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價值是在客體屬性滿足主體需要的關系中產生的。價值客體作為價值主體的活動對象,能否滿足價值主體的需要,首先要看客體是否具有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特定結構、屬性或功能。紅色資源之所以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是因為具有能夠滿足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需要的屬性,這種屬性來源于紅色資源的科學內蘊、道德內蘊。
關鍵詞:價值;紅色資源;思想政治價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紅色資源的科學內蘊
(一)科學知識
科學知識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以及人類思維及其內在發展規律在人體大腦中的正確反映。紅色資源中所孕育的理論觀點和思想觀念以及政治立場等核心內容具有科學性。馬克思說:“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紅色資源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現實、具體實踐相結合所產生的一種歷史性事物,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就這種關系上來講,紅色資源生成的過程,其實也就是馬克思主義返璞歸真、大眾化的過程。馬克思主義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以及思維發展規律,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人們運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有力武器。紅色資源所蘊含的理論觀點、思想觀念以及政治立場,都萌芽、發展于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實踐,釋放著真理的光芒。
(二)科學方法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在革命戰爭年代、和平開放時期,堅持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運用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群眾路線等科學的方法,總能夠制定合理的路線、正確的方針、科學的政策,推動軍事斗爭與經濟社會的發展,直至最終取得徹底、全面的勝利。從井岡山斗爭年代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發展道路的理論,到長征途中四渡赤水的傳奇,再到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成功,最后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開辟與推進,都是使用科學方法進行實踐的結果。
(三)科學精神
科學精神的獲得是以科學知識與科學方法為基礎的。“把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內化為主體的一種價值取向,用于指導或規范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就成為科學精神。”[2]科學精神指人類在實踐活動中所產生的共同信念和價值標準以及行為規范。江澤民同志提出:“科學精神的內涵很豐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3]紅色資源科學精神實質是中華民族精神重要的一部分,作為紅色資源的主體一一黨和人民群眾繼承、發揚了紅色資源科學精神,而且伴隨著時代前進的步伐以及黨的實際任務的轉變,不斷地豐富了科學精神內涵。從毛澤東同志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和《尋烏調查》,再到改革開放新時期發展方式的轉變等等,無一不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科學精神的別樣寫照。
二、思想政治教育紅色資源的道德內蘊
(一)科學的道德認知
恩格斯曾經說過:“在社會歷史領域內進行活動的,是具有意識的、經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的、追求某種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沒有自覺的意圖,沒有預期的目的的。”[4]道德認知蘊含著對道德責任和義務的理解、對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認同以及對道德善惡的辨別。道德認知是道德行為的萌芽,在道德品質形成過程中具有某種程度的先決性作用。正確、科學的道德認知有益于優良道德品質的產生。思想政治教育紅色資源道德內蘊中的道德認知是通過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在創建和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中生成、發展的,自然鐫刻上了馬克思主義的印記。馬克思主義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解放全人類為最終目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紅色資源內蘊的道德認知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解放全人類為參照而形成的,是一種合規律性、合目的性的科學道德認知。由于董存瑞同志認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對戰爭全局的影響,所以寧愿炸掉自己來爭取戰爭的勝利,以此來解放深受戰爭苦難的大眾,在他身上集中呈現了科學的道德認知和難能可貴的道德品質。
(二)積極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指人們根據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來理解和評價實際的道德關系、道德現象的一種情緒體驗。道德行為的發生需要道德情感引指。杜威說:“單有知識,而沒有感情以鼓舞之,還是不行,所以又要感情,引起他的欲望,使他愛做,不得不如此做,對社會有一種同情和忠心。”[5]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培育下,在革命、建設的實踐中,在科學道德認知的引指下,道德情感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雷鋒同志在日記中這樣寫到:“一個共產黨員是人民的勤務員,應該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同志的愉快,看成是自己的幸福。”雷鋒同志由于這種因為他人快樂而自己感到無比幸福的道德情感,使他形成了助人為樂的優秀品質。紅色資源蘊含的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等等,都是正能量,都是積極的道德情感。
(三)剛強的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指人們在實踐道德原則以及道德規范的過程中,體現出克服困難的堅韌毅力。道德意志是道德認知、情感到道德行為的重要環節,科學的道德認知和積極的道德情感形成之后,還需要人們通過堅韌的道德意志品質去爭取革命與建設的勝利。紅色資源蘊含著豐裕的剛強道德意志品質的實例。例如,中央蘇區時期就有一些工作人員以其剛強的革命意志,踐行著“節省每一個銅板為著戰爭和革命事業”廉潔奉公的優秀道德品質。又如,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優秀道德品質,就是憑借剛強的道德意志抵制住各種各樣的誘惑、克服了各種各樣的困難才形成的。
(四)模范的道德行為
道德行為指人們于生活實踐中踐行道德原則以及道德規范的實際行動。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志只有在實際道德行為中才會彰顯其價值,道德品質的好與壞只有在實際道德行為中才能夠得到檢驗。紅色資源蘊含著許多優秀人物的先進模范道德行為,如邱少云、雷鋒、王進喜、孔繁森等的可歌可泣事跡,都是紅色資源蘊含的模范道德行為的典型。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阮青.價值哲學[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4:207.
[3]江澤民.在中國科學院第十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00-06-07.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
[5][美]杜威.杜威五大演講[M].胡適口譯.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167.
作者簡介:徐小玲,北方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