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英凱,鄒琪隆,鄧 慧,王 君
(江西財經大學,南昌330013)
伴隨著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當前大學生的數量明顯增加,面臨的就業壓力急劇加大。面對這一新形勢,解決好大學生就業問題引起了學校以及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正是有效的途徑之一。而目前相應的研究主要是針對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沿海發達地區,國內學者對江西省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的研究還比較少?,F通過研究南昌市大學生創業環境,豐富欠發達地區大學生創業環境的研究資料。
2014年江西高校畢業人數再創新高達 25.5萬,其中半數集中在南昌市,南昌市各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愈發嚴峻。這不僅關系到大學生自身利益,也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諧。南昌作為江西省會城市,是江西高校集中地。江西75所普通高校,其中42所位于南昌市,占比56%,比江西其他地區的所有高校數量總和還要多。南昌市的大學生創業環境在江西境內具有示范意義。通過分析南昌市大學生創業環境,有助于了解江西的大學生創業環境的總體狀況。
對創業環境的研究能夠為南昌市在制定大學生創業環境計劃上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以及現實依據,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幾率,激發江西省大學生創業潛力,緩解江西省大學生就業壓力,充分激發大學生創業對與經濟發展和經濟轉型的貢獻。
目前國內外對創業環境的研究都比較廣泛,而較為成熟的創業環境研究主要包括全球創業觀察(GEM,Globe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提出的關于創業環境要素的九個方面的模型,即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項目支持、教育與培訓、研究開發轉移、商業和專業基礎設施、進入壁壘、有形基礎設施與文化與社會規范,Gnyawali和Fogel提出的關于初創企業外部環境的五維度模型,即政府政策與規程、社會經濟條件、創業和管理技能、創業的資金支持和非資金支持。
借鑒以上理論及研究成果,并結合近來如火如荼的眾創空間政策與南昌市的實際,建立了南昌市大學生創業環境的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六個維度。一是資金因素,包括創業低息貸款、風險投資(即創業投資)、政府或企業的資金補助、親戚朋友的資金支持等。二是非資金因素,包括校園創業文化氛圍、創業孵化基地、創業信息網絡支持、教師支持、大學生創業的稅收優惠等。三是政府政策,包括稅收優惠力度、政府工作效率、創業方面的法律規范程度、支持大學生創業者的機構數量等。四是社會條件,包括主流媒體對創業的認可度、成功的大學生創業榜樣、南昌的經濟水平、行業競爭程度等。五是創業技能與培訓,包括大學生專業知識教育、創業教育相關課程的開設、企業及校園及創業比賽的舉辦、校外創業技能培訓等。六是眾創空間政策,包括政策與管理的咨詢服務、租賃費的減免政策、基礎設施的提供、創業技能的培訓等。通過調查大學生對此環境指標體系各個構成因素的重視程度和相應的現實滿意程度,按程度打分,以獲取相關數據。
創業的資金支持與非資金支持對南昌市大學生創業環境的影響差異較小。大學生創業的資金主要來源于自有資金和外部資金。自有資金主要是親人的支持,這方面支持對于大學生極其重要。而外部資金主要是學校、企業或政府提供的創業補助及低息貸款,獲得這些資金需要一個較為優秀的創業團隊和創業項目,獲取難度較大,在可獲取性上不及自有資金。因此,目前影響大學生創業環境的資金因素主要為親友的支持。但大學生普遍對低息貸款這一項期望較高,其重要度均值為3.03,為資金因素中的最高值。影響大學生創業環境的非資金因素主要有校園創業文化氛圍、創業孵化基地、創業信息網絡支持和教師支持,大學生對此維度的滿意度較高,其中對校園創業文化氛圍重視程度最高,其重要度均值為3.07。在這些工作方面,各高校已有了一套較為成熟的體系,對于大學生創業有著持續的促進作用。
政府政策因素對于南昌市大學生創業環境影響十分有限。調查顯示,偶爾聽過與不了解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的大學生高達66.96%。一方面大學生多不太了解南昌市的創業優惠政策,對這些政策的了解僅限于媒體。另一方面,大學生很難接觸到這些政策,從而無法真正用上這些政策。與此同時,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正在成為一股新的浪潮,各地紛紛響應,創業扶持活動與創業政策的出臺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因此從總體來說,政府政策對于南昌市大學生創業環境的影響雖局限但潛力巨大。
