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摘 要]發展新型智庫和加強現代智庫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選擇。智庫建設的根本在于信息的采集和分析研究,圖書館作為傳統的信息來源在新型智庫建設中必然會進一步崛起。本文在分析新型智庫內涵和發展必要性的基礎上,結合圖書館自身進行研究,探索圖書館作為智庫發展的方向和切入點。
[關鍵詞]新型智庫;知識服務;社會科學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6.083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8)06-0-03
1 新型智庫建設的內涵
智庫又稱為智囊團,是現代經濟為決策提供政策性依據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認為現代智庫具有獨立性、非營利性、以公共政策為研究對象和以營銷政委為目的4個基本特征。傳統智庫通常是指為重要決策提供政策依據、數據依據的組織和個人,而現代新型智庫對智庫內涵進行了具體闡述,包括以下3個方面。第一,新型智庫服務于中國的國情,基于中國的制度建設而生,扎根于傳統社會科學研究,為黨和政府服務,并能提供相應的政策性依據。第二,新型智庫的包容性更加廣泛。新型智庫形式要與時俱進,而傳統智庫只可能存在于政府單獨設立的部門,且新型智庫在形式上、人員構成、政策來源上更加廣泛。例如,在2017年,中國科學院士增補了多名外籍院士,甚至有兩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第三,定義了新型智庫的類型。廣義的智庫只可能是大學研究室、中央級研究院等,現代化的新型智庫認為只要是為國家發展提供智力產品的機構都屬于新型智庫,能夠為傳統的圖書館智庫發展提供可能。總之,我國的新型智庫建設要符合發展實際,是國家軟實力的代表和象征。
2 新型智庫建設的作用和必要性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發展,新型智庫建設在知識服務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新型智庫建設在知識服務性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既有完善的信息采集、信息分析總結、信息提取和傳遞的能力,又有形成涉密、非涉密報告的能力,從而能夠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新型智庫知識服務性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新型智庫既可以為社會發展提供必要的依據,特別是重大的社會項目決策,這些決策依據在獲取需求后或者本身對社會現象進行分析時會自發形成一定的數據鏈,在接到任務時會直接以報告形式進行分析。此外,以新型智庫中的圖書館為例,圖書館本身是半官方的民間智囊,匯聚了大量的基礎社會科學信息,在國家、社會需要時完全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形成政策依據報告。此外,傳統智庫不是以政府為主導,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同時也缺乏一定的權威性,無法為政府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而新型智庫是以政府為主導,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有必要發展新型智庫,能夠為政府決策提供全面、具體的信息。
3 圖書館新型智庫建設知識服務分析
圖書館新型智庫建設知識服務研究具有一定的狹義性,這里的圖書館是指研究社會科學的社會意義上的圖書館機構,包括高校、研究所等在內的事業單位圖書館組織。本文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3.1 圖書館作為社會科學智庫的作用
