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協祝
[摘 要]本文研究發現,印刷企業的現場管理比較混亂,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生產無計劃、計劃被打亂,制度不嚴、違章作業,設備布局、不甚合理,無效勞動、效率低下,浪費嚴重、成本增加,環境較差、秩序混亂等。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人員素質較低,制約了現場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觀念守舊,影響了現場管理的實施;管理體制不順暢,削弱了現場管理的效果;現場管理制度的制訂和實施不力,廠房條件限制了企業現場管理水平的提升;變化性的生產需求、社會化分工,導致現場管理難度加大等。
[關鍵詞]印刷企業;現場管理;原因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6.043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8)06-00-02
印刷企業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人聲鼎沸,給人一種忙碌、雜亂的感覺,大部分印刷公司的現場管理比較混亂,不少印刷企業現場管理問題較多。近年,IS09000質量體系認證雖然讓一些企業現場煥然一新,但必須承認,公司基礎工作的差距依然較大,許多具體工作沒有落實。
1 印刷企業現場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生產無計劃,計劃被打亂
大多數企業只是隨波逐流,對企業生產缺乏長遠穩定的規劃,臨時下發緊急訂單,打亂了全盤計劃。有些企業不是活件過多安排不開,就是經常斷活待料,再加上產品生產把關不嚴、員工的職責分工不明等缺陷,印刷企業的現場難以有較大的提高。
1.2 制度不嚴,違章作業
企業對人、財、物的各種管理辦法不太明確,存在管理制度不太清晰;勞動紀律松弛,脫崗、串崗、酒后當班,當班看書報或雜志;工作人員勞動保護用品穿戴不齊、女工長發披肩、不戴工作帽、穿高跟鞋上班等違章作業現象。
1.3 設備布局不合理,工作流程不規范
一些企業的設備布局非常不合理,工作流程不暢,沒有一個全面的規劃,且存在設備故障得不到及時維修,電器設備不按規范安裝,機械設備防護裝置欠缺等問題。這些現象不僅使生產效率降低,磨損也較大。
1.4 無效勞動,效率低下
由于物料和生產工具擺放不到位或供應不及時,員工往往需要等待或到處尋找,造成時間浪費。另外,從表面上看,生產現場一派繁忙,員工跑來跑去,實際上在作業過程中存在大量多余的動作,造成動作的不經濟,這樣的無效勞動,加大了員工的勞動強度,生產效率極為低下。
1.5 浪費嚴重,成本增加
生產現場中的浪費主要是物料的浪費,如一些員工將物料亂丟亂棄,將之作為垃圾處理,這不但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也增加了企業處理垃圾的成本。生產技術水平的低下,會造成物料投入的增加,從而造成企業生產成本增加。
1.6 環境較差,秩序混亂
進入印刷企業的生產車間,映入眼簾的往往是物料、半成品、成品亂堆亂放,不能做到分類管理,堆碼不規則、不規范,沒有一定的規律性。如,堆碼高度沒有標準,高低參差不齊,既不美觀又不能充分利用空間;物料堆積通道堵塞,作業面狹窄,作業環境差,潔凈度也達不到要求;現場的物流也很不正常,不按原料采購的時間和先后順序進出,秩序混亂等。
2 印刷企業存在問題的原因
2.1 人員素質制約現場管理水平
在一些國企中,職工存在思想渙散、紀律松懈的不良現象,出現上班遲到、早退、脫崗、串崗,甚至上班睡覺、不服從分配、不聽從指揮等現象,員工的隊伍素質亟待進一步提高。
民營印刷企業存在的不可回避的問題是,員工參差不齊的素質水平制約了企業的發展。一起打拼多年的元老們,都是屬于賣力干活的人,對接受新的管理理念不太適應。另外,老資格的員工和“皇親國戚”成了一些管理工作、管理制度執行的阻礙。
2.2 管理觀念守舊影響現場管理的實施
2.2.1 舊體制的影響,管理觀念守舊
有不少企業的管理觀念嚴重滯后于市場經濟的要求,企業管理的重點沒有及時向適應市場經濟轉變,導致企業管理基礎工作薄弱。且沒有及時修訂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致使企業管理不嚴、現場管理混亂。
2.2.2 領導對現場管理的認識不足
企業領導的重心集中在找活源、搞原料、籌資金,沒有精力抓現場管理;有的領導為獲取活件,多方協作,導致員工骨干力量分散,現場管理滑坡;也有的領導認為責任承包,可以“以包代管”,從而放松了現場管理。各級領導的現場管理意識淡薄,對現場管理認識不足,沒有真正認識到現場管理的重要性。
2.2.3 各級人員對現場管理缺乏系統認識
不同的職能部門都從不同的角度從事管理活動,沒有真正做到有效的綜合協調,致使生產現場的直接指揮者不能及時解決現場的問題。有些車間認為,現場管理只是環境問題,抓現場管理只是打掃打掃衛生,整理整理環境,擦擦設備,缺乏對現場治理的系統性認識,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2.3 管理體制不順暢削弱了現場管理的效果
2.3.1 得不到上級或其他部門的支持
在企業內部,甚至包括總經理,都認為現場管理是生產部門的事情,其他部門都置身事外,抱著觀望或不支持的態度。生產主管愿意推行現場管理,以加強生產過程控制,但部門經理并不太在意過程,其更關注的是結果。這往往產生生產主管極力推行現場管理,而部門經理不以為然的結果。
