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梅 郭普宇 薛春梅
[摘 要]食用菌的生產、栽培是一項利潤較為豐厚的項目,由于其具有生長周期短、投資小、產量大的特點,且具有獨特的口感和較高的營養價值,食用菌市場曾經一度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但隨著食用菌行業的擴張,食用菌價格和行業利潤不斷下降,導致食用菌生產與研發企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為了提高企業利益,企業需要從財務角度對食用菌的生產與研發進行思考,建立新的生產模式,研發出適應市場需求、符合市場規律的食用菌,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促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財務;食用菌;生產研發;市場環境;新型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6.002
[中圖分類號]F326.13;F30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8)06-000-02
目前,我國的食用菌種植和生產還處于分散種植或中小規模種植,并且加工多以粗加工為主,銷售也多為食用菌固體。但由于食用菌的成長千差萬別,生長良好的和生長一般的不能放入同一類進行銷售,從而造成市場價格不穩定、不規范,并且一些小的菌體也會由于品相不好被扔掉,從財務角度來看是在浪費投資成本。因此企業應該結合市場情況,從財務角度進行考慮,在生產模式、研發種類、銷售方式上進行改變和創新,從而不斷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1 食用菌行業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食用菌行業逐漸變得越來越分散,大大小小的商家繁多,食用菌的質量和品質也參差不齊,且銷售渠道也較為單一。雖然食用菌產品銷售的種類和形式在逐漸豐富,但是由于來源不確定,導致市場占有率普遍偏低,很難像奶制品或其他制品一樣擁有自己的品牌。因此食用菌產品因為自身的特點和農產品銷售平臺和銷售模式的制約,在向經濟價值轉化上還有很大的發展和控制空間,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2 基于財務角度的食用菌的生產與研發
2.1 基于財務管理,實現創新發展
為了使食用菌能夠更好地面向市場,使企業更大、更強,企業就要從財務角度進行企業生產模式變革,可以結合現今的時代發展形勢,采用“N+1”的形式進行。所謂“N+1”,有兩層意思。
(1)N種銷售方式,一個目的。在銷售方式上,從財務角度看,首先要進行的是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將一切能利用的資源形式都應用于銷售中。在銷售環節、銷售形勢、銷售時間、銷售種類和銷售人員等方面,企業都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管理,在成本上進行控制,并且結合實際的情況,加大對銷售力度的支持,在特定的、銷售形勢較好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增加投資的形式,實現效益提升。
(2)N個客體結合,一個主題發揮。為了擴大食用菌產業的規模,企業可以采用這種形式來實現,N個客體包括政府引導、技術支撐、企業推定、種植戶參與和全球化銷售,而一個主題發揮即是從財務角度對食用菌進行專項的生產與研發。具體的方式可以實現工廠化的原料生產、標準化的菌種檢測、科學化的財務管理、家庭化的出菌操作、專業化的加工和穩定化的銷售等。從財務的角度考慮,在穩定生產的同時可以調動種植戶進行食用菌種植和家畜養殖,從而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并且實現綠化食用菌生產,采用生物肥進行食用菌種植,從而實現財務角度下的種植、養殖的經濟循環鏈,進而形成新的一體化食用菌種植模式。
2.2 完善發展思路,提高研發水準
在發展的初期階段,企業要對生產成本進行有效控制,并且要逐步完善發展思路,從財務角度去實現食用菌的生產是生產企業的重點工作之一。第一,明確發展思路,在初期要對種植經驗進行積累和穩固,然后從財務角度考慮擴大和控制生產規模和生產基地的再建立,并且要對所有的細節問題及財務明細進行記錄與分析,方便在生產和研發環節進行控制。第二,在發展中期,企業在確保生產能力和種植水平之后,要不斷開拓創新,提升研發水平,在食用菌的不同形式上進行鉆研與探究,生產出更多具有鮮明特點和口感的產品,從而豐富銷售產品的多樣性,從財務的角度看,這種方式有助于提升市場的占有率。第三,在項目的未來發展上,企業要從財務的角度,結合戰略發展的眼光制訂計劃,要大力發展食用菌“生產—加工—銷售”的規模化產業鏈條,從而使消費者可以食用到更多品種、更高價值、更優品質的食用菌產品,推動企業加速發展。
2.3 培育專業人才,加強技術培訓