相比于以上的局限性,社會經濟條件對南昌市大學生創業環境的影響十分顯著。社會經濟條件的好壞決定了企業的發展前景。目前,南昌市的經濟發展水平處于中等水平,但發展較快,發展潛力巨大,正需要一大批大學生作為創業的典范進一步推進經濟的穩步健康發展。而經濟的不斷發展又會營造出更好的創業環境,為大學生創業創造更多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推動創業生態的進一步發展。
創業技能與商業技能培訓已經成為影響南昌市大學生創業環境至關重要的因素。調查表明,大部分創業中的大學生認為進行創業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培訓是其進行創業活動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良好的創業和商業技能將會使大學生對創業活動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將使其合理規劃創業目標、創業道路和創業方向,并使其具有一種處理好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能力。大學校園內組織的專業知識教育、創業課程的開設和創業模擬活動的舉辦都對大學生的創業和商業技能培訓有著極大的幫助。而高校中創業課程的設置普遍存在數量少、內容淺的問題。
眾創空間對與南昌市大學生創業環境的影響是基礎性的。發展眾創空間充分發揮了社會力量作用,有效利用創新園區、科技企業孵化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有利條件,實現了創新與創業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孵化與投資相結合,為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這些要素給予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無限可能性,是大學生創業環境的基本要素。截止2017年5月,我國各類創業平臺已接近八千家,南昌市內包括國家級、省級與市級共有眾創空間96家,且其中良莠不齊。很多眾創空間仍只是空架子,缺少具體戰略,盈利基本靠租金,結構單一,甚至有幾家面臨倒閉的危機。
在資金支持方面,僅有親戚朋友的資金支持是遠遠不夠的,創業的大學生們渴望有專屬于創業者們的低息貸款,能幫助他們在創業初期有一定的資金運作。建議對有創業能力的,但缺乏創業資金的大學生進行一些方面的評定,例如其教授與同學的評分等,以此為基礎提供不同額度的低息貸款,幫助大學生創業者渡過創業初期的難關。政府則應進一步完善擔保政策,可以學習浙江湖州的創十條政策,專門設立創業擔?;?,為符合條件的大學生提供擔保,便于大學生創業者們申請低息貸款。
可從幾個方面加以改善,一是真正落實對大學生創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二是增加市以及省級媒體對創業團體的報道,可定期組織開展創業者會議。三是完善省內的創業信息支持網絡,并深入高校,在高校中開設講座,幫助大學生們了解并學會在此網絡中了解創業信息。
目前很多高校都設立了有關創業的課程,但數量少,內容單一。因此需要學校加強投入,設立更多可供選擇的創業課程。此外,可開展更完善的模擬創業大賽,對優秀的團隊給予實質性的創業支持,而不僅僅是獎金。再者,是與校外創業成功人士合作,相比在校老師,創業者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并且與當今瞬息萬變的社會接軌,能夠推出更加切合實際與具有實操性的創業輔導分享。
一是要加大對眾創空間的投入,南昌市目前優秀的眾創空間還很少,需要繼續發展。二是眾創空間應讓自己的經營模式多樣化,除了租金,還可圍繞眾創空間開設咖啡廳等周邊設施增加盈利模式。三是舉辦創業者分享大會,以吸引更多的創業者入駐眾創空間。四是完善發展戰略,以培養更多的優秀創業企業為目的,結合自身資源,讓創業企業與眾創空間共同獲得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宋逸成,彭 友.大學生創業動機探析[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2] 張欣艷.城市創業環境影響因子分析——以南昌市為例[J].當代經濟,2012(10).
[3] 段利民,杜躍平.創業環境對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影響:兼對GEM模型的再檢驗[J].技術經濟,201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