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摘要:本文對遼寧省大連市某醫院生活熱水系統設計做基本的介紹,并針對本項目自身特點及所在區域氣候因素對不同系統做分析對比,確定最適合本項目的系統形式。
關鍵詞:空氣源;太陽能
一、系統概況
本項目建筑面積26582㎡,病床數264床,醫務人員400人,門診按700人/日設計,最大日熱水用水量為60噸,最大時熱水用水量為7.5噸,設計小時耗熱量為1420069KJ/h。
二、系統選擇
方案階段,甲方提出熱水系統采用太陽能系統形式,我則認為空氣源系統
更適合本項目。因此,我從設備投資、運行費用、安全隱患、運行管理、安裝位置及維護保養等方面做如下分析。
1、設備投資:同品質的太陽能系統與空氣源熱泵系統造價相差無幾,但是太陽能系統需要配置一套輔助熱源(100%負荷),總投資高出很多。
2、安全:空氣源熱泵系統是水電分離的加熱方式,而太陽能系統電輔助加熱時電加熱管與水為直接接觸的加熱方式,存在漏電等安全隱患。另外太陽能系統的集熱管或集熱片等部件在風暴天極易刮落,有人身傷害隱患。
3、運行費用:人們常認為太陽能系統運行費用為零,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太陽能系統在陰雨雪天、霧天或夜晚無法工作(每年約120天),只能依靠電輔助系統工作(針對本工程,一天耗電費用約2649元,全年陰雨雪天耗電費用約31.8萬元);在冬季有陽光時,常規配置的太陽能系統也只能將水加熱到30℃左右,如需將溫度提升到50℃,只能依靠電輔助系統(針對本工程,每年冬季電輔助費用約17.7萬元)。此外,太陽能系統占地面積較大,室外管路較長,管路防凍電伴熱帶耗電功率很大,整個冬季均需全天候開啟,要消耗大量的電能(針對本工程冬季管道伴熱每天耗電量:電伴熱帶約200米×45W/米=9Kw,管道電伴熱費用約2.6萬元)。綜上所述,本工程采用太陽能系統,全年運行費用約為52.1萬元。
4、運行管理:太陽能系統只能在晴天工作,且反向散熱的特點使其在無陽光時散發熱量,同時由于部件易老化,更換維修等運行管理很繁雜。空氣源熱泵機組適用溫度范圍在-20℃~50℃,能全天24小時充分利用空氣中的熱量制取熱水,白天、晚上、陰雨天均可正常工作,而且機組故障率極低,基本上可以無人值守,管理上便捷、輕松。
5、安裝位置:熱泵機組使用不受地點限制,而且占地空間很小,僅為達到同等供熱效果所需太陽能熱水器占地面積的1/9,任何有空氣流通的地方均可;而太陽能集熱設備必須設置在有陽光直射的地方。
6、維修維護:空氣源熱泵機組具有模塊化功能,故障率低,無易損件,維修率低。太陽能真空管夏季易因高溫炸裂,冬季易因低溫凍裂;抗風能力較差,易損件多,維修頻繁,更換配件及維護成本高。
7、使用壽命:熱泵機組使用年限可達15年,太陽能的真空管使用年限僅在5~8年。且真空管吸收熱量能力在2年后就逐年衰減,制熱能力急劇下降。
通過以上比較可得出結論,本工程熱水系統采用空氣源熱泵形式更為經濟合理。空氣源系統設計水量60T/天、水溫50±5℃;設置一座有效容積為48m3的加熱水箱、一座有效容積為12m3的儲熱水箱,系統為全自動運行方式,通過溫控電動閥的互相切換完成系統運行。
三、空氣源熱泵的原理
空氣源熱泵機組設備內置吸熱介質—制冷劑(俗稱冷媒),它在液化的狀態下溫度低于-20℃,與外界溫度存在著溫差,因此,冷媒可吸收外界的熱能,在蒸發器內部蒸發汽化,通過空氣源熱泵機組中壓縮機的工作提高冷媒的溫度,再通過冷凝器使冷媒從汽化狀態轉化為液化狀態,在轉化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傳遞給水箱中的儲備水,使水溫升高,達到制備熱水的目的。
四、空氣源熱泵系統的組成
空氣源熱泵系統主要由四部分構成,分別是壓縮機、散熱盤管(俗稱冷凝器)、膨脹閥、吸熱盤管(俗稱蒸發器)。和冰箱一樣,空氣源熱泵也是利用壓縮機驅動管道內的制冷劑循環流動,不斷的蒸發冷凝,通過制冷劑溫差吸熱和壓縮機壓縮制熱后,把外界的熱量源源不斷的聚集到空氣源熱泵主機上的加熱盤管上,再經過導熱材料使儲水器中的水溫迅速上升。熱水經循環管路送入終端用戶室內。
五、設計空氣源熱泵系統特點
1、為北方寒冷氣候地區量身定做,采用制冷劑(冷媒)與添加劑混合,可以在-15℃環境運行。
2、自身標配電輔助系統,自動控制,可以根據環境及使用要求任意設定啟動溫度,節省能源,節約成本。
3、空氣源熱泵的蒸發器采用波紋翅片結構,表面不開窗,平均換熱面積增大30%,翅片間距大有利于化霜。內設四排換熱管,增強換熱效果。
4、獨特的冷凝器:采用先進技術,內部為銅翼管,具有體積小,使用時間長的特點,有效防止水罐結垢。
結語
該項目于2012年5月完成施工圖實際,2013年10月投入使用,熱水系統運行良好,得到了業主的好評。
參考文獻
[1]《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2]《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二版)
(作者單位:大連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