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卓 關世平
摘要:金融類院校學生由于受專業(yè)的影響,學生的性格比較細膩、務實。這樣,在對待思政理論課如無考研的需求,不會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本門課程。因此,如何提升金融類院校學生的思政課教育的時效性,這是一直在探討的問題。本文探討是利用紅色旋律,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增強體驗感,加強體驗式教學在思政課中的作用,發(fā)揮高校思政課在立德樹人中的引領作用,才能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主動權。
關鍵詞:紅色旋律;思政課;體驗式教學
經調研,學院在教學過程中存在這樣一些問題:在課程設計上,重視專業(yè)知識學習和技能培養(yǎng),導致有的學生對馬列主義科學理論認同度不高,有的學生感到理論和現(xiàn)實有差距,有的學生理想信念不夠堅定。這一問題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該思考的時代性問題。各高校利用紅色資源開展各種形式活動,可以稱為紅色旋律在思政課實踐教學中的運用,對其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論述。
“紅色旋律”引領下的哈爾濱金融學院校園文化建設可以用思想政治理論課選修課或者實踐課開設的方式進行。
一、工作目標與思路
哈爾濱金融學院“紅色旋律”校園文化建設項目以“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傳播宣講馬克思主義。反對多元化,弘揚主旋律,占領主陣地”為建設宗旨,堅持“立場鮮明,客觀公正,實現(xiàn)科學性與思想性的統(tǒng)一;直面尖銳、熱點問題,敢于與學生心貼心、面對面、硬碰硬;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力求大眾化 ”的基本原則,以推出精品、形成特色、營造品牌為基本工作思路,設計具有鮮明“紅色”主題特征的海報、宣傳欄等視覺文化作品。
二、依托紅色文化資源開展高校思政課體驗式教學的可行性路徑分析
紅色文化資源在整體上可以分為三類,即文獻類紅色文化資源、實物類紅色文化資源和人物類紅色文化資源。紅色文化資源的這三種劃分,對高校思政課體驗式教學具有重要影響。高校思政課開展體驗式教學,應依據不同種類的紅色文化資源展開不同的體驗式教學。
(一)“紅色旋律”論壇
“論壇”結合教師研究方向、常規(guī)化的暑期“紅色”考察以及學生的“社會實踐”,以“師生博客”的形式在“紅色旋律”網站發(fā)表。論壇欄目包括:光輝歷程、英烈足跡、紅色之旅、經典解讀、改革號角、我的心聲等欄目。每期發(fā)表文章數(shù)量不限。
(二)“紅色旋律”歌曲
精心挑選《歌唱祖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保衛(wèi)黃河》等百首愛國主義歌曲,錄制成光盤,一是作為“紅色旋律講壇”開始前和結束時的伴奏曲目,另外分發(fā)給學生班級,在五四、一二·九紀念日組織“紅歌會”,陶冶學生情操,激勵青年人斗志。
(三)“紅色旋律”網絡
網絡建設是“紅色旋律”特色校園文化活動的重點內容。可以建設哈爾濱金融學院“紅色旋律”網站,使由于時間、場地等原因不能到現(xiàn)場參與互動的學生能夠有機會了解現(xiàn)場情況,并通過師生QQ與主講教師與其他同學實現(xiàn)場外互動。師生的文章經審核后可在“紅色旋律”網絡論壇發(fā)表 。
(四)“紅色旋律”考察
根據中央16號文件的要求以及教育部的有關規(guī)定,從2008年以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以及部分學生利用暑期到西柏坡、延安、井岡山、韶山等革命圣地、革命根據地進行考察,增加對中國革命勝利的艱巨性的感性認識。但是從各學校執(zhí)行情況來看,參觀形式停留在“走馬觀花”,不深入參觀紅色資源文化的深層次的歷史淵源,了解紅色文化基地的背景知識,走過場的方式會喪失了育人的效果。
(五)“紅色旋律”讀書會
采用主題討論的形式,圍繞一個主題,閱讀基本書籍,討論清楚一個道理。例如,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主題,舉辦“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主題讀書會,通過閱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和現(xiàn)場討論,讓大學生明白以下道理:我們將回首1969年至197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村插隊期間,同鄉(xiāng)親們一起勞動、生活的日子;感受習近平總書記不管多苦多累,一直拼命干下去的堅定意志;學習習近平主席功成不居、謙虛謹慎的偉大精神成大事者,必須有為人民服務之心,
從《西南聯(lián)大行思錄》一起了解抗戰(zhàn)時期的大學和大師。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處于崩潰的邊緣。此書記錄了那段艱苦時期,中國人民的不懈努力,中國的高等教育不僅沒有被戰(zhàn)火摧毀,反而越來越強,培養(yǎng)出了一批又一批高等知識分子投身于抗戰(zhàn)中去,為抗戰(zhàn)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抗戰(zhàn)時期的大學采用了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教師和學生克服了怎樣的困難?大師們?yōu)榻逃陌l(fā)展做了哪些努力?《釣魚島爭端解析》《菊與刀》幫助同學們正確認識中日關系。
依托紅色文化資源開展高校思政課體驗式教學,需要特別強調:推進高校思政課體驗式教學,要做到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對教學理念的研究,可以偏重于定性分析,而對實際教學效果的考察,則需要偏重于實證化的數(shù)據獲取,以實現(xiàn)精確的定量分析。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言:“一種科學只有成功地應用數(shù)學時,才算真正達到完善的程度”高校思政課體驗式教學的探索,也同樣如此。
參考文獻:
[1]舒前毅,朱清華.融入紅色文化資源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17(5):28-33.
[2]程東旺.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6(7):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