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武燦
摘要:近年來,盡管我國鄉村公路的面貌發生了較大的改觀,但總體看水平不高,不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沒有建立全國性,系統性的鄉村公路建設規劃,對鄉村公路的發展方向、目標和政策缺乏系統的指導,本文著重就當前鄉村公路的建設、養護和管理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鄉村公路;建養管;問題;措施
一、鄉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盡管我國鄉村公路的面貌發生了較大的改觀,但總體看水平不高,不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沒有建立全國性,系統性的鄉村公路建設規劃,對鄉村公路的發展方向、目標和政策缺乏系統的指導。
(一)鄉村公路建設沒有考慮整體公路路網規劃。鄉村公路既受地形限制又受經濟條件制約,大部分都在原有舊路基礎上改建,已建成的鄉村公路多數沒按照規劃或根本沒照規劃執行,路網的功能沒有發揮,公路路網形同虛設。鄉鎮各自為陣,使鄉村公路不能真正滿足農民便捷出行的需求。
(二)建設資金短缺,投資分散,后期養護費用高,直接制約著鄉村公路可持續發展。鄉村公路的建設主體是當地鄉(鎮),一般情況下,縣級以下政府投入資金很少、或投資分散。同時受“一事一議”政策和農村經濟發展水平限制,村民自籌資金難度大,導致鄉村公路建設資金減少,不少(鄉)鎮政府實際上已經沒有能力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鄉村道路建設。
(三)建成的鄉村公路部分存在嚴重質量隱患。主要原因為:①前期設計要求不高,沒完全按標準執行;②重路面建設輕配套設施。不少農村對公路的概念就是“有路面,能通車”就行,而對于路基排水設施如涵洞、邊溝、急流槽等配套設施,則沒考慮或因資金因素沒法考慮,致使路面存在安全隱患;③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設施,如指路標志、標線、警告標志等。
(四)鄉村公路缺養、失養現象嚴重。調查發現,鄉村道路普遍存在著被動養護和無人養護現象。不少路段建好后再也無人管護,任其自生自滅;有的陷入“修-壞-再修-再壞”的怪圈,有的路面坑槽無人填補,水溝堵塞無人疏通。存在這些現象的原因:①養護經費無著落,籌一筆錢修路好辦,但年年月月都要籌錢養路卻難辦;②一些鄉鎮公路管理站人員變動頻繁,遇到問題無法解決,在公路建設、養護、路政管理等方面得不到群眾的積極配合與支持,喪失耐心,失去對公路養護的積極性,從而出現鄉村公路失養情況。
(五)鄉村公路建設快速發展與路政管理相對滯后的矛盾,特別是路政執法手段不夠的問題亟待解決。由于現行法律法規授予路政執法機構(治超)的執法手段有限,對于違法行為只能警告、勸返、罰款、缷載或消除違法行為等,由于沒有強制權,對在農村公路上從事超限運輸等違法行為不能有效地加以制止。
二、做好鄉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的措施
(一)鄉村公路建設的措施
(1)要總體規劃、科學布局。鄉村公路建設要以城鄉居民點和新農村建設為規劃依據,因為新農村建設中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農村道路建設,而通往各建制村的鄉村公路,又將與新型農村居民點的分布直接相連,因此鄉村公路建設需要在自然村和行政村分布的基礎上進行編制規劃。
(2)加強公路工程項目建設的組織與管理??h、鄉兩級政府應成立專門的公路建設領導小組,落實責任,責任到人;各部門之間既要分工負責,還要合作配合,加強監督檢查,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溝通,研究解決。
(3)處理好公路工程施工中質量與進度的關系。鄉村公路建設雖然技術標準不高,但工程質量絕不能降低,要嚴格按規范要求進行施工,不隨意壓縮工期,要狠抓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按計劃要求控制工程進度。各級交通主管部門一定要監督各施工單位處理好工程質量與進度的關系,“寧可慢一點,但要好一點”。不搞獻禮工程,杜絕拍腦袋工程。
(4)建立健全公路工程質量檢查及驗收制度。要實行嚴格的質量檢查和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制度。為了保證工程質量,應該建立“企業自檢、政府監管、社會監理、”的三級工程質量保證體系。按照交通部門制定的《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辦法》組織驗收。
(5)多渠道籌集鄉村公路建設資金,并做好工程建設資金監管。地方政府要出臺鄉村公路籌資政策,加大政府公共財政的投入力度,充分調動和發揮各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多出優惠政策,鼓勵社會籌資、企業贊助或個人捐資,切實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農村社區為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多渠道籌資機制。鄉村公路建設資金使用還應定期進行公示,切實加強鄉村公路建設資金使用的社會監督。
(二)鄉村公路養護管理的措施
(1)明確鄉村公路養護的責任主體,根據國務院和寧夏區政府《關于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原則和要求,縣級政府為管理責任主體,公共財政為資金投入主體,交通部門為落實和監管主體,鄉鎮、行政村為基層養護主體,從上至下形成一個完整的“縣-(鄉)鎮-村”立體化層級養護管理體系。
(2)籌集鄉村公路養護資金要多渠道、多元化。要把鄉村公路日常養護管理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確保上級撥付的補助資金??顚S?、足額到位;充分調動鄉鎮、村委會兩級愛路護路的積極性,利用鄉村公路的冠名權、綠化權及路邊資源等,吸引企業、個人參與鄉村公路養護;要發動周圍工礦企業、民營企業和外出致富的企業家捐助部分養護資金。
(3)推進鄉村公路養護的市場化、機械化。通過改革促進管理與養護分離,實現鄉村公路養護的市場化、機械化。如采取以市場競爭投標的方式,鼓勵將鄉村公路的日常養護等小型工程招標給專業化、社會化的養護隊伍;對偏遠山區的鄉村公路,通過養護承包方式給公路沿線的村民,進行承包養護,組織年度考核,實行統一管理,既使公路就近得到養護,又能解決沿線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
(4)完善監督管理,保證鄉村公路養護的質量和水平。交通部門要加強對鄉村公路養護的監督管理,制定相應的鄉村公路養護技術標準和管理辦法;要加強鄉村公路養護日常巡視監管,定期檢查(半年檢查,年終考核),并視每年養護優劣情況對養護單位或個人實行獎懲;要重點治理超限超載,減少甚至杜絕超限超載車輛對鄉村公路的破壞,確保鄉村公路路況良好,道路安全暢通。
三、對鄉村公路養護及管理的建議
既要加強公路工程建設,同時要樹立公路養護意識,使公路“建養管”各項工作協同推進。要克服重建設、輕養護的思想,樹立“七分建,三分養”的意識;要克服公路損壞群眾會自行解決的懈怠思想,樹立公路建設政府投資、公路養護政府有責的使命意識;要克服鄉村公路新建成、養護工作慢慢來的消極思想,樹立改進養護現狀的緊迫感和公路養護工作事關交通安全的憂患意識。按照交通部關于“四好”農村路的要求,建好、養好、管好、運營好鄉村公路。
參考文獻:
[1]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交通部2015年第22號).
[2]《公路養護技術規范》(JTGH1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