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勇
摘 要:目的 評論穴道按摩器對膝關節骨折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辦法 將68例骨科住院患者隨機分紅對照組和調查組,各34例。對照組僅運用練習器進行恢復練習,調查組在對照組根底上添加穴道按摩器進行術后恢復練習。調查兩組恢復練習后關節活動度評分及關節功用評分。成果 關節活動度評分對照組為(90.32±10.6)分,調查組為(99.73±10.9)分;關節功用評分對照組為(65.72±9.6)分,調查組為(87.36±11.3)分;兩組比照,差異有統計學含義(P<0.05)。結論 穴道按摩器在不同原因的膝關節骨折患者中具有杰出的干涉效果,可以促進恢復。
關鍵詞:穴道按摩器;膝關節骨折;患者術后恢復;影響
1導語
骨折是常見創傷之一,多是由外傷形成。傳統醫治骨折患者是以創面恢復為主。跟著醫學開展,醫院開端意識到恢復練習關于患者的骨關節功用恢復具有活躍含義,關于骨折患者的醫治具有促進效果。本研討剖析了穴道按摩器對膝關節骨折患者術后恢復的效果,現報導如下。
2材料與辦法
2.1一般材料
將68例骨科住院患者隨機分紅對照組和調查組,各34例。對照組男18例,女16例;年紀21~65歲,均勻(48.5±2.3)歲。調查組男19例,女15例;年紀20~64歲,均勻(46.1±1.7)歲。病程0~2年。股骨髁間髁上骨折26例,膝關節內韌帶損害18例,脛骨渠道骨折24例。兩組均在術后48h開端恢復練習。兩組一般材料比照,差異無統計學含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護理辦法
對照組在舒緩的音樂合作下進行膝關節按摩,由專業護理人員向患者解說恢復練習的意圖和細節,使患者可以承受,并提示患者相關留意事項。采納的護理辦法為舒適護理結合根本器械按摩,護理時刻為30min/次,醫治周期為20d。護理進程為以固定的頻率進行患部按摩,留意力度和護理反響。調查組在對照組根底護理的前提下,護理辦法為取患者血海穴、鶴頂穴、犢鼻穴、陽陵泉穴、陰陵泉穴、足三里穴、委中穴、絕骨穴、膈俞穴、腎俞穴,依照由上到下,由里到外的按摩次序施行按摩,按摩力度適中,以下降患者的痛苦感。完結穴道按摩后取根本練習器進行恢復練習。首要接通練習器電源,然后依據患者需求正確調整根本參數,一般具有規定的電流。依據患者的身高調整練習器機桿長度,擰緊旋鈕,恰當調整機桿視點,并斷定運轉速度與運轉時刻,操控形式以及力矩長度[3]。參數設置后進行檢查,合理后啟動機器,將患肢置于練習器支架上,患腳與腳套有必要套實,保持與水平線方位90°,而且使膝關節與練習器處于同一水平線上,將患者大腿和小腿固定在練習器上,此進程意圖在于確保患者了解以運用該機器,對患者進行恰當的叮嚀后其可以在醫護人員的關照下進行恢復練習。練習進程中應留意頻率和強度,一般練習視點應從小視點開端,不宜超過30°,依據患者的后期恢復狀況決議是否添加視點。恢復練習頻率為3次/d,25~50min/次,起步的運轉速度不宜過大,并依據恢復狀況恰當加大速度。將練習循環周期操控在0.75~7.00min,對膝關節速度可調為每秒0°~4°。患者跟著音樂的舒緩程度逐漸完結練習進程,醫護人員應一直對其施行監護,以免發生意外。恢復練習完結后,取舒適體位,舉高患肢使患者的血液可以回流,完結恢復效果,下降痛苦和腫脹感,并提示患者及時臥床歇息,緩解疲憊。比照兩組恢復效果。
2.3統計學處理
選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剖析,計量材料以x-±s表明,組間比較選用χ2查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含義。
3成果
干涉前,對照組關節活動度評分為(30.61±20.3)分,調查組為(29.69±19.5)分,兩組比照,差異無統計學含義(P>0.05)。干涉后,對照組關節活動度評分為(90.32±10.6)分,調查組為(99.73±10.9)分,兩組比照,差異有統計學含義(P<0.05)。干涉前,對照組關節功用評分為(40.31±11.6)分,調查組為(40.62±12.7)分,兩組比照,差異無統計學含義(P>0.05)。干涉后,對照組關節功用評分為(65.72±9.6)分,調查組(87.36±11.3)分,兩組比照,差異有統計學含義(P<0.05)。
4評論
骨折給患者帶來的苦楚是巨大的,但在傳統的骨折患者醫治中,僅重視創傷恢復,忽視患者關節功用的恢復,晦氣于恢復。現代醫學開端著重醫治和護理進程中的恢復練習。本研討選用舒適護理結合恢復練習法,具體為對一切恢復中的患者施行個性化的舒適護理,并對兩組選用不同的恢復練習法。為了下降患者的痛苦感和緩解其心里驚駭,我們在恢復練習進程中播映舒緩的音樂。在本研討中,對照組僅選用一般練習器進行按摩,調查組則在此根底上選用按摩器進行膝關節按摩,包括強筋健骨、活血化瘀等系列按摩項目。成果顯現,兩組痛苦感均有所減輕,但是調查組痛苦評分改善和功用恢復均優于對照組,闡明按摩器關于膝關節骨折患者術后恢復具有重要效果。而且按摩器便利、方便,得到了廣闊患者的認可。
舒適地完結恢復進程是患者的根本需求。恢復中的舒適護理是全體的、個體化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形式。骨折術后的恢復練習在骨折患者恢復進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效果。而恢復練習往往引起創傷痛苦加重,使患者對恢復練習發生驚駭,然后影響恢復練習的決計和決計,進而使恢復受到嚴重影響。因而,在骨折術后的恢復練習中,我們考慮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在動聽樂曲聲中進行穴道按摩,按摩膈俞理氣止痛;腎俞舒筋活絡,強腎健骨;梁丘通經利節,緩解痛苦;血海活血祛瘀;鶴頂通利關節,活絡止痛;犢鼻通經活絡,緩解下肢麻木、屈伸晦氣;陽陵泉、陰陵泉通經活絡,強健腰膝;委中、足三里能調氣血,活絡止痛;絕骨主治下肢痿痹。經過以上醫治,減輕患者痛苦,然后再用練習器進行恢復練習,此練習器模仿人體正常運動而對關節恢復起到促進效果,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效果,由此減輕痛苦,將患者苦楚降到最低程度,使患者沒有后顧之慮,可以活躍、主動地參加到恢復練習中來。總歸,在樂曲環境中,將穴道按摩與練習器合作應用于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的恢復練習,既突出了中西醫結合護理的長處,辦法又簡單易行,費用低價,無不良反響,患者舒適,易于承受,效果佳。
5結語
綜上所述,穴道按摩器對膝關節骨折患者術后恢復具有活躍效果。在臨床大將穴道按摩與根本器械相結合用于膝關節骨折術后患者,可以促進患者的恢復,削減并發癥,提高患者滿意度,且穴道按摩器的成本較低,因而應在臨床上進行推行。
參考文獻
[1]樓繡華,高雯,吳凱琳.中藥外敷聯合穴位按摩預防下肢骨折患者內固定術后膝關節僵硬[J].護理學雜志,2013,28(12):40-41.
[2]楊翠霞,黎漢文,梁筠玉.中藥外敷聯合穴位按摩護理下肢骨折內固定術后膝關節僵硬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4,28(03):184-185.
(作者單位:深圳蒙發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