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澤
摘要:煤炭是當前人類生產中不可缺少的資源之一,是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基礎能源。但在煤礦開采過程中煤礦事故是最為突出和嚴重的問題,由此引發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無法估量。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國煤礦采礦與安全管理中的問題,接著提出了加強煤礦采礦安全管理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煤礦采礦;安全管理;事故防范
一、我國煤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煤礦安全管理理論基礎薄弱
因為我國的煤礦發展只有短短幾十年,所以對于煤礦危險源的研究還處于理論研究階段,對生產中礦井的分類還缺乏具體的依據,這樣就很難滿足生產中安全管理的需要。如果發生事故,對于事故的分析研究主要是以專家的考查鑒定為依據,并沒有實際的依據作為說明,所以在實際的安全管理中不能保證事故分析的準確性、可靠性。所以,若想減少煤礦生產中安全事故的發生,就必須加強對危險源的研究,加強對事故的分析與鑒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二)安全意識不強
在實際生產中,煤礦企業對于企業的安全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沒有認識到安全、生產、效益三者之間的關系,更沒有認識到安全生產能夠創造更高的效益,也不理解安全生產對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三)監管力度不夠
目前,國內的許多煤礦企業仍然沿用傳統的安全檢測方式,利用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進行相應的安檢工作,憑借著自身多年的經驗處理事故中所存在的問題,這明顯存在缺陷,缺乏具體的安全檢測方法,并且安全管理缺少應有的權威性,在實際的生產中安檢人員并沒有具體的安全預防措施。
(四)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難以提高
煤礦工作屬于風險大、報酬低,勞動強度大的工種。鑒于煤礦工作的性質,所以在實際中并不能吸引大量的人才從事該項工作,致使大量的基層工人都是一些農民工、合同工或者臨時工,他們并沒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同時也沒有專業的技術知識,在思想上也沒有集體意識,在安全生產上也沒有較強的安全生產意識。其次,在實際生產中不重視專業工程技術人員,致使煤礦生產中的工程技術人員流失,從而導致煤礦管理力量的弱化,有時政府部門都不能組織一次正常的安全檢查,所以對于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不能實施有效的監管措施。
二、安全管理與防范措施
(一)在思維、行為及技術方面做好安全工作
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是避免人員有不安全的行為、物體處于不安全的狀態以及在在管理方面上存在的某些缺陷。我們只有把安全工作踏踏實實落實到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凡事從安全角度來考慮,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安全。國內有些煤礦企業從樹立員工安全意識入手,采用安全生產評比等一系列方式來大力倡導員工做到安全生產,增強員工思想上對安全生產的認識,向“我要安全生產”的方向改變,取締之前“要我安全”的被動管理模式;同時,我們還要深入開展加強員工的安全生產操作培訓,做好員工的培訓工作,保證員工從上到下都時刻保持思想上得安全意識,避免在工作行為上存在不安全的行為以及技術環節上存在薄弱環節,通過一系列安全教育從根本上提高員工的安全生產的意識,盡可能降低事故發生率,維護員工的切身利益。
(二)做好各項安全制度的落實工作
貫徹安全學習是落實安全制度的重要前提,煤礦的安全生產要從頭到尾把煤礦的各項法律法規以及規章制度作為安全管理的核心,從而形成領導層、管理層和操作人員相結合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做好各項安全制度的落實工作,要監督好各部門以及各崗位是否真正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同時相關工作人員要做好監督檢查工作,保證安全生產工作能夠雙向平衡發展。另外,我們要所有的管理人員實行包井包區域的監督制度,我們要在各項制度落實過程中做到獎懲分明,充分督促好全體員工安全生產的積極性,同時還要完善好生產過程中各種安全管理模式,通過安全文化的有效建設增強員工的安全生產能力。
(三)做好安全隱患的整改工作
因為不同的季節有著不同的特點,所以我們要根據不同季節的特點來分辨出不同的生產現象和滿足施工的人特殊要求,同時我們要做好定期檢查的任務,對檢查出來的安全隱患要嚴格處理,嚴格按照一定的人員、一定的措施的原則來進行有效管理,建檔登記,整改完成驗收工作,等到驗收工作完成以后才可以進行下一步工作。在隱患落實工作上要嚴格不推脫的管理制度,把能在管理上解決的問題不能推卸給班組,班組上能解決的問題不能推卸給團隊,團隊能解決的問題不推卸給部門,部門能解決的問題不推卸給礦井,礦井能解決的問題不推卸給上級。我們在安全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安全隱患沒有排除,那堅決不允許生產活動重新啟動,避免安全事故再次發生,不給事故留下任何的發展機會。礦井如果有出現重大的安全隱患或問題后,我們一定要嚴格追查,直至查明事故的真實原因,同時我們還要采用安全教育為主手段,提高廣大生產員工對重大隱患和風險的安全意識,降低事故的發生率。
(四)做好班組的建設工作
要想實現礦井的安全生產,我們就要保證管理班組能夠實現規范化的管理,班組能夠實現標準化建設,這才是促進礦井企業能夠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礦井的上級領導要經常深入生產現場,聽取員工的相關安全建議,在勘察生產現場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完善班組的標準化建設工作。我們要充分發揮好安全生產先進個人或集體的模范帶頭作用,加強對安全工作突出的個人或集體的獎勵力度,增加對員工的培訓次數,成立相關的技術研究小組,同時進行救援演練,完善班組的自我完善和監督工作,堅持不懈的推進生產現場安全管理機制的落實工作。
(五)做好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的創建工作
要實現創建工作的安全標準化,我們就需要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采用科學的、標準的行為規范,推行崗位作業流程化管理,嚴格要求每一位員工按照規范正確操作,確保每一位員工上標準崗,按標準化作業,從而加快實現崗位全體達標、系統達標的速度,形成安全生產工作人人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同時要做好安全生產的考核以及獎懲機制的建立健全工作,從局部達標逐漸實現向全面達標的轉變,最后實現崗位上、專業上和企業生產上三者全體的達標。另外,我們要促進安全生產結果與安全生產過程相結合的轉變,同時我們要在安全質量標準化的建設過程中實現專業達標。
三、總結
煤礦產業是一個高危行業,其安全管理工作較為復雜,所以在進行安全管理時,不能依靠簡單單一的方法,也不能單靠一時之力。研究煤礦安全管理的防控途徑,應該多角度深層次地分析問題。從安全管理的主觀和客觀出發,研究相關的危險因素,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還要根據煤礦生產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技術革新,更新設備,為煤礦生產提供必要的保障,促進煤礦的安全生產,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方文彬.采礦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探討[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