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青松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地礦事業也在進步,因為,地礦事業的主要工作需要由國家的宏觀政策引領。文章結合某省地礦局發展的現狀,自身具有的優勢和缺點,對其未來和地方經濟建設結合點的發展做了較為詳細的分析,探究出相關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地礦事業;地方經濟;企業發展戰略
一般來講,地方地礦事業部的前身是地質部某個省區的辦事處,在經過改革后,地礦事業的發展又遇到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為了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將地礦事業發展成人人仰望的單位,達到更加輝煌的時刻,必須要走出適合自身成長的道路,而且這條道路是需要不斷開拓的,還要將地礦事業和地方經濟發展結合起來,才能更有利的使地礦事業推廣擴大。
1優勢及市場需求分析
優勢可以分為兩種,即內部優勢和外部優勢:
(1)內部優勢。也可以稱為自身優勢,應該著重考慮這部分,因為是不可改變的,深入探究我們會發現,四川省地礦事業在管理機制、人才培養、固定資產的管理、資質證明等方面都需要改革性的改變。人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源動力,也是發展的關鍵因素,管理制度等應該人性化,才能使人才更好的工作,享受工作。要通過集合多方資源,比如人力、物力、財力等,來加大對地礦的投入和開發,使這個主要產業順利發展,從而帶動其他事業的進步。
(2)外部優勢。該省有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礦地質條件資源得天獨厚,礦產種類齊全,是國家確定的19個重點礦區之一,還是國家確定的3個重點找礦靶區之一,還是被國家國土資源局重點資源保障和考察的示范保護區,四川省的地礦事業已經被國家領導高度重視,也是國家地礦發展強有力的后援。可以這樣說,礦產資源的勘查和開發在該省的地位是其它事業無法比擬的,在這樣的環境中,管理人員應該認真思考,慎重決策,把握時機,找準突破口,發揚優勢,將地礦事業發展壯大,實現改革以來的宏偉目標,使地礦事業更好的推動社會以及地區的經濟發展,為大家全方位服務。
2結合點的展望
在地礦事業歸屬地區管理后,結合國家新政策,遵守科學發展觀的標準,地礦管理者應該把握好地質工作的前進道路,在積極思考與探究中,尋找出事業發展的突破口也是結合點。這種情況下,應該突破傳統的思維,為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合理的戰略規劃,服務體系規劃,使地質工作人員成為地區的示范性員工,引領著當地人民的心,盡自己所能,使地質工作更好的推動地區經濟建設,也同時在社會發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根據地區的實際情況,將地礦事業和地方經濟發展的結合點做出了以下展望:
2.1礦業開發
該省雖然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但是并不是礦產資源強省,同時,四川省的礦產資源的勘查與開發具有無限的潛力。近年來,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城鎮化的推進,礦產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此前,該省雖然開發出來的礦產數量有限,但是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不僅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也推動了地方的經濟發展。在分享喜悅的同時,我們還要認真的總結反思:礦產的開發固然重要,必須要突破傳統的想法,將地勛單位的優勢是找礦這種想法排除。全面理解采礦、開礦,將采礦和開礦的道路結合起來,把礦業的開發放在首位。其次,還要認真篩選。根據市場需求情況、環境自身情況,開發合適的礦產品種,使銷路更廣泛,利益最大化。必要堅持改革。制度應該通過現實中的企業制度來完善,通過合資的方式組建,不要單一融資的形式。最后,還要對已經開采出來的礦品進行深加工。剛開采出來的礦品,有的價值不高,可以根據再加工的形式,使產品利益最大化。未來的道路,任重道遠,如何使礦產事業再次飛黃騰達,需要一定的時間,一定的路程去完成。
