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彬 黨珠月
摘 要:應用集成協同PSO算法能夠提升物流車輛的速度,優化運輸成本。基于此,本文闡述了車輛物流配送路徑的優化原則,同時將集成協同PSO算法中的標準算法、優化算法的內容,應用到基于集成協同PSO算法的車輛路徑優化仿真設計,來提升路徑搜索的準確性。通過論述以上內容,來為技術人員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集成協同PSO算法;車輛路徑;仿真模型
引言:市場經濟的發展,促使物流運輸技術進步,物流配送業迎來了黃金時期。物流車輛在配送貨物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可以提升配送速度的內容,比如選擇最佳配送路線,能夠實現提升速度和經濟效益的目標。為了幫助物流車輛選擇出最佳路線,要使用集成協同PSO算法,來不斷提升車輛的配送速度和質量,進而降低物流的配送成本。
1關于車輛物流配送路徑的優化原則
從物流中心出發,每個車輛都有多個配送貨物的點,這些點的位置固定,車輛的載重量固定,需要選取最佳路線,使車輛的運輸距離最合理,進而實現以下目標:第一,一條線路上的所有點需求量之和要小于車輛總承載量;第二,一條線路的長度要小于車輛的最大行駛距離;第三,一條線路上擁有一輛車送貨。
根據以上與要求,本文建立的車輛優化路徑的數學模型:
配送中心有M輛車,承重量為(1.2.3.4....M),其中,一次最大配送路程為L,需求點的貨物需求量為(i=1.2.3.3...L),配送中心距每個中心點的路段長度用J代表,J(1.2.3.4....L)。設定M輛車的配送距離為m,m=0代表車輛未被使用。所有的車輛行駛的路徑長度使用集合來表示,需求點在路徑K中,依次排列的順序為i集合,當k=0的時候,用來表示物流中心,可以建立以下模型:
(A)
這個模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算法來指代車輛配送路線的各項內容,比如,A代表最短的目標路線,B代表路徑需求點的集合,C代表第M輛車的貨物需求。當M大于1的時候,汽車需要參加配送;當M的貨物量小于1的時候,代表未使用輛車。
2集成協同PSO算法的內容
集成系統PSO算法是將群體中的所有個體當做空間中的一個點,這些點在可以在空間中進行運動,并按照移動速度,來做出相應的調整。PSO算法就是按照不同對空間的適應程度,實現個體位移到環境最優處,來解決點的空間移動問題[1]。
在POS算法中,使用點來確定空間運動問題,使得每一個點的狀態處于目標函數最優值,可以用“D”維度代表一個目標搜索空間,在這個空間中,由N個點組成一個集合,這個集合中,第t個點的位置與移動速度可以使用公式表示:
在進行POS的算法過程中,首先要計算出某個點的位置及移動速度,然后根據迭代關系計算出最優解,在每一次迭代中,點都可通過跟蹤空間的兩個極值來不斷提升自己的速度和位置。在這個過程中,擁有一個極值是點的本身所具有的最優解,也稱之為個體極值。通過集合來表示:Pi(t)=(pi1(t),pi2(t),pid(t));另一個極值是整個粒子群到目前為止找到的最優解,稱為全局極值,表示為:Pg(t)=(pg1(t),pg2(t),pgd(t))。當計算出第t+1次迭代的速度時,粒子i根據以上規則來不斷更新速度和位置。
3集成協同PSO算法的車輛路徑優化設計
3.1原配送線路情況
某運輸公司主要給批發市場供應貨物,主要分為大客戶和小客戶。小客戶的需求具有時間和不確定性的特點,一般會采用共同配送運輸的方法,來運輸貨物。而大客戶是批發市場,配送過程中,會經過10個點,比如超市、商場等。該公司擁有3輛半噸的貨車和2輛1.5噸的小貨車,若車輛不夠,可以租借車輛。
該公司的大客戶貨物需求穩定,但卻沒有固定的配送路線,一般由司機決定。這樣一來,配送路線缺乏合理性,運送的距離較長,車輛在作業的時候,消耗的時間過多,導致速度慢,再加上無法充分利用車輛配載容積,使得配送的過程中出現人力和物力的浪費現象,影響了公司的經濟效益。
3.2基于POS算法的物流配送路線的優化方法
為了規劃出合理的路線,需考慮以下幾個內容:
(1)配送中心、各服務點、運輸線路的具體位置;
(2)運輸車輛的路徑、貨物運輸的時間限制、道路順暢情況;
(3)每個客戶只能由一輛配送車輛送貨;每輛車配送總里程不超過其最大行駛距離;
根據以上內容,設計出商品配送中心到所有的物流節點之前距離,并計算出不同路線的時間與成本,通過對比,選擇出最佳路線。
使用M=0來代表換公司的配送中心,車輛的最大容量為Q=0.8,由于公司的所有輛車都在生產中,初始化群體的個數為n=30,學習因子為c1=2、c2=2。需求點和配送中心的最短距離數據為:第10個配送點最短距離是24.9km,第1個配送點(配送中心)距離為0km。
3.3算法實現
(1)初始化編碼。通過編碼,來求出車輛的最佳路徑,針對10個配送點與4輛車來進行規劃,使用1-10來表示每個點的運動狀態X(x1、x2、x3.....xn),生成的整數使用車輛來實現配送,然后進行貨物的運輸,其中,編程的重點是每個點中,找出“M=0”代表配送中心。基于POS計算,來選擇出最優化的路線,并根據上文中的(A)算法,計算出車輛配送的目標函數,最后計算出點的速度和位置。
(2)循環內適應法。和初始數據相比,(A)公式中的點速度代表著配送方案,即目標函數;
(3)優化循環內部及全局。空間內部的點適應度需要按照已知的最優適應度來比較,進而選出最佳的運動狀態;
(4)同時實驗分析,確定10個節點的最優解,得出的最佳路線是:車輛一,0-6-1-0;車輛二,0-1-0;車輛三,0-2-3-5-0。總體車輛的行程為201.3km。
結論:綜上所述,集成協同PSO算法能夠優化車輛路徑。在此基礎上,基于POS計算,計算出車輛配送的目標函數,選擇最佳的速度和位置;同時,通過結合物流運輸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明確商品配送距離,能夠規劃出合理路線。因此,物流車輛使用集成協同PSO算法,能夠減低配送成本。
參考文獻
[1]楚湘華.基于群集智能的最優化算法研究及其應用[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4.
[2]韓國華.基于高清視頻處理技術的北京市快速路微觀交通流模型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2.
(作者單位:大連工業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