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背上的駐村工作隊”已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供圖/涼山州紀委監委
“二月里來把馬兒牽,走村串戶講政策,要問我們來干啥,慢慢坐下聽我講……”“噠噠”的馬蹄聲響起,一匹匹駿馬穿梭在蜿蜒的山間小道上,一句句嘹亮的歌聲飄蕩在樹林間。春分時節,涼山州木里藏族自治縣迎來了“馬背上的駐村工作隊”。
“就這么進村,村民會搭理我們嗎?”木里縣紀委監委信訪室主任、駐村工作隊員吳軍擔憂地問道。
“伸手不打笑臉人嘛!只要態度和善、辦事公正,村民會接受我們的。”縣紀委常委、駐村工作隊長八且挖提回答說。
近日,木里縣紀委監委聯合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擇優從組織部、宣傳部、司法局、扶貧移民局等單位抽調部分干部,組成了31支駐村工作隊。他們騎著馬,從海拔4000多米的康塢山翻越過去,路經無數不知名的小山坡,經過近半個月的跋涉,31支“馬隊”終于全部順利進駐今年擬脫貧“摘帽”的31個貧困村。
今年,“馬背上的駐村工作隊”肩負的任務比往年都重。他們除了宣講十九大精神和脫貧攻堅政策,還要將所駐點貧困村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調查了解,進一步摸清全村勞動力資源就業狀況,以及種養大戶、創業致富能人的底數,了解本村土地資源、人力資源、產業發展狀況和優勢、社會面貌和民生狀況,建立詳實的基礎臺賬帶回縣上,為這些極度貧困村脫貧打好基礎。同時,工作組還將現場接訪,對當地“村霸”“蠅貪”、村組干部履職、作風等問題線索進行深入摸排。
“他們在村里租房子,還把鍋碗瓢盆都帶來了。”
“現在住在我們村里,有啥問題就可以直接跟他們反映了。聽說是來幫助大家脫貧過上好日子的。”里多村村民們高興地說。
駐村不久,工作隊了解到里多村60多歲的孤寡老人呷魯阿曲,因人畜同住而患了一身病。駐村工作隊立即向縣民政局、縣婦聯等單位籌資,通過10余天的努力為呷魯阿曲籌集到補助資金3萬余元。鄉政府和村“兩委”承諾盡快為呷魯阿曲修繕房屋,讓她住上新房子。老人說,是“馬背上的駐村工作隊”讓自己重新燃起了對未來的希望。
談到接下來的駐村工作,八且挖提說:“除了‘十九大精神宣講’外,我們還要協同當地村‘兩委’,開展‘24小時快捷接訪’‘脫貧攻堅政策面對面講答’等活動,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反映問題、在火塘邊聊天就能知道黨的政策,把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走實。”
據統計,駐村宣講以來,工作隊已接待來訪群眾60余人,現場處理答復19件,受理信訪問題15件。實地開展脫貧攻堅政策、十九大精神等宣講21場次,參與群眾1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