2.2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產業是一個有無限前景,且市場十分廣闊,也是可以為人民帶來利益,為社會發展做貢獻的產業。測繪、管線、樁基檢測、城鎮建設等專業都包含在地理信息產業中,豐富的專業也是地勛單位的一大優勢。為了使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壯大,必須要全面了解其巨大的潛力所在,在老城區改造、農村城鎮化發展的進程中,地理信息的發展空間更加廣闊,再加上城市公路建設,市政建設等工程的開展,更為地理信息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機遇。第二,進行資源整合。城鎮建設是一項巨大工程,也是具有高度綜合性和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地理信息產業設備完整且功能齊全,這就需要全面集中專業,全力進行資源整合。第三,使用尖端設備。地理信息產業需要很多高新技術,需要專業的技術人才和適當的環境,還需要投入尖端的設備。第四,立足城鎮。地理信息產業的建設重點在城鎮,要以城鎮建設為中心,使服務質量更高。
2.3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在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引導下,貫徹執行國家基本國策,還要主動落實“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模式。在推動地礦事業發展,國家資源協調統一,對礦產資源及時保護,應該制定相關規劃的總體發展戰略。從而建立具有地方經濟特色的礦產體系,加強對礦產地區的勘測和保護,將礦產資源的開采和保護共同進行。逐漸建成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礦產資源管理體制,并使礦業市場的管理規劃進一步完善和提高,有效提高服務水平。結合地區的經濟發展與使用需求,從礦產資源的勘測、開發、加工、使用、保護等環節做總體的規劃部署,為以后的地區礦產管理工作起到示范性作用,也是有關部門對礦產資源進行宏觀指導和管理的重要標準。要根據地區礦產資源的潛力,統一部署勘測工作,要標明重點考察的地點,在環境保護的同時對地質進行勘查時,要結合市場的需求,盡量提高經濟效益。在為礦產資源做總體規劃的同時,還要對礦產資源進行評估。
2.4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及環境地質
在這方面,地勛單位可以根據自身的優勢,使產業擴大。比如可以擴大到地質災害評估、治理、地質環境監測等。在對可能發生的災害進行評估時,還要構思一定的解決辦法。在對災害進行治理時,應該根據環境實際特點,綜合考慮解決方案,施工一定要細致,提高工程質量。在進行環境勘測時,首先要掌握國家的方針政策,還要具備相關專業知識,有科學依據的分析地質元素及地質元素對環境的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為當地政府在環境治理戰略計劃上提供依據。在實施具體的環境戰略工作時,充分利用其設備齊全、技術力量雄厚、人員充足等優勢,嚴格服從政府等有關部門制定的戰略計劃,通過公開競標的方式獲取項目,從而對項目進行治理。在這種情況下,既可以利用人才的優勢,又可以不用投入大量的資金,就可以產生比較大的經濟效益,這樣一舉多得的行為,可以使地礦事業更加強大。
地礦事業單位必須有堅定的思想觀,拓寬服務領域,和農村城鎮化建設,將產業與態環境建設等結合起來,滿足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開展農業地質、城市地質等,為環境保護提供建設服務支持。地勛單位在不斷發展中已經逐漸占領大部分市場,從全局考慮,重點探究專業技術,將地礦事業不斷發展壯大,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充分發揮優勢,打破現有局面,更進一步占領市場并拓寬可工作領域,既能更好的為地方經濟發展做貢獻,也有利于地礦事業的發展。
結語
我國的經濟條件雖然已經在進步,但是還需通過地礦事業與地方經濟建設相結合使地礦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打破傳統觀念,積極主動融入社會,與地方經濟建設結合,找到市場突破口。還要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制定好總體的戰略規劃和思想目標,兩者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小烈.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 繼續把地礦事業推向前進[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9,22(02):13-15+46.
[2]張舉鋼,牛樹銀,劉泰峰.加強地礦專業學科建設為國土資源行業和地方經濟建設服務[J].中國地質教育,2006(04):36-38.
[3]李蕓.圍繞地方經濟發展 做地礦經濟大文章[J].社科縱橫,2003(02):18-19.
(作者單位: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四地質礦產調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