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波,王文丹,于丹陽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沈陽110136)
自由貿易協定(FTA)是指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為了設立自由貿易區,取得優惠稅收,通過有關國家的協商與談判,取消關稅和與關稅有同等法律效力,方便各成員國貿易往來的協定。協議內容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從一開始的貨物貿易擴大到服務貿易,繼而又擴大到投資領域。
FTA降稅的經濟效應有靜態效應和動態效應,其中靜態效應有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動態效應有規模經濟、競爭刺激等。
貿易創造效應:是指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因為消除了關稅以及與關稅具有同等效力的貿易壁壘的措施,而引起的FTA成員國之間的貿易規模的擴大所取得的福利。貿易轉移效應:FTA建立后,因為同盟國內部取消關稅,但是對非成員國仍然保留著原來的關稅,由于成員國享有優惠性關稅政策而非成員國沒有,導致在出口價格上成員國的價格低于非成員國的含有關稅的價格,因此FTA成員國將原來在低生產成本的非成員國的進口業務轉移到了高生產成本的成員國,這其實是一種明顯的差別待遇但同時也是對各國加入FTA的吸引力所在。
規模經濟效應:加入FTA后,一國市場空間擴大,同時擁有著來自各成員國的需求,這樣會加快規模經濟的形成,產生更多的福利。競爭刺激效應:加入FTA后,來自外來地區或國家的壓力會促使國內企業積極改進生產方式,不斷提高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從而使成員國的生產結構不斷優化。
結合我國當前的貿易發展狀況,可以看到未來我國貿易發展前景廣闊,僅僅就2017年來說,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簽發的中國—東盟、中國—秘魯等16種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達到300多萬份,總值達到130億美元之多,各自同比增長了13.8%和12.3%,其中,廣東局、深圳局、浙江局、江蘇局和山東局表現突出,位居全國簽證數量前五,廣東局的簽證份數達到71.82萬份,緊接著的其他四個直屬局的簽證份數分別為44.7萬、43.3萬、39.7萬和29.8萬。圍繞本次課題,本文在研究省份選取上以遼寧省和山東省為主,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遼寧省及山東省的重點城市進行走訪,并且對企業的規模和產權結構進行細分后進行統計。
此次調查主要針對山東省和遼寧省出口企業對FTA優惠政策的利用情況,了解企業對自貿區優惠關稅政策的理解。本次調查的主要為了明確以下幾點:了解各省出口企業是否利用FTA政策;了解企業對FTA政策的把握程度;了解企業對原產地證書的使用情況。
此次問卷的調查根據企業的規模將企業劃分為小型企業(50人以下)、中型企業(50-100人)和大型企業(100人以上),最終遼寧省確定的企業為30家,其中小型企業占比30%(9家),中型企業占43.3%(13家),大型企業占26.7%(8家)。山東省確定的企業為28家,其中小型企業6家占比21.4%,中型企業12家占比42.8%,大型企業10家占比35.8%。
其次,考慮到企業的產權屬性,又將企業劃分為民營企業、國營企業、外商獨資、和中外合資企業。調查企業的屬性情況為遼寧省民營企業比重為40%,國營企業比重為3%,中外合資比重為20%。山東省比重分別為36%、28%和21%(見圖1和圖2)。

圖1 遼寧省企業屬性

圖2 山東省企業屬性
同時我們還需要關注的是企業的出口方向,因為一個企業的出口方式也會影響該企業對FTA的利用率,因此在設計調查問卷時選取了與我國簽訂有FTA的國和地區,有東盟、韓國、美國、日本、歐盟等地區,通過了解各省向某一國家或地區出口的公司數量把握我國出口的主要方向。然而,問卷表明兩省的出口貿易額相差甚大,2016年遼寧省的出口額為430.65億美元,而山東省的出口額為1432.31億美元,山東省的主要出口方向為美國和歐盟,而遼寧省的主要出口方向是東盟和日本(見圖3)。

