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淼
摘 要: 探究教學是一種尊重學生自身主體性,讓學生作為研究者,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注重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合作是社會、個人發展的重要技能,且合作意識、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本文以蘇教版數學教材為依托,探究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及數學教學效率,全面發展學生的個人素質。
關鍵詞: 探究式教學;數學;應用
當前我國正處于教學模式的深刻變革之中,新版《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不僅包括單純的記憶、模仿,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才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重要方式。傳統的機械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當前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要求教師盡快改變教學模式,適應社會的發展。作為初中教育教學階段的重要組成內容,初中數學在初中教育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對學生數學能力進行培養的主要內容。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探究式教學模式進行應用,可使教學效果得以有效提升,可對學生數學能力進行更好培養。因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當積極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對探究式教學模式進行較好應用,從而使教學質量得以提升,促使學生得以更好發展.。
一、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操作特征
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的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操作特征為:前提測評-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師生歸納---練習反饋。
1、前提測評:
這一環節與傳統的五環教學中的“復習提問”完全不同,前者的著眼點是“助教”而后者則是“助學,旨在保證全班同學都具有探究新知識的認知前提。具體的做法是: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根據新知識的需要,根據對學生學習困難的預測,設計一份測評題。如在教學帶分數的加減法時,要測評學生分數的加減法的掌握情況,還要測評學生對帶分數分解的掌握情況。對于沒掌握的同學,教師要給予及時的補救。
2、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這兩個環節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將學生的學習引入到和現實情況基本一致或相類似的情境中并提出帶有一定困難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聯想思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好奇心, 使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系,促使學生由過去的機械接受向主動探究發展。
3、自主探究:
所謂的“探究”就是探索追究,探索即使多方尋找答案,多方變化事物以了解將會發生什么;追究即對一種事物、一種現象或一個問題追根到底。探究即對一種事物、一種現象或一個問題反復研究,它是一種有目的、有結果的親身實踐活動,是一種即體現人文精神、又體現人的智力和方法的綜合活動,也是一種促使知識發生、發展、創新的活動。
這一環節是探究式教學區別與其他教學的標志,具體做法是,教師要讓學生在問題情景中獨立探究新知,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教師是協作者,只進行畫龍點睛的引導,引導學生獨立發現、歸納類比。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建構意義的認知主體位置,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結合。
4、師生歸納:
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前提下,歸納總結是非常重要的,具體的操作可由學生完成或由教師完成或師生共同完成,由于學生在自主探究后形成的知識是不完整的,也不很深刻,不同的學生得到的結果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要不斷激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加深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
5、練習反饋:
這一環節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學生的分層練習及時反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及時給予矯正。練習題的編排應遵循低起點、密臺階、小坡度的原則,要防止一味的機械模仿,應逐步增強練習題的創造性因素,同時還要向學生提供機會對題目的條件結論進行改變,加強變式訓練。練習的方式我采用分層練習法,將全班同學分成A、B、C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達標級,按教學大綱要求設計,要使全體同學都能達到;第二層次為提高級,在達標級基礎上增加了分析層面的學習和變式練習;第三層次為優勝級,增加了新舊知識聯系的綜合層次練習。
二、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原則
首先,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應注意學生主動參與原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以學生為中心,應當以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為出發點,在此基礎上合理組織相關教學活動,積極鼓勵每名學生參與教學過程,通過主動探究使學生增長數學知識,使其數學能力得以提升。
其次,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應注意具體及抽象相結合原則。
第三,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應注意個體活動及集體活動相結合原則。
三、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一)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提升學生探究興趣
在初中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為能夠使探究式教學模式得以更好應用,取得較理想效果,首先,應當提升學生探究興趣,在此基礎上才能夠提升學生積極性,使其能夠在探究式教學中積極參與.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為能夠使學生興趣得以較好提升,可選擇創設教學情境方式,使學生能夠在具體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可對數學知識更好地理解,從而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使數學課堂教學能夠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二)通過合作交流加強組織探究
在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過程中,通過合作交流加強組織探究屬于核心內容,對課堂教學效果及教學目標會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及探究,同時還應當鼓勵學生加強合作交流,從而共同對相關數學知識進行探究.為能夠使這一目標得以實現,教師應當合理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及交流,作為數學教師應當在對學生個體差異及特點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合理分組,應當保證各個小組內學生能夠實現互補,能夠相互幫助,從而實現較好合作交流,共同對教師所提出的數學問題進行探究,通過共同努力將問題解決,最終使探究式教學能夠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三)通過合理評價激勵學生探究
在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學評價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通過評價可較好了解學生探究效果,并且能夠使學生認識到在問題探究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使其能夠在今后學習中獲得正確的努力方向.然而,在對學生進行評價過程中應當注意評價方法的選擇,注意選擇多元化評價方式,從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從而使學生能夠全面了解自己.在評價過程中,應當以激勵評價為主,提升學生自信心,使其能夠更加積極地進行探究學習,在今后探究學習過程中能夠進一步增強主動性,進而可使探究式教學模式得以更好開展。
在現代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探究式教學模式屬于應用十分廣泛的一種現代化教學方法,可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初中教師應當對該方法的應用原則準確把握,在此基礎上通過有效途徑實現探究式教學模式有效應用,使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達到更好的效果,進而對學生數學知識水平及能力進行更好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郭紅梅;淺談探究式教學模式[J];中學時代;2012年22期.
[2]金大和;運用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 打造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理科考試研究;2013年06期.
[3]董末葉;探究式教學模式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現代技能開發;2003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