在專業人才培養上,從財務角度來看,企業資源分為無形資源和有形資源,企業有形資源包括硬件、設備、車床和生產用具等,而人才就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源,因此培養專業人才是從財務角度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式。企業要通過將員工送出去學習,或者聘請專業人士來進行指導教育的方式,來對企業員工進行食用菌種植技術方面的培訓,從而對食用菌種植經驗進行積累與創新。
同時,企業要建立一支多層次、多結構的專業隊伍。這支隊伍要有各方面的骨干成員,并為每位成員落實相關責任,切實落實獎懲機制,使這支隊伍成為專業化、規范化、高效化的食用菌種植問題專項處理部門,在出現問題時可以進行全面、快速處理。
2.4 加大投資力度,實現標準生產
企業還要合理、適時地加大生產投資力度,并結合企業的生產情況,從財務角度去考慮問題和制定投資方案,如合理安排雙孢類蘑菇的生產,嚴格控制蘑菇生產的時間。在加工環節,企業要投資必要的加工生產工具,從而保證生產食用菌的質量,確保不會出現生霉等問題。同時,企業要以政府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題,盡可能提高資金的吸入,還要降低成本,最大程度生產出物美價廉的產品,要實現標準化的生產模式,要對生產環節進行嚴格把控,實現規范化管理。具體來說,在栽培的過程中,企業要注意栽培的環境控制,對氣溫、濕度、空氣、養分和肥料等都要進行標準化控制,并明確栽培的原料、品種,在采摘、加工、儲藏、運輸等過程中要實現標準化管理,盡量避免出現雜菌和病蟲害現象,要提前進行預防,嚴格控制使用化學產品,保證生產出綠色健康的產品。
2.5 創新銷售模式,扶持加工行業
我國要大力鼓勵加工企業進行產品宣傳,大力扶持加工行業發展,在一些重要的、人流量較大的會上,提升影響力,引導消費者進行采購。同時,企業要創新電子商務,通過這種方式不斷提升影響力、市場占有率和產品的競爭能力。并且企業可以通過建立食用菌產業協會,充分發揮協會的作用,從而促進食用菌銷售,還要結合市場需求進行充分的市場分析,及時關注食用菌市場的變化。此外,企業不僅要考慮本國的市場,還要對國外的食用菌市場進行調研與考察,對國外先進的食用菌生產模式、生產技術以及生產流程、貿易變化等信息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企業還要加大與外界的交流合作,在食用菌行業的管理上要實現創新與突破,要進行行業自律,從而在最大程度上規范市場秩序,為市場營造正常的競爭環境。企業之間應該進行良性競爭,而不要采用惡意降價的形式,破壞市場的穩定性。
在加工企業問題上,企業還要根據市場的定性需求和實際情況,實現食用菌產品的系列加工,將產品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開發出更多形式、更多種類的新型產品,如鹽漬品、干品、休閑食品、藥用食品、美容食品和保健食品等。同時,企業可以通過這種技術手段滿足市民對食用菌的不同需求,提高市場的占有率,豐富市場的多樣性,并采用食用菌產品線下體驗、線上銷售的新模式,從而實現銷售創新。這種新模式的好處有以下兩個方面。
(1)實現精準營銷。線下體驗、線上銷售新模式能夠充分利用線上的交易平臺收集顧客信息,利用高效的線上管理信息系統整合顧客數據,對顧客的購買動機、需求動機等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找到顧客真正的需求點,從而反作用于產品生產。針對消費者的購買特性,企業要制訂更具針對性的營銷方案,從而實現精準營銷。
(2)增強用戶體驗感。消費者以“逛+嘗+網店評論”的模式消費,能夠充分接觸實際產品,從而獲得較好的消費體驗,避免單一線上銷售模式的一些弊端,消除了部分網絡帶來的虛擬感。在某種程度上,該銷售模式使整個營銷過程形成了一個閉環,為建立長期的客戶關系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3 結 語
從財務角度去研究食用菌的生產與研發,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可以在食用菌的生產、加工、銷售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有效把控,推動食用菌生產向規模化、規范化、標準化、高效化和高質量化方向發展。同時,從財務角度去研究食用菌的生產與研發,能夠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從而能夠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注:薛春梅,通訊作者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建東.基于新會計準則下食用菌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研究[J].商情,2013(42).
[2]莫東.食用菌產品線下體驗線上銷售新模式應用探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6(17).
[3]劉建東.食用菌行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策略探討——以A公司為例[J].經濟視野,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