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夢 于麗娜
摘 要:21世紀以來,隨著大學的不斷擴招,高校中的畢業生越來越多,很多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面臨著很大的困境,他們往往找不到心儀的工作,無論是對自身而言,還是對社會而言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擾,而創新創業活動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能夠讓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同時緩解就業壓力。本文就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開展途徑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希望能夠為大學生創業工作者們提供一定的幫助和支持。
關鍵詞:雙創背景;創新創業途徑;策略分析;大學生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
近些年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已經逐漸變得越來越火熱,很多大學生已經投入到了創新創業工作之中,而且一部分大學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從高校的整體創業現狀來看,創業成功人數比例仍然比較小,大部分大學生都以創業失敗而結束了創業旅程,因此,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仍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很多高校以及教育工作者們對于雙創教育的實質和內涵認識不夠充分,因此導致創新創業教育仍然處于一個比較低效的階段,對于廣大學生群體和教師群體,開展雙創教育的重要性認知顯得非常重要。
所謂創新創業教育,主要就是指把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進行融合,二者是相互相承互為補充的,我們應當不斷探索創新和創業的結合方法以及結合策略。創新教育主要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型思維,而創業教育是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業技能,前者是基礎,后者是體現,而這是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的教育發展規劃,我們必須要培養具有創業意識和創新型思維的新時代大學生人才,無論是高校教師還是大學生,都應當不斷更新和升華,創新創業理念,要注重知識的學習,同時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創新創業教育是傳統創新教育創業教育以及人才培養模式的融合,這更加強調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二十一世紀的一種新型教育方向。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境
1、創新創業支持環境差,大學生缺乏足夠的主動性。長期以來,受我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大學生都有一種安逸的心理,他們比較追求平淡的生活,而不敢勇于突破自己,與此同時,由于社會環境文化環境以及家庭環境的影響,我國在整體上缺乏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氛圍,很多大學生根本就沒有想到過要創新創業,不會思考自己的創業思路。很多大學生也認為創業是在找不到工作前提下的一種無奈選擇,是最后的出路,因此,社會支持創業的氛圍尚未形成,整個社會對于創業的認可程度仍然不高。大部分大學生仍然認同考公務員,進入事業單位,出國留學等等,但是選擇創業的人數仍然比較少。最后,從家庭環境分析,我們能夠發現,大多數家長對于大學生的創業能力估計不足,他們非常擔心自己的孩子遭受創業失敗,因此不會給孩子足夠的創業資金,對于創新創業是否定態度。
2、對雙創教育缺乏認識,教育模式系統性比較差。雙創教育是21世紀的一種新型教育理念,這鼓勵大學生建立創業思維和創業意識,因此,雙創教育是對傳統教育理念的一種超越,有著十分強的先進性,然而,目前社會上的很多高校并沒有把雙創教育納入到正常的大學教育體系之中,也沒有形成相對成熟的理論框架,總是用功利性的思想去看待創新創業教育,如果沒有取得可喜的成果,那么就不會把雙創教育重視起來,這部分教育工作者沒有認識到雙創教育所起到的重要性意義,把其與就業指導教育混作一談,這對于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極為不利的。
3、師資隊伍專業性不強。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中,指導教師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大學生普遍沒有充足的社會經驗,因此,當遇到創業過程中的困難和挫折時,他們往往無法找到最為正確的解決思路,而指導教師能夠為大學生提供可靠的幫助和支持,很多學校的指導教師數量不足,而且他們的創新創業素養不高,甚至沒有過成功的創業經驗,從而無法為大學生創業者們提供有效和可靠的支持,即使有一部分大學要求一部分專家和創業成功者來學校內部開展創新創業講座,也僅僅是理念方面的描述,并沒有與學生們就創業中的細節之處進行交談,因此創業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三、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優化途徑
1、大力強化育人為本理念,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為了更好地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我們就必須要從思想上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必須要向大學生們宣傳創新創業工作的重要意義,無論是政府、社會、高校還是大學生,都應當從立國興邦的角度認識創新創業。歷來國家之間的競爭主要是人才的競爭,而創新型人才則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大學生們必須要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勇于投身于創新創業實踐之中,與此同時,大學生的創新意識也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高校應當順應時代的發展,責無旁貸地舉起雙創教育的潛質,要理清工作思路,創新模式,科學布局,把雙創教育徹底融入到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之中,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培養一大批新型的創業人才。
2、建設理論實際相結合的師資隊伍。師資隊伍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內容,高校必須要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從而為大學生創業工作者們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支持。大學必須要提高創新創業師資門檻,要培養一批具有專業素養和商業頭腦敏銳的師資隊伍,從而讓高校的創新創業課程內容更加高效,要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大學生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讓大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提升創新素養。與此同時,需要鼓勵教師到企業內部進行實習和鍛煉,學習體驗內部的工作方法和創新理念,從而用于學校內部的創新創業教學之中。最后,高校也應當聘請一定成就的投資人和創業者到學校內部擔任客座講師,同學生們進行溝通和交流,對創業項目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從而提升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總而言之,在雙創背景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中,政府、高校和社會都應當不斷探索創新創業的開展途徑和開展方法,并且整合各種資源,為大學生創業者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業活動平臺,為國家和社會輸送更多的高水平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戴亞虹,李宏,鄔楊波,陳芬.新工科背景下“學踐研創”四位一體實踐教學體系改革[J/OL].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12):189-195+225
[2]謝秋麗,程勇.產學研融合的“雙創”人才培養機制探索與實踐[J/OL].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12):196-199[2017-12-28].
[3]陳冬生.雙創背景下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需求分析[J].才智,2017(26):26.
[4]劉云龍.“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培養策略[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7(06):76-79.
[5]姚貴光.“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路徑探索[J].亞太教育,2016(24):248-249.
[6]鄭丹.“雙創”背景下高校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激勵機制問題研究[J].中國市場,2016(17):61-62.
(作者單位:山東協和學院)