2.3.2 生產作業運行效率低,處在低效循環
現場的組織指揮系統不夠完善有力,生產作業計劃不健全,生產的協調性差,不能保持均衡生產,忙閑不均的狀況突出,材料、半成品的供應和合理流量的控制能力差,時常打亂生產秩序。
2.3.3 信息流通不暢,基礎工作薄弱
一些企業存在生產作業原始記錄等信息不健全、臺賬不完善、內容不完整、形式不規范等現象,造成了生產作業信息流通不暢,致使上級對生產信息未能及時掌控。
2.4 現場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實施不力
2.4.1 制度建設完善性不夠
許多企業由于沒有制定管理辦法,管理制度缺乏事前規定,無成文的管理制度,導致執行人員和實施人員無所適從。制度覆蓋面沒能普及到各項工作中,且員工對現場管理制度、崗位操作規范不清楚。
2.4.2 形式主義,沒實質性實施方案
雖然企業對人、財、物的管理有了管理制度,領導也在管理會議上進行了強調,但并沒有嚴格按制度執行。企業在現場只有幾條標語,掛幾條橫幅、幾幅宣傳畫,沒有相應的管理行為和活動,這會導致隨著標語的陳舊和破損,企業的現場管理也會逐步消失。
2.4.3 對現場管理缺乏嚴格要求和考核
雖然制定了一系列現場管理規章制度,并以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分解落實到科室、車間、班組和個人,但不少人員沒有真正貫徹實施規章制度,管理只停留在紙上,考核流于形式,沒有與員工的利益緊密掛鉤。
2.5 廠房條件限制了企業現場管理水平的提升
2.5.1 生產規模的發展導致廠房不足
中小民營印刷企業的發展是個漸進的過程,由小到大,逐步發展,企業的規模和生產車間的面積需要逐步擴大。因此,廠區規劃和廠房建設缺乏連續性、全局性,未能很好地根據生產流程和不斷壯大的生產規模合理規劃建設。
部分印刷企業把印刷和印后工序安排在同一個場所,或隔出一部分空間作為不同工序使用。多臺多色印刷機、折頁機,依次排開,然后留出空余的地方放置紙張、半成品和成品,這只是能夠基本滿足生產所需。而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設備的多次引進,導致車間場地不夠用,現場顯得擁擠,甚至還通過機器設備的移位,才勉強整理出比較合理的空間來安排流程。
2.5.2 倉儲空間被客戶產品占用
隨著市場競爭壓力的增強,許多生產企業將自己的包裝材料倉儲轉嫁到印刷包裝企業身上,為了爭取穩定的訂單,印刷企業不得不做出這樣的讓步,讓產品倉庫成為客戶的包裝材料庫,客戶根據自身的需要分批次提取包裝物,且承擔著這部分的成本支出。但印刷企業產品倉庫的面積無法一下子擴大,就成了制約其現場管理水平提升的一個難題。為了滿足生產需要,印刷企業的原材料紙張的庫存面積需求也不斷增大,只能搭建臨時周轉房,這也成為印刷企業支出的成本之一。
2.6 變化性的生產需求、社會化分工導致現場管理難度加大
在環保嚴格要求的影響下,一些小型印刷企業不符合環保要求,關門整改,或沒了業務訂單;或有些經營者見難以支持,自行關門歇業,轉型轉業。突然變化的業務量,臨時增加的一些緊急訂單,會給原本比較有序的生產現場管理帶來壓力,出現應接不暇的情況;而有時突然缺少訂單,也對現場管理產生了影響。
社會化分工、專業化生產也會增加企業現場管理的難度。印刷包裝企業大小不一,一般企業很少能夠有完整的一條龍生產線,有的只是專業生產某一道工序,各個小企業之間還要彼此協作。根據不同客戶的訂單需要,有些產品必須拉到相關協作廠家加工,造成半成品進出,增加了現場管理的難度。
3 印刷企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對策
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印刷企業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做好現場管理工作。
第一,完善印刷生產流程,優化廠房、車間布置。檢查分析廠房、車間和設備平面布置圖,調整工廠的平面布置,調整設備、設施的配置,使生產流程的工藝路線最合理。
第二,設置現場管理員,強化現場管理。為加強現場管理工作,有必要設置專任現場管理員,且由高層授權賦責。其作為生產現場管理的負責人,直接管理生產作業過程,執行企業生產現場的管理規范。
第三,以制度保證現場管理執行力度。企業應完善現場管理規章制度,現場管理者要明確管理職能,嚴格執行各項現場管理制度,并及時對結果做出公平、公正的評價。
第四,保證印刷設備、物料、工具擺放有序。印刷設備在車間的放置,應按生產工藝流程安排,現場應劃線標示,區分不同的設備區域。物料分類應做到一物一類,給予不同的標識和定位,還可采用顏色劃線管理。工具應分類定位放置,并標識。所有工具應專人專柜,建立工具臺賬,妥善保管。人與環境和諧融合,以營造舒適優雅的現場環境。
主要參考文獻
[1]李艷,許進.印刷企業規范化管理操作范本[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2]朱春瑞.做優秀的設備管理員[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8.
[3]潘振明.印刷企業的現場管理:用“心”拂拭“明鏡臺”[J].中國印刷,2009(6).
[4][日]竹內秀郎.印刷現場管理:打開利潤之門[M].禇庭亮,譯.北京:印刷工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