良好的國學教育,而懂得如何尊重長輩,使自身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得到培養和提升,進而塑造孩子文雅的舉止習慣,使孩子得到健康的成長。在國學文化中有很多有關德育方面的內容和孩子們的實際生活相符合,孩子們在進行國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識得更多的字,還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同時也能在日常生活中使自覺遵守道德規范。時間一久,孩子們就能形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同時,孩子們的記憶力、理解能力以及識字能力也能得到提高。所以,在學前教育中孩子所接受的啟蒙教育,會對孩子今后的學習以及生活方式產生直接的影響。
二、提升國學教育時代價值的措施分析
其一,應該做好有效的教學設計。在學前教育中開展國學教育,教師應該先做好教學設計工作,確定好教學目標。比如,在進行《弟子規》的學習時,教師需要先將《弟子規》中“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這一總序讓孩子們有一個具體的了解,并且引導孩子們對其含義進行理解。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弟子規》背景音樂來進行課程導入,然后通過圖片將《弟子規》的作者、原由以及相關內容等展示出來,通過微視頻來向學生講解《弟子規》總序內容含義,然后引導孩子通過小組比賽的形式來對《弟子規》中的這八句話進行熟悉。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孩子們培養起正確的價值觀、情感觀以及態度。于家庭方面,要是孩子們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并且理解父母心情,還需要懂得怎樣尊重長輩,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要從身邊的細微之事來表達自己尊重父母的心情,使孩子的感恩之心得到培養;于校園方面,還需要使孩子的敬愛之心得到培養,做到關心同學、尊重師長,在生活中相互幫助,使孩子自的禮貌習慣得到較好的培養;于社會方面,使孩子在遇到家人之外的長輩時能自覺做到禮貌問好,并且習慣使用各種謙詞,培養孩子們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
其二,落實課堂教學觀察。因為幼兒階段的孩子,其自覺性較差,需要老師時時的指導以及提醒,在課堂教學剛開始的時候,很多孩子都不會自覺的停止講話。而通過國學教育,幼兒的自覺性就能得到較好的培養。比如,在學習新課《弟子規》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為幼兒播放《立志學圣賢》的兒歌,非常吵鬧的教室會逐漸安靜下來,因為兒歌使孩子們的注意力得到了轉移,孩子們對音樂的感受以及體驗也會得到豐富。在音樂播放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先向孩子們提問,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如“小朋友想不想指導古代的小朋友在上學的時候,都要學習哪些知識呢?”之后,在孩子們學習欲望得到激發的時候,教師再告訴他們所要學習的內容《弟子規》。
在進行新課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報數“1、2、3”的方式進行分組,報數相同的孩子為一組,這樣的分組方式能讓孩子們產生新鮮感,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在進行新課講解的時候,教師需要為孩子們講解《弟子規》的作者是清代秀才李毓秀,然后與孔子的《論語·學而》中的“弟子如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相結合進行教學。同時為孩子介紹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同時也是“世界十大文人”之首,使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之后再為孩子們用PPT展示李毓秀和孔子的圖片,介紹《弟子規》的主要內容、由來以及作者,這樣就能使孩子們產生初步的印象。盡管孩子們對相關的知識點并不理解,但是看到圖片之后會表現出較高的興趣,這樣他們就知道在古代也有老師和學生,明白自己有著學習的任務,需要謹慎對待學習。這是國學教育在學前教育中重要的價值體現。
三、在學前教育中提升國學教育價值策略的總結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所以孩子們肩負著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在當前各個階段的教育中,現代信息教育技術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其與相關的教學內容相聯系也呈現出了一定的優勢。在學前教育的國學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也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力量。本研究在對學前教育中國學教學設計方案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孩子的學習特點進行了分析,同時根據孩子們的實際學習特點來進行國學信息化教育資源的設計,然后通過引入信息技術,來使學前教育中國學教學趣味性得到提高,進而提高學前教育的教學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音樂來導入新課,主要是為了使學生注意力得到集中,為學生用PPT展示圖片,能起到吸引孩子眼球的作用。教師為孩子進行國學知識講解之后,孩子會產生自己的思考,這是國學教育在學前教育中時代價值的體現。將國學教育資源在學前教育中加以應用,能使孩子的精神內涵得到豐富,同時提高學前教學質量,使國學教育本身的時代價值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胡蘇平.大力提升國學教育的時代價值[J].海外華文教育動態,2016,(7).
[2]胡蘇平.大力提升國學教育的時代價值[J].前進,2015,(12):10-11.
[3]段麗君.國學教育與大學生倫理道德體系構建研究[D].廣西大學,2011.
作者簡介:齊振東,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課題名稱:學前兒童家庭國學教育方法及策略研究;課題編號:JJC1316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