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近代社會人們的發展和生存等問題,全球人民對世界各地的資源進行了瘋狂的開采,地球環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壞,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環境問題和氣候變化。為了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環保的號召,建設美麗中國,全社會各個領域的人們應團結起來,共同創建更加綠色,更加和諧的新中國。在金融領域里,實現我國綠色金融的和諧、健康發展成為每一個金融工作者的最高要求。想要推動我國綠色金融良好的、迅速地發展,離不開金融工作者和全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積極弘揚我國的環境文化,盡最大努力宣傳生態文明,把我國創建成一個環境和諧、精神文明的國家。
關鍵詞:綠色金融;發展;政策;建議
一、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的現狀
首先,綠色金融所倡導的是環境經濟,對應與我國的科學發展觀。從幾十年前開始,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對資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各種各樣的不可在生資源受到了大量的開采,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枯竭現象。由于自然資源受到了嚴重的破壞,環境也因為自然資源的流失出現嚴重的問題,繼而引發了水土流失等嚴重的自然災害,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不利影響。隨著環境問題的影響日益加劇,人類開始注意到身邊的環境正在發生變化,從而開始注重于周邊環境的保護。在二十世紀后,由于環境問題所引發的氣候問題日益加劇,氣候變化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人們開始越來越多的關注全國各地的氣候問題。有關人士開始提出以節能減排為主的低碳經濟,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在這種保護環境的氛圍下,綠色金融從開始的無人問津,到逐漸被人熟知,再到想在的被人們高度贊賞和重視。綠色金融從字面意思上講就是經濟學和金融學與環境科學相交流的產物。不僅僅要大力發展綠色科學,還要保證經濟發展能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綠色金融對社會企業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倡導綠色金融是每一個企業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綠色金融在一定程度上雖然不會直接對環境產生積極的影響,但卻將一些環境因素帶入到經營之中。我國通過大量的政策對一些低碳環保的企業予以鼓勵和支持,對于一些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企業予以約束。通過這些政策通過企業運營,積極的保護環境。綠色金融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環境問題,還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助力,在金融企業的各個方面提供了創新和發展,企業通過種種政策的影響下逐漸改變經營模式,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為了積極貫徹落實企業的綠色金融政策,國家和相關部門還為此提供了大量的綠色資源,極大的提高了企業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也盡最大努力減小了對環境的污染,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響應國家的號召。綠色金融在這種環境下能努力的取得發展和進步,能夠滿足現代社會人們的物資需求,同時盡可能地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二、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的相關建議
1、建立綠色金融的法律法規和機制,完善制度和保障
從我國立法和法制建設等多個角度入手,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綠色金融的制度保障。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種種政策和制度還不夠完善,法律法規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為了積極的、有效的保護我國環境,立法機關逐漸通過了種種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環境保護法和相關政策在近些年來的全國各地廣泛實施,保證每個人都能做到環境保護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什么是綠色金融法,綠色金融法指的是將環境保護融合到經濟發展之中,不能為了經濟發展犧牲我們身邊的自然環境,也不能為了保護環境放棄經濟發展。將保護環境有效的融入經濟發展之中,成為每一個環保企業追求的目標。國家和相關部門頒布的環境保護法,有力的影響了社會各個領域人士的環保意識,并且極大的約束了企業和個人的行為,盡最大努力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好我們乃以生存的地球。在環境保護法和綠色金融法等法律頒布的同時,我國還相繼頒布了新的法律法規,對上面兩個法律所表現的不足之處予以修正和補充,不斷的完善綠色金融的法律體系,盡最大努力保護好我國的經濟和環境。在制度方面,努力完善綠色金融的獎勵和監管機制,努力做到有保有壓。對于獎勵制度,國家和相關的企業應該制定一定的措施,積極引導相關的企業和內部的工作者,在企業運營發展和日常工作中注重低碳環保的發展策略,注重環保產品和產業的發展,引導一定的資金流入,這些領域同時對金融行業實行一定的政策扶持,通過這些政策的扶持和資金等資源的注入,努力提高企業員工的自主勞動性,和企業本身的環境責任感,在接受政府扶持的同時努力推動綠色金融產品服務的發展。國家和企業通過一定的獎勵機制,努力將金融行業的綠色金融目標逐漸傳揚至整個社會,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起來。對于監管機制,國家和相關部門制定了相應的機制來約束金融機構信貸業務和證券業務的發展,保證信貸業務和證券業務通過嚴格的制度監督和審查,形成一個統一的考察體系,通過社交媒體報紙等多個渠道反應給社會大眾,通過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監管促使金融行業向綠色金融的方向發展。
2.開拓金融領域的創新工作、豐富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
銀行業方面,要繼續發展和完善綠色信貸、在行業劃分、環境風險等級,綠色金融統計等方面形成統一的標準。銀行業根據低碳環保等產業的特點,在銀行的種種業務中提出改革和創新。例如銀行日常辦理的貸款額度、貸款定價等方面。銀行還可以自主開發一些新型的環保理財產品,在促進銀行經濟發展的同時,貫徹落實綠色金融的發展理念。保險業方面,在推動經濟綠色發展的前提下,努力追求金融探索,在原有的基礎上追求更好更快的發展。對滿足環保要求的組織和個人,需要通過構建良好的金融服務體系來降低人們的生活難度。在證券業務中,在滿足事業環保要求的基礎性服務下,需要同時設置低碳環保經濟的模塊化體系。企業發展融匯結構中的模塊結構,需要在達到市場經濟體系要求下進行融資建設。在符合環境保護工作標準的工作中進行環境保護評價工作構建相對完整的環境保護評估機制。
參考文獻
[1]董艷芳.我國綠色金融產品發展的國際借鑒問題探討[J].中國商論,2017,(27):40-41.
[2]穆紅梅,王菊香.銀行業綠色金融發展的現狀與對策——以興業銀行為例[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03):24-29.
[3]鄒玉瑩.對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的現狀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7,(15):72-73.
[4]劉鈺俊.綠色金融發展現狀、需關注問題及建議[J].金融與經濟,2017,(01):76-78.
作者簡介
趙婧羽,性別:女,出生年月日:2000年07月14日,民族:漢族,籍貫:陜西省渭南市。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