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陳和西是當代南方風景畫派的領軍人,如何在油畫中尋找到恰當的方式并借以抒發蓬勃的情感,陳和西在油畫創作上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探索之路,并堅持不懈,保持著對藝術生命力的追求和獨特思考,融入西方傳統繪畫技巧,創造性地結合中國畫意境之美,忠實于描繪樸實的南方田園意象,運用底色作畫,展現出獨特的繪畫語言和人文情懷。
關鍵詞:陳和西;油畫;底色;技法;繪畫
一、背景
陳和西是當代南方油畫風景的代表人物,經過數十年的探索與創新,他在這一領域已然開拓出呼應內心的繪畫風格和技法語言,并成就斐然,尤其是他的底色作畫。事實上,油畫這一門源起于西方的畫種,底色的運用在其萌芽之初就作出了實踐。從最早的坦培拉繪畫到古典油畫,盡管大都是作為材料基底而出現,或層層罩染以強化肌理、加強明暗對比、豐富色層,但正是這種微妙奇特的效果為后來底色的探索發展了更多的可能性。提香、魯本斯、卡拉瓦喬、庫爾貝、德加、塞尚、博納爾等許多畫家都有在色底上作畫的習慣,因為這種技法可以為畫面帶來很多好處,比如迅速形成明暗關系、統一色調、顯現豐富的視覺效果,帶來意想不到的繪畫感受等。隨著材料運用的多樣與創新,現代繪畫在此基礎上,突破了傳統技法,藝術表現更為靈活,繪畫語言更為鮮明,筆觸的釋放、豐富的肌理,為創作提供源源不斷、不可預知的可能性。陳和西探索的底色作畫的路子在大眾化的藝術大流中顯現了它的獨特價值和長久生命力,當然,這離不開畫家的自身的藝術修養與環境造就的人文情懷。
二、陳和西簡介
陳和西,1953 年 10 月出生,祖籍湖南瀏陽。1982 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現為湖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油畫風景研究會會長,中國南方油畫山水畫派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理事。美術作品曾入選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1]其油畫創作經過單色底、復色底、花色底的探索,形成了個人特征鮮明的繪畫風格。
三、陳和西油畫底色品格
陳和西對于底色的運用已經到了化為我物的地步,多年的探索使他更容易敏感地找到表達對象與底色之間的色彩、明暗、造型等內在聯系,靈活地創作出獨特不可復制的藝術作品。他的花色底表現出了一種內涵豐富而寧靜和諧的基調,內在的情感表達沖動和意境氛圍決定了底色的色彩走向。他的繪畫作品中,畫面色彩統一而富于變化,內容與形式并存,想象與理性齊驅。席勒曾把現代人比作失去本質和諧的無數獨立碎片,在審美教育書簡中提到,希臘人具有完美的的審美創造力。“他們同時擁有完美的形式和內容,同時從事哲學思考和形象創造,他們同時是溫柔而剛健的人,把想象的青春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結合在一種完美的人性里。”[2]在陳和西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他的作品與生活各個方面的本質和諧。
(一)悠遠田園的意境感染
畫者總會對印象深刻的環境有著強烈的表達欲望,陳和西的創作靈感則來源于他生長的土壤,曠野田園、寧靜悠遠。他把對生活的細微觀察轉化成主觀獨特的藝術美。法國藝術家瓦克爾認為,在藝術創作中,只有材料與技法而沒有意象表達的精神內涵,作品是空洞而華而不實的,只有豐富的精神內容卻沒有材料與技法恰當表現,亦是難以引起觀眾的共鳴與廣為流傳。[3]陳和西在底色技法上上大膽使用傳統中國畫的筆墨技巧,發掘扇形筆的工具特點,運用皴擦筆法,在物象與底色之間自由度量。恰到好處的大片留白或平涂,加上散點透視的觀察方法,體現出中國傳統寫意的精妙以及人文精神和田園情懷。
(二)樸實無華的南方品格
中西結合是近現代國人一直在探索的問題,陳和西的理念在畫面中所表現出的是一種浪漫的南方田園情境。通過對事物的觀察,在腦海中創造出獨特的意象,由于底色的配合,不同的偶然的色彩碰撞總能與現實中存在的情境迸發出精彩的瞬間,給他帶來很多潛在的可能性,從而勾勒出一幅幅妙不可言的藝術作品,引領欣賞者進入現實與精神的交互地帶,產生思想共鳴。如作品《拾果子》以深棕的底色和黑白對比營造厚重樸實的氛圍,帶動全幅畫面的色調。果籃、背景的枝葉以及人物的衣著和膚色都在此基礎上得到了充分的情感展現,運用扇形筆自由生動的筆觸與底色發生關系來控制和把握畫面的節奏,厚薄兼施、肌理豐富、不拘泥細節刻畫,畫面整體協調耐人尋味,訴說著勞作者的辛勤,一股濃郁的南方鄉情盤踞在觀者心中。
(三)勤勞自信的東方精神
陳和西眼中注重的是勤勞自信的傳統東方精神。他將這種精神搬入繪畫作品,也傳遞在生活的每個角落。他強調團隊力量,強調群體氛圍對藝術創作的影響力。強調生無全才,勤勞堅持方才能馬踏平川。他強調奉獻精神,生活與藝術付出必有所得。陳和西的繪畫作品中,多見院子、池塘、集市、村落小景、餐廳等平凡小景。他描繪田園景色點綴勞作的農民、畫餐廳表達中國傳統的待客之道、畫公雞勤懇報曉等。近兩年的少許人物畫中,大膽使用華麗的色彩,取用僧人仕女的題材,傳統文化作為底蘊,拙見倔強與堅韌之意,透露出東方人的文化自信。
四、結語
陳和西在底色的探索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在他看來,油畫技法的運用并不在于其本身的固有價值,而是這種技法所帶來的人文情懷的拓展。正是通過底色技法的發掘與運用,使陳和西的油畫作品透露出更深的人文底蘊,也使其藝術作品更加富于藝術魅力。陳和西所有的創作活動都與性格相關,與環境相關。他敢于洞察生活,用自己的思考發現美、創造美。而不是固化前人的創作公式。在底色創作上,陳和西具有勇敢的智慧力量。
參考文獻
[1]曾彬.底色作畫的當代演繹——陳和西的寫生與創作[J].美術大觀,2017,(08):16-27.
[2](德)席勒著,張玉能譯.審美教育書簡[M].譯林出版社,2009.
[3]曾云黛.關于寫意油畫技法的意象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
符青(1996—),女,湖南益陽人,2017年畢業于湖南城市學院,現為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17級研究生,主修油畫。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