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燕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清尿酸、CA125及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中的水平變化,以此作為診斷依據并制定治療方案。 方法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組,并按照NYHA分級標準對其進行分級,同時選取在我院接受體檢的20例健康人為對照組,對兩組受試者的血清尿酸、CA125、BNP水平進行檢測并分析檢驗結果,結合不同心功能分級的各項指標,分析相關指標與受試者心功能之間的相關性。 結果 研究組HYHA各級別患者的血清尿酸、CA125及BN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且心功能級別越高,各項指標的水平越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的心功能等級越高,其左心房直徑和左室舒張末內徑越高,與此同時左室射血分數則逐漸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尿酸、CA125及BNP這三項指標的水平變化與其心功能分級呈正相關性,可以較為準確地對患者進行病情評估,從而幫助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對其治療和預后提供參考建議,值得推廣。
[關鍵詞] 慢性心力衰竭;CA125;BNP;血清尿酸;左心房內徑;左室舒張末內徑;左室射血分數
[中圖分類號] R54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8)07-002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serum uric acid, CA125 and BNP levels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which is to be as a basis for diagnosis, and to develop the treatment plan. 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Ma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were graded according to the NYHA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At the same time, the 20 healthy patients who received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chosen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serum uric acid, CA125 and BNP in two groups were detected and analyze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dicators and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as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ndexes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ardiac function. Results The levels of serum uric acid, CA125 and BNP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heart function,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each index,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cardiac function was, the higher the left atrium diameter and the diastolic diameter of the left ventricle. Meanwhile,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 levels of serum uric acid, CA125 and BNP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hav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grading of cardiac function, which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patients' condition accurately and help them develop effective treatment plan. And it can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and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Chronic heart failure; CA125; BNP; Serum uric acid; Left atrial diameter;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癥狀表現無較為明顯的特征,具有較大的診斷難度[1],由于該疾病難以確診,病情被發現時已多數進入危重期,相關報道顯示[2],近5年以來,慢性心力衰竭的致死率與惡性腫瘤幾乎持平,由此可見對該疾病進行早日確診的重要性。血清腦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用來診斷心力衰竭的指標,并已被大多數相關工作人員認可[3]。近年來,隨著相關研究人員的不斷努力,CA125及血清尿酸在心力衰竭中的診斷作用也被提出并加以運用,相關研究人員表示[4],血清尿酸水平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發展呈一種直線上升關系,該項指標含量越高患者病情越嚴重。為了對血清尿酸、CA125及BNP三項指標共同診斷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進行驗證,本研究選擇2016年3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CA125及BNP指標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為研究組,并參考NYHA分級標準,另選取同時期在我院接受體檢的20例健康人為對照組。研究組:男女比例為27∶13,年齡48~72歲,平均(57.14±2.08)歲,按照NYHA分級標準,其中Ⅰ~Ⅱ級12例、Ⅲ級15例、Ⅳ級13例。對照組:男女比例13∶7,年齡46~71歲,平均(56.89±1.97)歲,該組心功能分級均為Ⅰ級。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5]:①經病理檢查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②無高血壓、血脂癥及糖尿病等其他合并癥;③意識清醒無精神疾??;④患者及家屬知情且同意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6]:①患有免疫性疾病者及精神異常者;②患有惡性腫瘤及感染疾病者;③中途退出或無法配合研究者。
1.2方法
研究組患者和對照組健康人共60例,均于晨間6時~6時30分之間抽取空腹靜脈血5 mL。CA125檢測采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BNP的檢測采用ELLSA法,血清尿酸則采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測定,所使用的儀器為美國羅氏ASC全自動分析儀。以上檢測所用試劑均為儀器配套試劑。
在檢測后72 h內運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對其進行相關心功能指標檢測,其中包括左心房內徑和左室舒張末內徑,對相關數據進行記錄,之后以美國超聲協會制定的Simpson測定法為標準,對左室射血分數進行計算,該指標的異常范圍為<0.50[7]。
1.3評估標準
CA125的正常水平為<35 U/mL,BNP的正常水平為<300 pg/mL,血清尿酸的正常水平為350 μmol/L[8]。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血清尿酸、CA125及BNP水平比較