圖書館作為智庫主要由于圖書館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非營利性質,能夠為相關研究提供充分的文獻理論和信息依據。長期以來,我國的圖書館事業一直是由政府和事業單位撥款,其在區域文化交流和知識共享方面具有豐富的運營經驗,例如,國家和各省市均有圖書館,各高校也有自己的圖書館,這些圖書館一直承擔著文獻信息服務工作,長期為各級政府相關部門、高校研究者等人士提供穩定和可持續的知識來源。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通常會將本校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研究成果收集到圖書館搜索目錄中,形成電子檔和紙質版檔案。這些研究成果是學者結合所學或者根據社會現象自發研究而形成的理論研究成果,通常具有課題性特征,對區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義。這些報告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但是圖書館作為新型智庫則打破了這種束縛,通過將各圖書館信息進行統一共享,能夠為學術成果共享提供豐富的學術理論來源。
3.2 圖書館作為新型智庫建設知識服務的可行性
新型智庫工作的整體流程是接到任務后,通過信息收集和分析,提供成果報告為需求方提供決策依據。圖書館可作為新型智庫建設知識服務的可行性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第一,圖書館是信息資源的存儲地和載體。現代圖書館已經不單單是紙質版數據的存儲地,其集紙媒、文字、圖片和聲音等多媒體于一體,完全可以實現在線搜集信息和在線提供信息,其基礎知識構成和引用通常還是以基礎學科為理論依據,因此圖書館本身就具備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第二,圖書館也是科研成果的載體。以高校圖書館為例,高校圖書館通常會搜集和保存本校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和研究成果。這些研究成果有時候就是需求方要求的可行性報告,例如,高校經管類學生以某地農村經濟發展為切入點,研究三農改革與側給制改革,其本身就是當地政府探索側給制與農村改革發展的結合點,滿足需求。第三,當前圖書館已經向數字化圖書館轉換,進行了一系列的數字化資源整合,在信息二次收集、科研成果復用等方面進行了自主探索并取得了很多成就。這些發展變化與新型智庫發展不謀而合,而且圖書館在成果保存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既可以作為基礎理論、基礎學科的紙媒保存,還可以實現成果數字化共享,縮短了成果發行的時間。
4 圖書館新型智庫建設的知識服務建設方向
4.1 直接提供信息服務
圖書館作為信息收集載體和信息資源直接提供智庫服務。直接提供智庫服務是圖書館一直承擔的基礎功能之一,國家和各省市圖書館部門為各級政府提供了穩定的政策信息來源和文獻提供方,而高校圖書館為各自學校提供了穩定的文化交流區域。事實上,發達國家的圖書館情報機構一直是政府智囊團的組成部分,但我國的圖書館長期以來只是被動地為一般讀者提供借閱服務,雖然在科學領域、社會研究領域也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是這種自發的便利水平還比較低。因此在新型智庫建設過程中,圖書館要扎根于本地資源,充分利用網絡形成數字化共享機制。事實上,隨著新型智庫建設的不斷發展,一些數字水平高、資源信息齊全的圖書館機構已經獨立發展成為單獨的智庫部門,因此圖書館機構要加強信息化建設,不能簡單地提供借閱服務,要利用現有技術和人力,將圖書館信息進行數字化,同時加強與其他圖書館的交流工作形成共享機構。此外,我國要提高圖書館的開放性,部分圖書館與其他圖書館共享機制雖然較為健全,但是這種共享只限于圖書館內部,需要信息收集方進入圖書館內才能搜索。這種信息提供方法過于局限,現代圖書館情報機構應該完善智庫服務方便機制,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提高信息的開放性。
4.2 提供信息和研究方向
提供基礎知識是圖書館機構一直承擔的任務,但是新型智庫條件下的圖書館建設應該由提供基礎知識和簡單歸類轉變為提供需求方定制信息服務和定題信息服務。傳統圖書館在收到需求方任務時,只是簡單地羅列出相關的文獻內容、成果信息以及簡單的分類。這種信息提供方式既沒有經過認真遴選,也沒有區別其他信息提供方的能力,而要建設信息智庫,圖書館就必須實現信息定制服務。在收到決策需求方任務時,圖書館機構可以根據需求方信息搜集的要求進行初次歸類,對重復的內容和信息進行二次歸檔,針對具體的要求還可以進行信息的總結和研究報告,這種信息提供方式才是現代智庫的必然選擇。例如,在提供基礎信息時,圖書館提供的信息要符合當前社會科學發展的研究現狀,并及時淘汰已經不符合現實的成果。同時,提供的信息不能只是基礎知識,如學術理論依據、正常理論依據、簡單的電子版等,而是要提供基于專利、標準、科研報告和政府報告在內的一系列信息服務。提供信息和研究方向要求圖書館要有專業的智庫部門從事信息搜集工作,且專業的人士要有信息遴選和調用能力,不在單純地提供參考信息服務,而是轉化為知識成果咨詢服務。事實上,頂級圖書館智庫已經有能力為圖書館成員提供專業范圍內的專題服務,由大而全轉化為小而精,例如,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圖書館館藏主要為政治經濟等人文社會科學題材,并有能力單獨提供單一范圍內的學術報告和人工專家級主題信息服務,具有前沿性的特征。