圖3 遼寧省與山東省企業出口方向
在企業對FTA的利用情況以及未利用的原因方面本文將利用情況分為:頻繁使用、偶爾使用、基本不使用和無出口業務四種情況。在未使用的理由上有:企業不了解、手續復雜、原產地標準太過嚴格、企業相關人才太少、出口對象不在FTA范圍內等。
從圖4可以看出,山東省和遼寧省出口企業對FTA的利用率普遍較低,頻繁使用FTA方面,山東省的出口企業要好于遼寧省出口企業,但只是偶爾去使用FTA優惠政策的占絕大多數,這樣的利用結果急需改善,從而避免利益的丟失,因此我們要從導致FTA低利用率的原因著手,從各方面展開行動,促進企業對FTA的利用率,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圖5 遼寧省與山東省出口企業未利用FTA的原因
由圖5可見,多數企業對FTA優惠政策的理解不夠到位,使得大家都不敢貿然去使用該政策,因此錯過了本該享受的優惠,顯然山東省的宣傳比較有效,企業不了解的程度低于遼寧省的,但是山東省認為手續太過復雜的企業數量遠遠高于遼寧省的,因此山東省的政府辦事效率有待提高,對于原產地的標準主要取決于FTA的協定內容,因此各省的理解差異較小,當然也有企業因進口企業不在FTA范圍內而不能享受該優惠,這促使我國加快與更多國家簽訂FTA的步伐。
本文選取上海、江蘇、浙江等沿海經濟發展突出的地方與遼寧和山東進行橫向比較,通過各省的橫向比較,可以看出各省的原產地簽證總值基本穩定并且各省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雖說上海市是我國自貿區的先行者,也是我國的經濟中心,但是由于其本身地理上的因素,該市的原產地簽證總值遠遠低于山東省和浙江省,令人振奮的是江蘇省近五年對自貿區原產地優惠性政策的利用逐年加強,并且今年江蘇省的進出口總額創下新高為4萬億元,該省表現出較好的增長趨勢。就近兩年即2015-2017年的數據來看,各省對FTA的利用都在逐漸加強,因此我國未來的貿易前景廣闊,增勢明顯。
從各省的出口貿易額和原產地簽證總值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雖然我國各省的FTA利用的絕對值在逐漸上升,FTA的利用率卻普遍較低。因此我國未來只有宏觀把握企業對FTA的利用情況,更好地利用FTA原產地優惠性政策,才能獲取我國對外貿易的頗大利益,鼓勵企業的FTA利用率,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及國際地位。因此,為促進未來遼寧出口企業對FTA的利用率遼寧政府應加強對FTA政策的研究,深徹理解FTA的可獲得的優惠性政策,帶領、積極鼓勵沖擊力企業對FTA的利用;運用“互聯網+”加強FTA優惠關稅政策宣傳,讓越來越多的企業了解FTA的優惠政策;同時,企業應主動了解和研究FTA優惠關稅政策,減少企業的生產成本,取得企業的利益最大化。

表1 近五年各省原產地簽證總值比較(單位/億美元)
參考文獻:
[1] 張 波.中國對外貿易概論[M].北京:中國人大出版社,2013.
[2] 鄧雪岑.中國企業利用FTA優惠關稅政策狀況及對策研究[D].上海:上海海關學院,2017.
[3] 盧寶鋒.歐盟與印度自由貿易協定[J].電子知識產權,2012.
[4] 楊瑩瑩.我國自由貿易區進口優惠關稅利用情況分析——以上海企業為例[D].上海:上海海關學院,2016.
[5] 鄧雪琴.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貿易轉移效應之實證分析[J].特區經濟,2014.
[6] 沈銘輝,王玉主.企業利用FTA的影響因素研究[J].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1(3).
[7] 楊宏恩.我國企業利用FTA政策的調查與分析[J].財貿經濟,2009(4).
[8] 孫玉紅.大連市中小企業FTA利用率低的原因和對策[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7(2).
[9] 華曉紅,汪 霞,鄭學黨.中國在周邊區域經濟一體化安排中的FTA利用率研究[J].亞太經濟,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