研究組HYHA各級別患者的血清尿酸、CA125以及BN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且心功能級別越高,各項指標的水平越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各級心功能級別患者LVEF、LVEDd及LA比較
患者的心功能等級越高,其左心房直徑和左室舒張末內徑越高,與此同時左室射血分數則逐漸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的發病機制來源于各種心臟相關的疾病,其中包括心臟病、心肌梗死及心肌炎等,心臟器官產生疾病后心功能受到損壞,造成心室供血供氧不足,因此出現心力衰竭[9]。臨床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慢性心力衰竭正呈現出一種直線上升趨勢,并且該病的致死率也越來越高。分析原因為該疾病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容易被患者忽視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在過往的臨床診斷中,BNP作為判斷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指標,雖有一定價值但還不足夠。心力衰竭的治療目的是重構心肌機制,從而降低該疾病的致死率[10]。早發現早治療適用于所有臨床疾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也是如此,早期治療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肌受損程度,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的心功能等級越高,BNP指標越高,與相關報道相吻合。分析原因為BNP作為一種多肽氨基酸,是臨床上用于診斷慢性心力衰竭的最常見的指標之一,該指標含量直接影響患者的腎素發展,當患者心室受到的壓力增強時,該物質會大量分泌,從而抑制患者的神經活性,導致心衰加重[11-12]。
隨著醫學的發展,相關研究人員發現越來越多的指標可以作為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診斷指標,如CA125和血清尿酸,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心功能等級越高,患者的左心房內徑和左室舒張末內徑越大,且CA125越高,分析原因為CA125在以往是作為腫瘤標志物而存在,后來相關報道提出,CA125對于心肌受損活細胞具有一定的誘發作用,對患者的心肌細胞造成一定的損害,可能纖維化也可導致細胞凋零,從而擴大患者的左心室,導致左心房內徑增大,影響左室射血分數,心功能受損越嚴重該指標越高[13-14]。血清尿酸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中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尿酸屬于一種代謝產物,慢性心衰患者由于心功能較為薄弱,無法保證充足的心排血量,導致患者腎素中的血管緊張素快速生長,從而抑制尿酸的排出,導致尿酸在患者血液中的含量快速增加,患者心功能越差尿酸排出量越低,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就越高[15]。
血流動力學之所以能作為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分析原因可能是心衰患者心功能衰弱,根據衰弱等級的不同,其供血能力會有所差異,從而對多種檢測標記物的指標含量造成影響。本研究中,對正常人和不同心功能等級患者的CA125、BNP以及血清尿酸的含量進行對比,發現以上三項指標均可直觀作為病情的診斷標準,將其聯合使用到檢測過程中,可以有效提高診斷率。
綜上所述,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診斷中,對血清尿酸、CA125及BNP三項指標進行聯合檢測,可提供更為準確的診斷結果,不僅可對病情進行確定,還可準確對患者進行心功能分級,有利于治療方案的制定,并對患者的治療及預后提出有效的參考建議,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賈連玲,鄧龍華,陳鳳華,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BNP、hsCRP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J]. 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6,(1):28-30.
[2] 喻盛杰,陳威.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及BNP水平與心功能的相關性[J]. 山東醫藥,2017,57(33):49-50.
[3] Lin Y.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CA125 and BNP level and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 Chinese Journal of Urban & Rural Enterprise Hygiene,2017,(6):24-25.
[4] 李廣棟.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及BNP水平與心功能的相關性分析[J]. 中國醫師雜志,2016,18(s1):170-172.
[5]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42(2):3-10.
[6] 姜鋒,劉穎望,周安,等. 糖類抗原125與N末端B型利鈉肽原相結合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應用[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5,23(9):932-936.
[7] Liu L,Lin LI,Hongyao DU,et al. Effect of serum CA125,BNP and Heme-1 by cyclovirobuxine 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5,(12):164-166.
[8] 周心濤,趙黎丙,閔新文,等.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及BNP水平變化研究[J]. 湖北醫藥學院學報,2015,(4):361-364.
[9] 甄毅鋒,石雁,鐘亮尹,等. 血清BNP、胱抑素C、CA125水平與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相關性[J]. 按摩與康復醫學,2015,(8):121-122.
[10] 林毅.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與BNP水平及心功能分析[J]. 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7,(6):5-7.
[11] 羅廷福.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尿酸動態變化的研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7,(8):69-71.
[12] Pan L. Analysis of serum uric acid and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 China Medicine & Pharmacy,2017,(7):62-64.
[13] 陳健新,巫少榮,陳廣基,等. B型利鈉肽聯合糖類抗原125測定對心力衰竭患者預后評估的意義[J]. 廣東醫學,2015,36(18):2812-2814.
[14] 楊素云,劉鎮,古春花,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清CA125水平與NT-proBNP水平、心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醫學創新,2017,14(15):23-26.
[15] 薛旸.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糖類抗原125與B型利鈉肽的變化和意義[J]. 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16,43(1):58-59.
(收稿日期:2017-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