4.3 提供基礎情報和計量工作
圖書館作為信息智庫在基礎情報和計量工作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第一,圖書館本身是科研成果的信息存儲方和索引方。目前,圖書情報界所擅長的技術包括分類標引、本體與語義網、關聯數據、社會網絡分析、情報計量與可視化展現技術、數字資源長期保存技術和數據分析與管理等技術,可以在新型智庫中充分使用。當前,我國在形成科研成果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對現有的搜集信息進行大量的分析工作,使用現有的情報技術可以有效對信息進行整理,為形成智庫產品提供穩定的情報支持,而且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還可以隨時搜集最新的信息,如前沿的行業動態、最新的政府報告等。這些技術手段可以直接進行查詢,同時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刪減,選擇最為合適的情報收集技術手段,提高信息分析能力。第二,提供計量工作。圖書館本身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可以對學術成果進行獨立評判。隨著現代新型智庫建設的不斷發展,圖書館作為學術機構可以從自身實際出發進一步增加學術計量功能,一方面對本機構管轄的智庫成果進行專業性評判形成學術報告,并且將這種計量作為其他圖書館是否收錄的依據,另一方面還可以利用自身優勢,發表對其他智庫機構的評判成果,為整體智庫發展提供必要的決策依據。
4.4 構建知識體系,提高學術影響力
圖書館作為新型智庫,不能簡單地對基礎知識進行加工處理,而是要不斷構建自主知識體系,提高學術影響力。圖書館本身就可以看做是一個微型智庫體系,一方面存儲了海量的基礎知識,另一方面還匯集了大量的智庫成果、行業影響力、區域影響力。因此,圖書館智庫建設不僅僅是對外建設,更多的是挖掘自身內部優勢,例如,國家圖書館就有國家圖書館國情咨詢委員會,利用自身在圖書館和國情方面的優勢構建知識體系,一方面將所有內部的智庫產品進行數字化保存,另一方面通過舉辦學術論壇、沙龍講座等進行內部成果報告研究分析,并以智庫成果形式對外展示。其他圖書館情報機構也可以借鑒這種方式,一方面充分利用自身的學科優勢,例如,利用社會科學領域優勢加強信息的整理工作和構建立體知識體系,進而進行智庫建設。另一方面,如果自身無法舉辦學術會議,則聯合所在城市、所在區域和關聯單位共同舉辦講座和論壇等,利用專家優勢形成穩定的區域智庫體系,進而推動圖書館新型智庫快速發展。這種智庫建設方式具有普遍性,圖書館通常在區域內或者局部具有信息源的獨特性,可以充分挖掘自身條件,例如,在西部開發的過程中,西部各省圖書館完全可以利用自身擁有縣志的優勢,發掘自身本土的資源優勢。縣志是記錄當地人文和自然法則變化的最重要的資料,在進行學術研究時要對其進行充分利用,進而以西部開發為課題進行專業性知識構建,并形成智庫建議。
5 結 語
新型智庫是黨和國家進行民主決策的重要依據,深受黨和政府的關注。圖書館要抓住新型智庫的發展方向,利用自身在知識儲存、信息搜集、情報工具等方面的優勢,充分挖掘自身的潛質,努力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智庫發展體系,并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智庫成果。
主要參考文獻
[1]趙雪巖,彭焱.高校圖書館參與高校智庫建設與服務的優勢及路徑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6(22).
[2]張善杰,陳偉炯,陸亦愷,等.面向產業智庫需求的行業特色高校圖書館信息保障策略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6(1).
[3]王紅.圖書情報機構在國家智庫建設中的使命擔當與服務創新[J].圖書情報工作,2015(14).
[4]黃如花,李白楊,饒雪瑜.面向新型智庫建設的知識服務:圖書情報機構的新機遇[J].圖書館,2015(5).
[5]張善杰,陳偉炯,呂長紅,等.行業特色型高校圖情機構建立產業信息智庫的思考[J].現代情報,2016(10).
[6]呂長紅,陳偉炯,梁偉波,等.高校圖書館信息智庫構建研究——以上海海事大學圖書館為例[J].新世紀圖書館,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