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 張瓊瓊
摘 要:我國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一環,以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為目標。整體而言,我國創新創業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教育理念滯后,教育模式落后,師資力量匱乏,教育方法陳舊。在新形勢下,我國創新創業教育應更新教育理念,重塑教育模式,注重師資培養,從教學原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機制等方面加大教改力度,加強軟環境支持。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創造能力
一、我國創新創業現狀
我國創新創業起源于改革開放,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創新創業教育和創新創業研究都取得顯著成效。一系列創新創業學術會議相繼召開,一些創新創業教育項目開始實施,諸多創新創業支持政策相繼出臺,創新創業文化氛圍日漸濃厚,不少學校建立了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機構和研究中心,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初成系列,教學方法日漸完善,教學項目不斷增加,教材建設初具規模。我國創新創業教育以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為目標,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是知識經濟時代對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實現大學生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創新創業型人才是實現“創新型國家”重大戰略的關鍵一環,而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要以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核心,全面塑造大學生創新創業品質。
二、我國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我國創新創業教育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整體還處于起步階段,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遠未達到國家人才戰略的要求,其對實現創新型國家目標的作用還非常有限,多數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仍處于空缺狀態或者流于形式,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走過場。
首先,教育理念滯后,功利化、簡單化教育傾向嚴重,培養目標不清。目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功利化簡單化傾向嚴重,誤認為創新創業是未就業大學生的一種無奈之舉,把大學生創新創業等同于擺地攤式的活動;誤認為創新創業教育是學工部門、招生就業部門的工作,把創新創業教育簡化為就業培訓和崗前培訓。
其次,教育模式落后。有學者把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的模式歸納為三種:課堂式創業教育、實踐式創業教育、綜合式創業教育。實際上,這三種教育模式并沒有截然區分開來,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仍然是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的延續和翻版。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談不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當下的創新創業教育也仍然是以考試為考核方法,以灌輸知識為手段,以教師、課堂、教為特征,知行分離。
最后,創業教育方法落后。我國傳統創業教育方法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聽、滿堂灌、照單收”,這種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單向灌輸的教學方式已遠不能滿足創新創業教育的需要。
三、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趨勢
國外發達國家創新創業的活躍與其教育制度密不可分,而其創新創業教育的高度發達根源于其健全的教育機制。結合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經驗,我國創新創業教育應當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革:
(一)更新教育理念
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萌發于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更多的是作為緩解就業壓力的權宜之計,創新創業學科尚未完全建立。但是,在知識經濟時代特征越來越明顯的今天,我國大力發展創新創業教育具有必要性、緊迫性,因此,要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深化,同時轉變明確創新創業的學科地位,使高校從知識傳承型轉向知識創造型,從就業教育轉向創業教育,從而使大學成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成長的搖籃
(二)重塑教育模式
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應以塑造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格為目的,堅持創造本位,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導向,區別于單純的技能教育和知識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精神、創業能力和創優品格,通過創業特質教育、創業知識教育、創業技能教育,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造精神、創業能力和創優品質的大學生。
(三)注重師資培養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師應具有學術性和專業實踐性兩大主要特質,即要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健全的綜合知識結構、熟練的專業技能以及較強的實踐操作示范能力,并能善于捕捉和挖掘學生創業潛質。在新形勢下,創新創業教育要求教師走出課堂,走進社會,搜集案例資源,豐富教師自身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工作效率和組織管理能力。
(四)加大教改力度
在教學內容方面,市場經濟下大學教育培養多樣化人才的目標和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學方法,都要求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設置要突破傳統的固定的統一模式,要求改變傳統教學內容中課程設置過分偏重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忽視應用性的弊端。
在教學方法方面,充分激發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主動性,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思想獨立性,提高教師對學生成才的主動關注,提高學校辦學資源的優化配置。
(五)加大軟環境支持
優良的軟環境對于創新創業極為重要,包括健全的國家和地方法律政策,濃厚的創新創業人文環境等。尤其是在我國創新創業文化氛圍尚不濃厚的背景下,加強創新創業宣傳,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創新創業的支持力度,為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氛圍,培育肥沃的社會土壤,進一步喚醒師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激發教師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熱情,非常迫切。在國家、地方現有的創業優惠政策的基礎上,應再提供一些優惠便利條件。
另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離不開企業的支持,尤其是實踐性教學更應該在企業的合作下完成。企業在接收學生進行實踐教學,為學校提供兼職教師,共同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優化現在已經建立的創新創業示范園,建立創業孵化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建立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
參考文獻
[1]汪泳.高校創新創業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制度分析[J].黑龍江教育,2009(9)
[2]王麗娟.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2(10)
[3]黃新敏.“多元化,立體式”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4(24)
作者簡介
趙旭,山東協和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系2015級學生。
張瓊瓊,通訊作者,山東協和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系教師,講師、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
(作者單位:山東協和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